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画面切到计分牌那一刻,弹幕里飘过一句“这日本哥们是不是上辈子欠小栋一个冠军”,瞬间把紧张感戳破,又莫名让人嘴角上扬。
“3比1,林诗栋把户上隼辅又按回板凳,第四次。
”——电视画面切到计分牌那一刻,弹幕里飘过一句“这日本哥们是不是上辈子欠小栋一个冠军”,瞬间把紧张感戳破,又莫名让人嘴角上扬。
竞技体育的残酷,有时候就藏在这样轻飘飘的吐槽里。
其实比赛过程远没弹幕轻松。
首局6比6那三分,小栋连撕户上反手大角,球像装了导航,贴着白线钻,户上连扑救动作都没做完,记分牌已经翻过去。
第二局更离谱,户上8比5领先,正想仰天怒吼,小栋突然改发逆旋转,户上像踩了电门,连吃了仨,气势“啪”一下泄了气。
第三局干脆打出8比0,观众席的韩国大叔看得直摇头,嘴里嘟囔“这哪是打球,是拆台”。
最绝的是第四局0比4开局,小栋愣是一板一板把分差啃回来,最后一分户上搏杀出界,球拍磕在球台上“咣”一声,听着都替他觉得疼。
技术台给出数据:小栋反手得分率68%,赛季新高。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数字背后,是他赛前把接发球站位往左挪了半步,户上最拿手的拧拉直接被废了一半武功。
央视记者追问,小栋挠头笑:“也没想那么多,就是昨晚睡不着,起来看录像,发现站歪一点他就不舒服。
”轻描淡写,却把“准备”两个字写满了整张球台。
隔壁球台,陈熠和钱天一打满五局,剧情比八点档还密。
前两局陈熠下手又狠又准,12比10、11比5,钱天一披毛巾下场时,镜头给到她的眼神,像在说“我还没开机”。
果然,三四局画风突变,钱天一换了一套“发抢+快带”组合,两个11比9,把比赛拖进决胜。
第五局陈熠突然开始“变线狂魔”模式,正手斜线、反手直线,像随机播放,钱天一节奏被切成碎片,5比11缴械。
技术统计出来,决胜局陈熠主动变线15次,比前四局均值高出四成——敢在决胜局加码,心脏不是一般的大。
赢球那一刻,陈熠没吼,只把球拍轻轻放在台面上,像把一张写完的考卷递交给老师。
转播镜头扫过教练席,马琳点了点头,幅度小到几乎看不见,但熟悉国乒的人都知道,这等于盖章“合格”。
最新排名更新,陈熠蹿到24,钱天一小跌到18,一场内战,把两个人的坐标重新画了一遍。
全天算下来,国乒8胜3负,输的三场里两场是自家火并,算总账不亏。
可真正让人心里长草的,是新生代把“关键分”这三个字越写越稳——过去总说小将容易手抖,如今他们手不抖了,抖的是对面的大哥。
下一轮,小栋对上韩国的赵大成,后者刚把德国三号弗朗西斯卡送回家,状态烫手;陈熠可能碰到日本的木原美悠,小姑娘近台速度像装了弹簧。
教练组已经放话,连夜开拆日本男队新练的“反手拧拉+快撕”连招,翻译过来就是:别高兴太早,后头还有作业要交。
夜里十一点,混采区灯一盏盏熄灭,保洁大叔推着拖把来回,球台边的汗水被拖得干干净净,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可屏幕前的球迷心里门儿清——今天赢的不仅是比分,是把“后继有人”四个字又往实里砸了一锤。
至于下一锤能不能砸响,得看明天谁先把手举高。
来源:聪明的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