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里话岭南|吕有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1 19:07 1

摘要:屋顶却是另一番风景:大红大绿的灰塑、砖雕,刻画出几千种神仙和怪兽。只见两只青色巨鳌威风凛凛地挺立在大门上方屋脊的左右,寓意“独占鳌头”。檐头红色的麒麟张嘴咆哮。连廊的门墙上站着妈祖,身穿华服,慈祥端庄。

天下李,广东陈。全国姓李的超过一亿,广东姓陈的将近1000万。在繁华的广州市中心中山七路,立着这么一座巨大的陈姓传统祠堂,理所当然。

我站在祠堂大门前的广场上张望,眼前一大片院落,青砖石柱黛瓦,素净典雅,气势磅礴地向两边铺开,长达数百米。

屋顶却是另一番风景:大红大绿的灰塑、砖雕,刻画出几千种神仙和怪兽。只见两只青色巨鳌威风凛凛地挺立在大门上方屋脊的左右,寓意“独占鳌头”。檐头红色的麒麟张嘴咆哮。连廊的门墙上站着妈祖,身穿华服,慈祥端庄。

屋顶太高,还有眼花缭乱的众多神仙,看不真切。初看极俗气,细看却有勃勃生机,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鲜明的岭南地域特色:这里古代像福建泉州一样神仙众多,各司其职,万万不可怠慢。

现在隆重地请到广东72县的陈姓共建的祠堂,与祖先一起护𧙗子孙,当然要精雕细刻,浓妆艳裹,马虎不得。

进门是主建筑“聚贤堂”,目测有500平方米,十几根直径半米的坤甸木梁柱,从东南亚进口,质地坚硬如铁且防潮防蛀,主梁柱有三层楼高。它们表面都采用揩漆工艺,多层上漆,反复抛光,黑中透着柔和的光泽与温润的质感,人立其中,庄重肃穆之气油然而生。

大堂上方是24块屏风,每块将近一人高,共同拼成一道巨大的隔墙,祭祖时可以收拢,直通后面的祖堂,能轻松容纳千人。

每块屏风都精雕细琢,下面都是浅雕,内容是岭南的奇珍异果、青山秀水;上层是镂雕,便于采光通风。细看题材,有传统的“金殿赏赐”、“荣归故里”,也有现实生活中的“渔舟唱晚”、“渔樵耕读”,连花蕊和渔网都历历在目。雕刻刀法刚劲雄健,流畅洒脱。

抬头四顾,高堂上方的梁坊、斗拱都有饱满厚实的高浮雕,繁而不乱,清新自然,似乎还散发着岭南工匠们的体温。

这里现在不是宗族议事祭祀场所,而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这里陈列的竹雕、木雕、广彩、佛山泥塑、潮州陶瓷,都写实传神,巧夺天工。

在聚贤堂和祖堂之间,是很大的院落,我看见一幅内容为中西合壁的“天使穿肚兜”,细腻生动,由许多块砖雕用榫卯法拼成,天衣无缝。石栏上雕刻的葡萄、释迦、杨桃精细准确,栩栩如生。石栏空处是广东当时极少见的铁花护挡,我仔细看其中一块,应该是“麒麟送玉书”,寓意着贤才降临。

这座宗祠的功能之一,是接待来广州参加科举的陈姓学子,祠堂里金榜题名、金殿传胪之类的题材随处可见。这幅铁画连麒麟的须、麟都如此清晰,生动逼真,显然是模铸后再精雕打磨而成,极费功夫。

铁花装饰在清朝时代的欧美,已广泛流行。这里窗户上当时都装了进口的彩色玻璃,铺了进口防滑地砖。

两厢80米长的巷道直通到底。我在秋日下漫步,高墙隔断了喧嚣,只剩回音袅袅,白云依依,颇有克莱德曼钢琴曲《秋日私语》的温柔诗情。这里取名为青云巷,出自王勃名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大家既期望陈氏学子们青云直上,光宗耀祖,也能坦然接受落榜返乡,种地经商。

至今广东人对待读书和高考,虽然重视,但是不钻牛角尖,不在一棵树上吊死。有天分读出来,很好;读不来,就学门技术或者经商,也很好。

走遍陈家祠的三轴三进、九厅六院,这里没有皇家宗庙的威严肃穆,没有文人雅士的瘦石枯木,也没有江南园林常见的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暗香浮动,这里四处敞亮,满眼亲切,连屋顶上密密麻麻、红红绿绿的神仙怪兽,还有连绵起伏的岭南独具的锅耳状防火墙,都时刻提醒我:这里是广东,古代岭南建筑和民间工艺就应该是这样的。

这里真是一部鲜活立体的岭南民俗文化百科全书。

这座祠堂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新会大买办商人陈瑞南倡议,同是新会的建筑商陈照南实际主持修建,广州慈善界的陈香邻也协助组织广东陈氏宗亲捐款。

广东陈氏当时有许多高官显贵、博学鸿儒,如省部级官员陈兰彬、探花陈伯陶、进士陈庆桂、越华书院院长陈昌潮等。他们也进了筹委,实际上是陈瑞南“扯虎皮当大旗”的策略。按中国古代潜规则,这些人应该自然而然地主导这么重要的建筑规划、装饰风格,在祠内题字留影、挖坑植树。然而,我仔细看遍了,完全没有!

甚至连最重要的“聚贤堂”三个字,也是在此跑腿打杂的陈姓无名小卒题写,而且书法功底很差,根本未入书艺堂奥。

这些热心公益的陈姓高官耆宿,对这座祠堂不闻不问不参与,就是鲜明的反对。对眼前这种身光颈亮的小市民风格“唔钟意”,甚至是“好憎”,实在是讨厌,那就离得远远的。

现存于岭南的清代四大私家园林是:顺德的清晖园,佛山的梁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陈家祠与它们相比,没有半点文人墨客和士大夫所欣赏的“高雅”品味。

陈家祠能如期完工并完好保存至今,真是弥足珍贵,是岭南独有的精神的护𧙗。

这些陈氏高官名流,虽然丢了面子,却没有利用权势打棍子、使绊子、扣帽子,这在腐朽混乱的满清封建王朝时代,真是一股难得的清流和雅量。

陈瑞南和陈照南虽是一介商人,却坚持自己的主见:这是广东陈姓共同集资修建的宗祠,就应该顺应大多数人的意愿。普通平民百姓希望的是子孙繁衍,是科举得中,是生意兴隆,是阖家欢乐。祠堂的格局和装饰,就该让他们喜闻乐见。我的地盘我做主,那就坦然求俗,却俗出了一座岭南文化宝库,惊艳了百年时光。

这里藏着广府的宗族社会密码,每块砖瓦都在讲述老广州的故事,都在展示岭南独特的风骨。

真正的拥有,是守住自我的淡定和从容!

作者简介

吕有德:1969年1月出生于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深圳有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法人。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