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硬撑了,你连完整句子都发不出声。”主治医生的话,和上周听众在直播间的嘲讽重叠:“这声音像砂纸磨铁管,听得人耳膜出血。”那些为了一句导语熬到天亮的深夜,那些被拒稿后躲在消防通道咬着胳膊哭的时刻,突然成了最锋利的回旋镖——我引以为傲的热爱,原来只是场自欺欺人的
凌晨三点的急诊室,消毒水的气味裹着死寂压过来。我盯着诊断书上“职业性声带永久性损伤”九个黑字,它们像九把生锈的匕首,扎进我作为电台主播七年的喉咙。
“别硬撑了,你连完整句子都发不出声。”主治医生的话,和上周听众在直播间的嘲讽重叠:“这声音像砂纸磨铁管,听得人耳膜出血。”那些为了一句导语熬到天亮的深夜,那些被拒稿后躲在消防通道咬着胳膊哭的时刻,突然成了最锋利的回旋镖——我引以为傲的热爱,原来只是场自欺欺人的闹剧。
直到整理旧物时,翻出第一期节目的录音。2017年的春天,我的声音青涩得像未晾干的宣纸,却裹着滚烫的真诚:“我想用声音,给每个深夜失眠的人点一盏灯。”我戴上变声器,用AI合成声线完成了第237次试音。当导演说“这是最有人味的AI语音”时,我摸到喉咙上那道未愈的疤痕——那是坚持刻下的勋章,是疼痛在身体里开出的花。
人生从不是百米冲刺,而是带着伤痕的马拉松。当全世界都在教我们“及时止损”,真正的勇者却在用血肉之躯撞开命运的墙。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疼痛,终将化作照亮前路的星火;那些被碾碎的骨头,会在黑暗里长成支撑天空的脊梁。
因为坚持的意义,从来不是证明“我能行”,而是让世界看见:“就算被生活撕成碎片,我也要拼成一幅比从前更耀眼的画。”
来源:伊句话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