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白玉紫金两件宝,师兄授意贿尊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1 18:52 1

摘要:晨光初破云层,斜照入山。斜月三星洞前,松影斑驳,露珠垂落于青石练道场之上,如星子洒地。一缕清风穿林而过,吹动檐角铜铃,叮咚作响,似在低语天地玄机。

晨光初破云层,斜照入山。斜月三星洞前,松影斑驳,露珠垂落于青石练道场之上,如星子洒地。一缕清风穿林而过,吹动檐角铜铃,叮咚作响,似在低语天地玄机。

悟空提着金箍棒,步履沉稳地自山下归来。棒身轻颤,犹带灵山之气的余温。他眉宇微蹙,眼中尚存未散的怒意,仿佛刚从一场无形的厮杀中脱身。行至洞口,却见菩提祖师端坐蒲团,一炉小火慢煨陶壶,茶香袅袅,如丝如缕,缠绕在松风之间。

悟空上前,双膝跪地,行大礼:“师父安好。”

祖师不语,只轻轻抬手,示意他起。手中茶盏微倾,一缕热雾升腾,映得他面容半明半暗,如雾中古佛。

“弟子昨日至灵山山门,欲办理取经人名号手续,三十六道手续,繁琐庞杂。”悟空声音低沉,字字如石落深潭,“幸而师兄前来,亲自引路,穿堂过室,不过一刻钟,三十六道手续竟已尽数办妥,印鉴齐备,文书封缄,交与悟空。”

他顿了顿,声音渐起:“我空手求法,竟被拒于门外。修行圣地,岂是这般讲‘凭’讲‘礼’之地?若真经须以财物换,那与市井交易何异?众生平等,又在何处?”

话音落下,洞中寂然。唯有茶汤微沸,如时间低语。

菩提祖师浅啜一口,放下茶盏,指尖在盏沿轻轻摩挲,似在感知那温润的弧度。良久,他才开口,声如古钟:“你已见浊世之形,却未悟浊世之理。”

他目光如水,映着晨光:“灵山非净土,亦非污土——它只是人间的倒影。你问何为正道?正道不在经卷,不在香火,不在金珠玉器,而在你心中那一念未染之光。”

悟空眉心紧锁,似被这话语轻轻一击,却仍不甘:“可若人心皆染,连修行之地亦如此,那这‘光’又如何不灭?求法之路,竟要循钱财开路,这难道就是天道?”

祖师不答,只一笑。

那一笑,如风过松林,无声无息,却震得悟空心神微颤。他忽然觉得,那笑中藏着千言万语,又似空无一物。

“明日,你独自去见阿傩、迦叶。”祖师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如湖,“我不遣人随行,亦不授你口诀。你需自己去历,自己去辨,自己去悟。道,从不教人走捷径,只教人走心路。”

悟空心头一紧,如被无形之手攥住。他抬头望向师父,却见祖师已闭目入定,再不言语。

他知道,这一关,避不过了。

夜深,三星洞外万籁俱寂。悟空独坐青石上,金箍棒横于膝前,寒光隐现。他望着天边残月,心中翻腾如海:他曾以为,神通广大便可破尽万法,可如今才知,真正的障碍,不在山高水远,而在人心深处那道看不见的门槛。

次日清晨,雾气未散。悟空整衣束带,将金箍棒化作绣花针藏于耳中,正欲动身,忽见洞口石阶旁立着一人——赤脚大仙。

他赤足踏石,衣袍素净,手中捧一锦盒,盒面雕云纹,金线勾边,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贵气与压抑。

“师弟,且慢。”赤脚大仙含笑迎上,“我知你今日赴灵山,特备薄礼,助你通行。”

悟空一怔:“何礼?”

“人事。”赤脚大仙轻声道,将锦盒递出。

悟空未接,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人事?可是那以物谋便之物?”

赤脚大仙一笑,笑中带涩:“你尚不知,灵山已非净土,而是名利场。规矩非道,而是锁链;尊者非圣,而是官吏。你不献礼,门不开;你无‘人事’,名额不添。此乃世道。”

他缓缓打开盒盖。

刹那间,光华流转。

盒中静卧两物:一为白玉象,通体莹白如凝脂,象牙处雕缠枝莲纹,纹路细密如发,阳光照下,温润生辉,似有佛光自内而发;另一为紫金麒麟,昂首摆尾,鳞片由紫金镶嵌,每一片皆经千锤百炼,熠熠生辉,龙睛如炬,似能洞穿人心。

“白玉象,象征清净无染;紫金麒麟,寓意权贵通达。”赤脚大仙低声道,“此二宝,乃上古遗珍,非为炫耀,而是‘通行证’。”

悟空眉头紧锁,眼中怒意翻涌:“我凭本事求法,何须以宝物开路?这与市井谋私何异?”

