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女子能从事哪些行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1 09:58 1

摘要:在“男女有别”的礼教束缚下,女性凭借智慧和实践,在医学领域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原创 山海潮生 北京

建筑家、数学家、销售、厨师...在现代,人们总有多种职业选择。

在各行各业,总能见到女性的身影。成功的女性政治家,女商人比比皆是。

可是在古代,女子不能从政,女子不能抛头露面,女子无才便是德...

时代的局限和人们的刻板印象,就像两道无形枷锁把持在女性身上。

可即使是这种局面,女子们也开拓出了属于她们的一片疆域。

她们连起轻纱成片,时代的巨力反而促使她们飞得更远,传得更久。

来自古代的“她们”,投身于这些行业,讲述着她们的人生。

在“男女有别”的礼教束缚下,女性凭借智慧和实践,在医学领域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最早的女医又叫做女巫,她们通过祈祷、咒语和掌握的草药知识为人治病。

自古以来,人们便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因此在妇科和产科等女性疾病领域,男性很少涉足。

在宫廷中,有女医们专为后妃处理妊娠、分娩及妇科疾病。

在民间,稳婆则是更为普遍的存在,她们通过口耳相传延续自己的经验。

大多数民间女医掌握的医学知识,来源于家传或师徒相授。

虽然她们的技术十分娴熟,但往往被士大夫阶层视为“匠”而非“医”,地位并不高。

(图)影视剧《女医明妃传》该剧根据明朝著名女医谈允贤的原型改编而成。

西汉时期的义姁,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医生”。

她医术高超,被汉武帝母亲王太后召入宫中,成为专职女医官。这表明,女医在当时的宫廷中已有正式的席位。

明代女医谈允贤是古代女医史上的巅峰人物。她出身医学世家,自幼习医,毕生行医,治愈了无数女性患者。

晚年她将毕生所学写成《女医杂言》,这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由女性撰写的医案专著。

古代女医在重重限制下,凭借坚韧和智慧,成为了中国医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先秦时期,《周礼》记载了最早的女性宫廷职务,如“女史”“嫔”“世妇”等,主要负责礼仪、文书和后宫事务。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首次建立较为系统的女官制度,设“内司”(相当于宰相)、“作司”等职,掌管内廷事务,品级与外朝官员对应。

南朝仿照外朝官僚体系设置女官,如“女尚书”“女侍中”,部分女官甚至参与政务处理。

唐代女官制度高度系统化,分“宫官”“内官”两大系统。

宫官设六局二十四司(如尚宫局、尚仪局),管理宫廷衣食住行、礼仪教化,品级从正五品至八品不等。

(图)影视剧《宫心计》中不止一次提到尚宫局

唐代女官可参与礼仪活动、教育皇子公主,甚至间接影响政事。

女官们多从官宦家庭或良家子中选拔,需具备文学、算术、礼仪等才能。

著名女官上官婉儿以“内舍人”身份掌诏令起草,是当时的权力核心人物。

宋代受理学思想影响,女官规模缩减,职责逐渐局限于宫廷服务,政治功能减弱。部分职务由宦官替代。

女官既是管理者又是侍从,地位介于后妃与宫女之间,常因君主偏好而权力浮动。

历史上从事茶事相关行业的女子,都可以叫做茶娘。

她们的收入十分微薄,通常在街头巷尾摆摊设点,或提着茶器沿街叫卖,为过往行人、客商亲手制作一碗茶汤。

在市井街巷,有许多以卖茶为生的年长女性,她们常被称为“茶婆”。

传说晋代广陵有一位茶婆,被叫做“茶姥”。她“常如七十岁人”,但“轻健有力,耳聪目明,头发鬒黑”,百余年颜状不改。

她每天清晨提一器茗茶到市上售卖,从早到晚,器中的茶不见减少“常如新熟”。

历史上有一些专业女茶师,她们不仅有着十分精湛的茶艺,还常是文人雅集的核心人物,不仅掌管茶事,更以茶会友,吟诗作对,与文人士大夫交流唱和。

(图)影视剧《梦华录》

唐代诗人李冶,深谙茶道,兼有诗才和茶艺。

众所周知,陆羽对泡茶的水质、火候、冲泡技巧有极致追求。

李冶初次奉茶的时候陆羽便指出“善茶之人必有五美:味之美、器之美、火之美、饮之美、境之美”,她也因此拜陆羽为师,茶艺进一步精进。

清代宫廷则有“奉茶女官”或“茶婢”,她们经过严格选拔和训练,负责为皇帝、后妃泡茶、奉茶,她们掌握皇帝喜好和身体状况,对宫廷礼仪的把握十分恰到好处。

(图)影视剧《步步惊心》

古代茶娘们的职责远不止“泡茶”这么简单。她们是茶文化的传播者、市井生活的点缀者,甚至是社会文化的折射。

中国茶事上有茶香,也有她们的倩影。她们轻拾衣袖,阵阵茶香倾出杯盏,品之,唇齿留香。

一提起织女,最先想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在神话故事中,织女能够编织出天空中绚烂的云霞。

与此同时,人间也有无数织女,她们编制出丝绸、棉麻等纺织品,解决了一家人的温饱。

《汉书·食货志》记载:“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必相从者,所以省燎火,同巧拙而合习俗也。”

“一月得四十五日”,就是说当时从事纺织行业的妇女,一个月的工作量等于正常情况下45天的工作量,而这些成品绝大多数以商品的形式流向市场,为家庭带来收入与财富。

(图)南宋 楼璹《蚕织图》局部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按照当时的物价,一个妇女织作三个月,就能抵得上丈夫耕作一年的收入。因此在家庭当中,妇女更加有话语权,以及更高的家庭经济地位。

相比起其他朝代,她们拥有更广泛的职业选择范畴,也没有受到严格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束缚。

许多女子依靠着织作的手艺,在经历不幸婚姻的时候,可以选择和离,甚至再嫁。

除了满足自家需求,多余的布匹还可以拿到市场上去交换其他生活物资或缴纳赋税。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布帛和粮食一样,是重要的实物税收和硬通货。

随着女性们逐渐在历史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也渐渐有了只有她们能做的独一份的工作。

女医为女性治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男子入朝为官的时代限制下,女官们有了自己的一番作为;茶娘们生存在民间,使盏盏茶香附在中华大地上,传播了上千年;织女们依靠织布为生,将家庭与生活织就地井井有条。

历史上女性们从事的行业,当然远不止这些。

譬如媒婆,为男子女子们牵线搭桥;卦姑,为大家趋吉避凶...

时代的枷锁永远禁锢不住优秀的女性群体。

来源:草根练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