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泰山十八盘的台阶还留着导盲犬芬迪的爪印,这场跨越千里的“陪爬”刚画上句号,它就用最直白的行动,上演了一出“双向奔赴”里的小反差——王女士红着眼眶在车外连声叮嘱“芬迪,早点回来啊”,而车厢里的芬迪正围着基地工作人员欢快转圈,尾巴摇得像小马达,纵身蹦上车时干脆利落
泰山十八盘的台阶还留着导盲犬芬迪的爪印,这场跨越千里的“陪爬”刚画上句号,它就用最直白的行动,上演了一出“双向奔赴”里的小反差——王女士红着眼眶在车外连声叮嘱“芬迪,早点回来啊”,而车厢里的芬迪正围着基地工作人员欢快转圈,尾巴摇得像小马达,纵身蹦上车时干脆利落,连个回头的眼神都没给,把“归心似箭”写满了毛茸茸的脸庞。
没人能忘这只金黄毛发的拉布拉多,曾怎样稳稳当当牵着王女士走过泰山的蜿蜒山路。从山脚下的晨光初露,到山顶上的云海翻涌,它始终保持着标准的导盲姿势:耳朵警觉地贴向两侧,步伐不快却每一步都踩得扎实,遇到台阶会轻轻用鼻子顶一下主人的手,路过人群时会巧妙侧身避让。那些天里,它是王女士的“眼睛”,也是游客镜头里的“明星”,连挑山工见了都忍不住夸一句“这狗真通人性”。
可“通人性”的芬迪,在分别时刻却显得格外“没心没肺”。当基地的车停在面前,工作人员刚打开车门,它就像接到了指令般,瞬间从“贴心向导”切换回“快乐小狗”模式。先是围着熟悉的饲养员转了三圈,用脑袋蹭了蹭对方的手心,接着后腿一蹬,“嗖”地一下跳上了后座,还不忘回头对着工作人员吐舌头,那股子兴奋劲儿,完全没注意到车外主人正攥着牵引绳不肯松手。
王女士站在原地,一遍遍地抚摸着芬迪留下的项圈,声音里带着哽咽:“这几天多亏它了,晚上还会趴在我床边……”话没说完,车就缓缓启动,她追着车走了两步,又怕打扰到芬迪,只能站在原地挥手,直到车影消失在路尽头,还在喃喃自语“早点回来”。而车厢里的芬迪,早已把脑袋贴在车窗上,好奇地打量着沿途的风景,尾巴依旧摇个不停——对它而言,泰山的旅程再美好,也抵不过回到基地、见到熟悉伙伴的期待。
有人说芬迪“没良心”,可懂导盲犬的人都知道,它的“不留恋”藏着专业与忠诚。作为经过严格训练的工作犬,它清楚自己的使命:陪王女士完成泰山之行,是任务;回到基地等待下一次指令,也是责任。它不会像人类一样用语言表达不舍,但那些天里每一次精准的引导、每一次安静的陪伴,早已把温柔刻进了行动里。
如今芬迪已平安回到大连基地,或许再过些日子,它又会戴着导盲鞍,牵着另一位需要帮助的人走向新的旅程。而王女士的手机里,早已存满了和芬迪在泰山的合影——照片里,一人一狗站在玉皇顶,背后是漫天霞光,那画面里的温暖,比任何“留恋”的告别,都更让人难忘。
来源:逗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