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投稿!“她书写”藏着白皮书里提到的“她故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1 18:34 1

摘要:9月29日下午,“新时代·她书写”线上主题沙龙,将人气网络女作家与学者聚到云端,共同探讨如何以笔墨呼应时代,用故事传递女性力量,向世界讲好中国妇女故事,这是对《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白皮书的一次“文学呼应”——“新时代·她书写”征文活动自7月

9月29日下午,“新时代·她书写”线上主题沙龙,将人气网络女作家与学者聚到云端,共同探讨如何以笔墨呼应时代,用故事传递女性力量,向世界讲好中国妇女故事,这是对《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白皮书的一次“文学呼应”——“新时代·她书写”征文活动自7月启动以来已收到投稿1000余篇,每一篇都藏着白皮书里描绘的中国女性的故事与风采。

“四个前所未有”成了她们笔下的鲜活素材

作家是最敏锐的“时代捕手”,而白皮书指出的“四个前所未有”,恰恰成了作家们捕捉时代的最佳切口。

云南省作家协会网络作家分会主席意千重对白皮书中提到的“党和国家对妇女事业的重视支持前所未有”部分深有体会,她说:“我来自云南昭通乌蒙山区,属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记得小时候,大人常说的一句话是,女孩子做不好家务,将来到了婆家要被看不起,像我这样的普通女孩子想要走出莽莽大山,成长为一名作家,感觉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但时代打破了桎梏,赋予我一条与上一辈女性完全不同的精彩道路。现在基层的女孩子,得到的关爱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她们能受教育、能成才的人数和机会,也是过去不敢想象的。不管是人生经历、职业选择,还是思想意识、精神风貌,不同年龄段女性的变化都是跃迁式的——这正是‘前所未有’的重视支持结出的最鲜活的果实。”

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蒋离子是一位“现实洞察者”,她用22年创作轨迹印证了“女性主体性觉醒”。“我的作品反映了女性角色从‘被定义’到‘找回主体性’的变迁。现在,我笔下有女性创业者、女性艺术家,或是在家庭与事业间寻找平衡的普通职场女性,她们都能坦然面对‘既要又要’的现实压力,却从未放弃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她感慨,这些角色的转变,恰是当下女性在时代支持下,能自由舒展、敢逐心愿的真实写照——这份能掌控人生、实现自我的笃定,正是“前所未有”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鲜活的注脚。

医学博士、神经科医生兼畅销书作家柠檬羽嫣说,自己作为一名医疗领域的女科技工作者,对白皮书中提到的“‘半边天’的作用在各领域的充分展现前所未有”深有感触。她说:“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女性身影,尤其是女性科技工作者已占科技工作者总数的45.8%,比如以身试药斩获诺奖的屠呦呦教授,还有科学家颜宁教授。就我所在的医疗领域,众多优秀女医疗科技工作者扎根临床与科研,既用精准诊疗守护患者生命,也以创新研究推动医疗技术突破,实实在在成为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者。我在医疗一线清晰看到‘健康保障升级’的成效:针对孕产妇特设的绿色通道,由高级别医生直接接诊,最大限度避免病情疏漏与贻误。国家医疗系统对孕产妇的这份重视,让广大女性在健康权益上得到更坚实的保障,真切感受到获得感与幸福感的提升。”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网络文学研究室副主任汤俏,从专业角度分析了网络文学的时代使命:“网络文学天然肩负着成为时代记忆鲜活文本的使命,其连载机制与读者互动特性,让它能实时捕捉社会情绪,把白皮书里的宏观变化转化为一个个具体可感的人的故事。”

网络文学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女性故事?使之成为中国参与妇女事业全球治理的独特切口?汤俏的解读直指核心——这恰是“中国深度参与妇女事业全球治理前所未有”的鲜活注脚。

她谈到:“中国女性创作者不仅以笔下独立女性形象传递中国价值,更借助网文IP的全球传播链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尊重女性、赋能女性’的理念,融入全球妇女发展议题的对话与共建中,网文成为女性叙事出海的最佳载体,这种以文化为纽带主动参与全球妇女事业治理的实践,正以从未有过的深度与广度,让中国在推动全球妇女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网络文学的国际传播正不断走深、走宽、走实,推动着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为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新的贡献。据《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2025)》显示,当前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约2亿人,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地区读者总量占全球80%,市场份额超50%。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样”,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产业中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她们这样书写“她的美好时代”

怎样把时代变化自然融入故事中?四位嘉宾的创作心得,藏着最接地气的答案。

意千重专注于“传统文化+古代女性”的创作方向:“我小说中的妇女议题从未缺席。即便我写的都是古代题材,但灵魂都是现代女性关注的议题。”作为“新时代·她书写”征文活动的“创作陪伴大使”,她认为传递价值观的关键在于,“不强行输出价值观,把女性议题藏进情节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蒋离子认为,好的作品一定要兼具真实性和艺术性。她说,现实主义的“真实性”与文学创作的“艺术性”并非对立,而是“土壤”与“花朵”的关系——真实性是让故事“立得住”的根基,艺术性是让故事“飞起来”的翅膀,只有扎稳现实主义的根基,故事才能立得住、传得远。

柠檬羽嫣把自己的医学理想写进了小说《治愈者》:“在电视剧《治愈系恋人》原著《治愈者》中,我讲述了一个发现自己携带罕见病致病基因的医学系女学生,她将自己仅剩的有限生命投入到亨廷顿舞蹈症的治疗药物研发中,并且以身试药。她的故事就来自于我身边的前辈、同事和病患。而就在这几天,国际上传来一则新闻,亨廷顿舞蹈症的基因疗法临床实验获得了重大突破,改善率可达75%。故事中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她们期待有更多的女性拿起笔来,记录时代,记录变化,让笔下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见、被长久铭记,向世界讲好中国妇女的故事。

她们深深感受到了“娘家”的温暖

当话题转到“娘家人”,嘉宾们分享了她们与妇联组织的故事。

蒋离子是丽水市网络作家协会的负责人:“我们在2022年就成立了网络作家协会妇女委员会,为女会员们搭建起交流协作、互助成长的平台。”她希望妇联组织能提供“主题式驻留创作”模式,针对女性创作者常见的“身份焦虑”举办“妈妈创作营”“重启人生创作营”,提供1-2周封闭式的创作空间。

意千重认为妇联组织最重要的贡献是:让个体的声音汇聚成为推动时代进步的力量。比如说,让困境中的女性不再孤立无援,让女性在婚育中的付出被看到被重视,等等。

汤俏总结了网络作家协会妇联的“新”与“暖”:“‘新’在于构建‘线上云课堂+线下采风’的双轨服务,对接IP转化资源;‘暖’则是打造‘娘家’生态,通过法律帮扶、心理辅导与公益行动,让孤独创作的女性作家获得归属感与支撑力。”

沙龙接近尾声,每位嘉宾的寄语格外戳心——有人盼即将到来的全球妇女峰会成为“新坐标”,有人盼更多创作者加入“她书写”的队伍,有人坚信网文会成为推动性别平等的重要文化力量。而《中国妇女》杂志最想对大家说的是:不管你是资深作者还是刚动笔的新手,你们写下的每一个“她故事”,都是中国妇女发展的鲜活注脚。毕竟,时代的书写者从不是别人,就是正在经历它、记录它的我们。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