“你有神通,可翻山越海,可斗妖降魔。”赤脚大仙摇头,“但你斗不过整个体系。阿傩、迦叶掌管取经名录,他们不点头,你纵有通天之能,也难入灵山一步。”

“可他们是修行尊者!”悟空声音陡然提高,“修行之道讲慈悲,讲平等,讲无相布施,怎会贪恋这些身外之物?”

“他们曾是尊者,修行高深。”赤脚大仙轻叹,“可如今,他们也是‘官’。官有官规,礼有礼数。你若不遵,便被视作‘无礼’,‘无礼’者,不得入内。”

悟空紧握双拳,指节发白。他想起灵山门前那些跪地哀求却被拒之门外的香客,想起弥勒菩萨那意味深长的笑,想起菩提祖师那句“各有各的道”。

他忽然觉得,这天地,竟如一张巨网,看似光明正大,实则暗流汹涌。

“我不愿屈从。”他低声说,声音却坚定如铁,“若真经须以污浊换得,那这经,我宁可不取。”

赤脚大仙凝视着他,忽然笑了,笑得苍凉:“你尚年轻,不知世间最难的,不是对抗黑暗,而是在黑暗中保持光明。你若执意持清,便寸步难行;你若不肯弯腰,便永不能悟道。”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如耳语:“这不是顺从,是‘过河需舟’——舟虽浊,却可渡你至彼岸。”

“可若舟已腐朽,载我沉沦,又如何?”

“那便沉了舟,自己游过去。”赤脚大仙拍了拍他肩头,“但今日,你仍需借这舟。”

悟空默然。

良久,他缓缓伸手,接过锦盒,揣入怀中。那宝物贴着胸膛,竟似有千斤之重。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仿佛这双手已沾染了某种他不愿承认的污浊。

“多谢师兄。”他低声道,声音沙哑。

赤脚大仙点头,目光深远:“见尊者时,谨言慎行。莫逞口舌之快,莫显神通之威。你今日不是去斗法,是去‘悟道’。”

悟空抬头,望向灵山方向。云雾缭绕,金顶隐现,如梦如幻。可他知道,那光鲜的表象之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暗流。

他驾起筋斗云,腾空而去。

途中,他数次打开锦盒,凝视那白玉象与紫金麒麟。阳光下,宝物依旧璀璨,可在他眼中,却已不再是珍宝,而是一面镜子——照出灵山的虚伪,照出规则的荒诞,也照出他自己内心的挣扎。

他想起菩提祖师的话:“道,从不教人走捷径,只教人走心路。”

可如今,他的心路,竟要以谋便铺就?

临近灵山,他收敛神通,化作一普通僧人,灰袍素履,低眉顺目,将锦盒紧贴胸前,如护命符。

刚入山门,便闻哭声。

几名香客跪于殿外,衣衫褴褛,手中捧着粗布包裹的香烛,苦苦哀求:“尊者开恩!我等千里而来,只为求一卷真经,解家中苦难,求您通融!”

殿前,一弟子冷面相对:“无‘人事’,不得入。规矩如此,莫要聒噪。”

“可我们已将全部积蓄换作香油钱……”

“香油钱是供佛,不是通融。”那弟子冷笑,“你们连‘礼’都不懂,还谈什么求法?”

悟空立于人群之后,静静看着。他忽然觉得,那跪地的香客,像极了当年的自己——满怀虔诚,以为只要心诚,便可感通天地。

可如今,连虔诚都被明码标价。

他心中如被重锤击中,沉闷而痛。

“这就是灵山?”他喃喃自语,“这就是修行之地?”

他想起菩提祖师那句“灵山只是人间的倒影”,忽然彻悟——原来所谓净土,不过是将人间的贪婪、权谋、等级,披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外衣。

他抬头望天,云卷云舒,仿佛天地无言。

可他知道,有些事,已在他心中悄然改变。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