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苗太密互相伤害?手把手教你间苗定苗,留下壮苗,产量翻番!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1 17:30 1

摘要:种芹菜的老乡们都知道,苗出得太密可不是什么好事。那些挤在一起的芹菜苗,看似热闹,实则是在“互相伤害”。今年不少种植户反映,芹菜死苗现象严重,部分原因就是苗太密导致的病害发生。

同一片地里,芹菜苗也在悄悄上演“生存竞争”,不懂间苗技巧,你的芹菜可能白种了!

种芹菜的老乡们都知道,苗出得太密可不是什么好事。那些挤在一起的芹菜苗,看似热闹,实则是在“互相伤害”。今年不少种植户反映,芹菜死苗现象严重,部分原因就是苗太密导致的病害发生。

那么,如何通过间苗定苗这一关键操作,留下壮苗,实现产量翻番呢?我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为什么芹菜苗不能太密?

芹菜播种后,种子密集出苗是常见情况。但不少种植户舍不得间苗,觉得苗多产量高,这其实是个误区。

苗太密会导致什么问题?首先,幼苗之间会争夺养分、水分和阳光,结果所有苗都长不好。其次,通风透光差,湿度大,容易引发软腐病、菌核病等病害。最后,长出来的芹菜都是细杆弱叶,商品价值低。

所以说,合理的间苗定苗不是减少产量,而是提高优质芹菜的产量!

什么时候开始间苗?

间苗不是一次完成的,而要分阶段进行。

第一次间苗在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进行。这个时候,幼苗已经基本稳定,可以看出哪些苗健壮,哪些苗弱小。

第二次间苗(定苗)则在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这时候苗的强弱更加明显,可以确定最终留哪些苗。

手把手教你间苗定苗技巧

第一次间苗:去弱留强

当芹菜苗长出1-2片真叶时,就要开始第一次间苗了。用手或小镊子,轻轻拔掉过密苗、弱苗和病苗。

操作时要轻柔,避免伤到保留苗的根系。间苗后保持的苗距以2-3厘米为宜,让留下的苗有基本生长空间。

间苗后最好轻浇一次水,这样可以使土壤与保留苗的根系更紧密接触,有利于幼苗恢复生长。

第二次间苗(定苗):确定最终阵容

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就要进行最终定苗了。这次间苗决定了每棵芹菜最后的生长空间。

定苗的标准株行距根据芹菜品种有所不同:中国芹菜按株行距15 cm×15 cm,西芹按株行距25 cm×25 cm。

定苗时不仅要考虑间距,还要选择生长健壮、叶片浓绿、无病虫害的苗留下。记住一个好口诀:“留大不留小,留强不留弱,留健不留病”。

间苗后的管理要点

间苗定苗后,管理跟得上,芹菜才能茁壮成长。

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小水勤浇。真叶展开后每7-10天浇施0.1%尿素溶液或稀释5倍的沼液。

病虫害防治:及时观察,发现病株立即清除。可选用生物防治方法,如使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处理土壤,预防土传病害。

温度控制:芹菜喜凉爽气候,设施栽培通过覆盖遮阳网、喷淋等降温措施,保持设施内白天温度控制在3℃-28℃。

间苗的额外收获:分苗移植

间下来的健壮苗其实不用扔掉,可以进行分苗移植。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按5-8厘米见方的株行距移栽到分苗床或营养钵中。这样不仅不浪费苗,还能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

分苗后记得及时浇水和适当遮荫,帮助幼苗度过缓苗期。

避开这些误区,产量翻番不难!

很多种植户在间苗时常犯两个错误:一是舍不得间苗,结果所有苗都长不好;二是一次间苗过狠,伤了保留苗的根系。

正确的方法是分次间苗,逐步到位,这样既给了幼苗适应过程,也能保证最终的科学密度。

科学的间苗定苗操作,能让芹菜产量和品质都有显著提升。好的间苗操作,加上精心的后期管理,芹菜产量翻番绝不是梦!

芹菜种植是个技术活,只有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才能最终获得丰收。希望这些间苗定苗的技巧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种的芹菜都能长得又壮又好!

来源:稻香老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