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载旗正红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1 17:41 1

摘要:晨曦咬破夜的薄纱时,楼下的老槐树已挂起了五星红旗。风过时,红绸与墨绿的槐叶缠绵起舞,恍惚间竟与儿时记忆里供销社门楣上的那面旗重叠——只是当年的布料粗糙发脆,如今的丝线里织着细密的光,在76年的时光里愈发鲜亮。

晨曦咬破夜的薄纱时,楼下的老槐树已挂起了五星红旗。风过时,红绸与墨绿的槐叶缠绵起舞,恍惚间竟与儿时记忆里供销社门楣上的那面旗重叠——只是当年的布料粗糙发脆,如今的丝线里织着细密的光,在76年的时光里愈发鲜亮。

穿街而过,国庆的氛围像浸了蜜的桂花糖,在空气里丝丝缕缕地漾开。早餐铺的老板娘用红纸剪了"国泰民安"贴在玻璃窗上,蒸汽氤氲中,那四个字竟有了暖融融的温度;小学生们背着画夹去广场写生,画板上早已涂好了大片大片的中国红,笔尖落下时,天安门城楼的轮廓便在阳光下渐渐清晰。街角的老兵爷爷坐在藤椅上,胸前的军功章与手里的小红旗相映成辉,他给围拢来的孩子讲1950年的国庆:"那时候我们列队走过长安街,草鞋上还沾着战场的泥土,可看着国旗升起来,眼泪比啥都甜。"

回家翻出外婆的旧相册,泛黄的纸页里藏着不同年代的国庆印记。1965年的照片上,她扎着麻花辫站在人民公园,身后的标语牌写着"工业学大庆";1982年的全家福里,母亲穿着的确良衬衫,背景是刚建成的百货大楼;2009年的数码照片中,蹒跚学步的侄儿举着小国旗,身后是璀璨的城市夜景。一张张照片串联起76年的光阴,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从黑白到彩色,从朴素到绚烂,每一朵浪花里都盛着普通人的欢喜与期盼。

午后去图书馆,恰逢"红色经典"读书会。穿校服的少年捧着《青春之歌》轻声朗读,鬓角染霜的老者在笔记本上认真摘抄,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在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书架间的显示屏正在播放航天成就展,从"神舟五号"到"嫦娥六号",从"天宫一号"到"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那些挣脱地心引力的探索,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红旗高扬"?当少年们为航天英雄的故事热烈鼓掌时,我忽然明白,国庆从来不是单一的庆典,它是历史的接力棒,是精神的传承链,是一代又一代人用奋斗书写的答卷。

暮色渐浓时,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广场上的音乐喷泉随着《歌唱祖国》的旋律起伏,水花在灯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像极了76年来祖国大地绽放的无数惊喜。白发苍苍的老夫妻相携着看喷泉,年轻的父母举着孩子越过人墙,孩子们挥舞着荧光棒在人群中穿梭——不同的年龄,相同的笑容,在国旗的映照下,拼成一幅最生动的"盛世图景"。

夜风拂过脸颊,带着桂花的甜香。抬头望去,家家户户的阳台上都飘着五星红旗,像一片红色的海洋。76年风雨兼程,76年山河巨变,这面红旗从历史的硝烟中走来,在新时代的阳光下愈发鲜艳。它不仅是国家的象征,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信念——相信明天会更好,相信奋斗有力量,相信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平凡生命,都能与祖国同频共振,共赴荣光。

红旗猎猎,晚风习习。我知道,这面穿越了76载岁月的旗帜,终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下,继续高扬在神州大地,高扬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直到下一个十年,下一个百年,直到山河不老,青春永驻。

来源:濯清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