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里最幼稚的行为,不是摸鱼划水,也不是迟到早退,而是这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1 14:55 1

摘要:01 怨话一出口,先砸的是自己的脚《乌合之众》里早就写过,情绪比道理跑得快,一句“这破单位迟早要完”,十分钟就能传染整层办公室。领导还没工夫查谁迟到,先记住的是谁在大厅里散播“公司要黄”。真到砍预算、砍人头的时候,名单里准有那个嗓门最大的。我刚上班那年,隔壁组

在单位里待得越久,越明白一个道理:什么迟到早退、上班刷手机,都不过是小打小闹。真正让人栽跟头的,而是那张管不住的嘴。

01 怨话一出口,先砸的是自己的脚
《乌合之众》里早就写过,情绪比道理跑得快,一句“这破单位迟早要完”,十分钟就能传染整层办公室。
领导还没工夫查谁迟到,先记住的是谁在大厅里散播“公司要黄”。
真到砍预算、砍人头的时候,名单里准有那个嗓门最大的。
我刚上班那年,隔壁组有个大姐,业务能力没得说,就是嘴碎。今天说“客户傻”,明天说“领导蠢”,后天说“公司快倒闭”。
后来部门合并,名单下来,她第一个被“优化”。
领导私下讲:“活干得再好,也扛不住她天天唱衰,团队士气全被她拖垮。”
那一刻我明白:单位不是你家客厅,可以随便倒苦水;它是价值交易所,你交出去的是负能量,换回来的就是负资产。
单位不是情绪垃圾站,是价值交易所。你扔多少负能量,最后都折算成自己的折价券。

02 把错往外推,年纪再大也是巨婴
心理学上把“都是别人的错”叫做外控型人格。
特征很明显:项目黄了,怪流程;流程卡了,怪同事;同事不配合,怪公司氛围。
一圈怪下来,自己冰清玉洁。
我带过一个小伙,报表数字填错,导致客户少收三十万。
开会时他振振有词:“财务给的模板就有问题,我只不过按格子填。”
我让他回去写复盘,他交上来三页纸,两页半在论证“别人先错的”。
那年绩效考评,他拿了C,哭着问我为什么。
我说:“公司可以容忍算错数,不能容忍不敢认账。”
成年人的世界,容错率其实很高,但有一条底线:你得先伸手去接自己的锅。
接住了,下次就少犯错;接不住,错误永远像回旋镖,转回来打你脸。

03、把“长记性”换成“长本事”
我刚升主管时,也犯过低级错误。
一次合同少写一个“0”,公司差点白送客户十万套配件。
领导把我叫去,没有骂,只丢下一句话:“想想怎么补,而不是怎么解释。”
我熬了两个通宵,把条款重新谈回来,客户还多下了一成订单。
那次以后,我养成习惯:每天下班前写五条“今天说错的话、做错的事”,第二天先改再上班。
几年下来,错误越来越少,嘴也越来越慢。
慢不是笨,是让话在脑子里先过安检:有没有数据、有没有方案、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安检过了,再出口,基本不会炸到自己。

04、成熟是悄悄把茧啃破
没人喜欢长大,可没人逃得掉。
真正的成熟,在单位里就三条:

遇事先想方案,再想情绪。开口前先过滤,没人愿意做你情绪的抹布。把“我要赢”换成“这事要成”。
外表可以依旧牛仔裤、运动鞋,但做事有始有终,话到嘴边留半句,别人自然把大事交给你。
等你能把价值堆成堆,回报只是副产品。

最后
有人调侃,男人的下巴每摸一次,都是现实新长出的胡茬。
其实女人也一样,每一次欲言又止,都是心里又蜕了一层皮。
单位不大,却是江湖的缩影:
管不住嘴的人,最先被风浪拍上岸;
沉不住气的人,永远只能当观众;
守不住心的人,走着走着就把自己弄丢了。
剩下的那些,未必多聪明,只是懂得把抱怨的时间拿来改方案,把甩锅的精力用来扛责任,把羡慕别人的目光收回来,盯在自己的图纸上。
于是,他们悄悄长成谁也撼不动的样子。
幼稚还是成熟,不用看身份证,一张嘴就暴露了。

来源:青山入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