摘要:“你小时候她也晒,那时候没朋友圈,她拿去给菜市场卖鱼的老王看。”
“我删了妈妈的朋友圈:别再晒我孩子照片"!
自从我妈学会发朋友圈,我家就进入“全天候直播时代”。
每天早上七点准时更新——
《今日萌孙穿搭:棉裤配羽绒服,主打一个抗寒美学》
配图:我儿子睡眼惺忪,像被绑架了一样举着奶瓶。
中午十二点又来一条——
《饭渣boy今天干掉两碗饭!感谢老天爷赏饭》
配文九宫格:饭粒糊脸、嘴角流油、奶奶嘴对嘴喂食实录。
晚上八点压轴大戏——
《独家爆料:孙子喊“奶奶”了!亲口喊的!不是“啊啊啊”!》
定位:我家客厅,IP属地:我手机热点。
我一度怀疑,我生了个孩子,还是给我妈孵了个“流量蛋”?
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私信提醒:
“妈,能不能别发太多?现在人贩子都刷抖音。”
我妈秒回语音,带着哭腔:
“你是不是觉得我丢人?我在老家跳广场舞没人理,就靠我孙子火出圈了!”
我沉默了。
原来我不是在对抗一个爱晒娃的母亲,
而是在阻止一位中年妇女的“顶流梦”。
但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是那天幼儿园老师找我谈话:
“小宇班里有个小朋友说,你家孩子是‘网红’,问他收签名照。”
我说:“他才四岁。”
老师说:“可他在网上有十万粉丝了。”
我回头一查我妈朋友圈——
好家伙,她不仅开了视频号,还注册了小红书,
ID叫:“国民奶奶·孙就是未来”。
简介写着:“专注萌娃赛道三年,目标:带孙出道。”
更离谱的是,有人私信问:“接不接奶粉广告?”
我妈认真回复:“看报价,但得先验资质,别坑我孙。”
我当场血压拉满。
这不是晒娃,这是未授权童星经纪案!
当晚,我召开家庭会议。
严肃宣布:
“从今天起,关于孩子的发布权,归我管。”
我爸嗑着瓜子说风凉话:
“你小时候她也晒,那时候没朋友圈,她拿去给菜市场卖鱼的老王看。”
我震惊:
“那我岂不是三岁就上过‘街头热搜’?”
我妈还不服气:
“你不让我发,是不是想自己当博主?现在亲子账号可火了!”
我说:“妈,我不是不想你分享快乐,
可孩子不是你的KPI,
你每多晒一张脸,他就多一分风险。
而且——他也有隐私权。”
我妈愣了几秒,嘀咕:
“我还准备给他报童模呢……”
最后我们达成协议:
每月1号,我妈可发布限量版孙子动态(限3张,打码半张脸)
其余时间,由我“官方授权”更新。
她还申请了“荣誉编外运营岗”,每天催我交素材。
我也妥协了——毕竟,
她不是在炫耀孩子,
是在证明:
她依然是个被需要的人。
只是下次再想发“孙儿光屁溜洗澡高清图”时,
我会冷静提醒:
“妈,这图不适合冲‘年度家庭摄影奖’,适合上‘警方通报’。”
#你家也有位“野生网红经纪人”吗?
或——
#你删过亲人的朋友圈吗?理由有多离谱?
来源:明月照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