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个月在券商大户室,我碰到了老孙。他穿着半旧的 Polo 衫,手里端着搪瓷杯,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成交量图琢磨。旁边有人问他:“孙哥,你看这只股能涨吗?”老孙指了指成交量:“你看这量能,主力要拉升的信号都露出来了,拿住等着翻倍。”
上个月在券商大户室,我碰到了老孙。他穿着半旧的 Polo 衫,手里端着搪瓷杯,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成交量图琢磨。旁边有人问他:“孙哥,你看这只股能涨吗?”老孙指了指成交量:“你看这量能,主力要拉升的信号都露出来了,拿住等着翻倍。”
后来才知道,老孙入市20年,从最初的5万本金炒到现在300多万,靠的不是消息,也不是复杂指标,就盯着“成交量”看。他常说:“主力的钱是真金白银,想拉升股票,不可能藏着掖着,成交量里全是马脚。”这几年,他靠成交量抓了不少大牛股,去年那只新能源股,从18块涨到36块,全程拿住,一下赚了40多万。
前阵子我专门请老孙喝了顿酒,把他总结的“主力拉升前成交量3大特征”全问了出来。今天就用他的真实操作案例、我自己踩坑的经历,把这3个特征拆解开讲——没有专业术语,全是大白话,不管你是刚入市的新手,还是炒了几年股的“老韭菜”,都能一看就懂、一用就会。毕竟想抓大牛股,先得看懂主力的“真动作”,而成交量,就是主力藏不住的“底牌”。
先听老孙的故事:2019年靠成交量抓大牛股,5万本金赚12万
老孙最得意的一次操作,是2019年抓的一只半导体股。当时那只股在12-15块之间横盘了3个月,每天成交量就几百万,身边的散户都觉得是“僵尸股”,没人愿意买。但老孙发现,这3个月里,成交量虽然小,却在慢慢变大——从每天500万,涨到每天800万,股价却没怎么涨。
“当时我就觉得不对劲,”老孙喝了口酒说,“主力想偷偷买筹码,才会让股价横盘,不让散户发现,但成交量骗不了人,量能慢慢放大,说明主力在偷偷吸筹。”他没犹豫,拿5万本金在14块买了3500股。
没想到买完才1个月,这只股突然放量上涨,成交量从800万冲到2000万,股价一下涨到20块。身边的散户都想追,老孙却没卖——他看成交量还在稳着,没出现放量下跌,就继续拿着。又过了3个月,股价涨到32块,成交量开始萎缩,老孙才果断卖了,5万本金一下赚了12万。
“后来我才知道,当时主力吸筹吸了3个月,就等散户卖完了再拉升,”老孙笑着说,“要是当时没看成交量,我也会像其他散户一样,把筹码卖给主力,哪能赚这么多。”
我自己也踩过“不看成交量”的坑。2022年,我看一只医药股日线在涨,没看成交量就买了,结果买完就跌,亏了2万多。后来老孙帮我看了看,说:“这只股涨的时候成交量没放大,是主力在‘画K线’骗散户,你不看成交量,不套你套谁?”现在想想,要是当时懂看成交量,也不会白亏一场。
这里要划个重点:股价可以骗线(主力故意画好看的K线),消息可以造假,但成交量骗不了人——因为成交量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主力想拉升,必须在成交量上“动手脚”,要么放量吸筹,要么缩量洗盘,这些痕迹,咱们散户只要会看,就能提前跟上主力的脚步。
主力拉升前成交量3大特征:每一个都是大牛股的“入场券”
老孙说,他20年炒股总结的“成交量3特征”,都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只要一只股同时出现这3个特征,大概率就是主力要拉升的信号,抓大牛股的胜率能到80%以上。这3个特征,不用看复杂指标,打开股票软件就能看,特别适合普通散户。
特征1:“缩量横盘吸筹”——股价不涨,但成交量慢慢变大
“主力拉升前,第一步肯定是‘收集筹码’,而收集筹码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缩量横盘’,”老孙说,“他会让股价在一个小范围里晃,比如10-12块,每天涨一点、跌一点,让散户没耐心,慢慢卖出;同时,他会偷偷买筹码,所以成交量会慢慢变大——从每天500万,涨到每天800万,但股价就是不涨,这就是‘缩量横盘吸筹’。”
他2020年抓的一只消费股,就是典型的缩量横盘吸筹。当时这只股在18-20块之间横盘了2个月,成交量从每天600万涨到每天1000万,股价却没超过20块。老孙觉得是主力在吸筹,就在19块买了2600股,花了4.94万。
买完才1个半月,主力就开始拉升,成交量冲到2500万,股价一下涨到30块。老孙在29块卖了,赚了(29-19)×2600=2.6万。“缩量横盘就像主力在‘悄悄囤货’,”老孙打了个比方,“他不想让散户知道,就故意让股价不涨,等囤够货了,就会涨价卖,咱们散户要做的,就是在他囤货的时候跟着买。”
我邻居小张,去年就靠这个特征抓了只大牛股。当时那只股缩量横盘2个月,小张听老孙的买了,拿了3个月赚了3万多。现在小张每次选股,都先看是不是缩量横盘吸筹,再也没瞎买过。
这里要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打开股票软件,看股价是不是在10%以内的范围横盘,再看成交量是不是每周都比上周大一点(比如这周500万,下周600万,再下周700万),如果是,就是缩量横盘吸筹,值得重点关注。
特征2:“洗盘缩量下跌”——股价跌了,但成交量比之前少50%以上
“主力吸完筹,不会马上拉升,会先‘洗盘’——故意把股价跌一点,把没耐心的散户吓走,这样拉升时就没人跟他抢着卖,”老孙说,“洗盘时的成交量,一定会比之前吸筹时少很多,比如吸筹时每天1000万,洗盘时每天只有400万,这就是‘洗盘缩量下跌’。”
他2021年抓的一只新能源股,就经历过一次洗盘。当时这只股从25块涨到30块,成交量每天1500万,突然有一天,股价跌到27块,但成交量只有600万,比之前少了60%。身边的散户都慌了,纷纷割肉,老孙却没卖——他知道这是洗盘,不仅没卖,还在27.5块补了2000股。
没过多久,主力就开始拉升,股价从27块涨到52块,老孙总共赚了(52-25)×2000 +(52-27.5)×2000=10.3万。“洗盘就像主力在‘清理道路’,”老孙说,“下跌时成交量小,说明散户卖的少,主力也没真卖——要是主力真要出货,下跌时成交量肯定会放大。所以只要看到下跌时成交量缩了一半以上,就说明是洗盘,不是出货,这时候千万别卖,反而可以加仓。”
我同事小李,去年就因为不懂“洗盘缩量”,卖飞了大牛股。当时他买的一只科技股,洗盘时跌到18块,成交量比之前少了50%,他以为要跌,赶紧卖了,结果卖完股价就涨到35块,他悔得肠子都青了。
这里要划个重点:洗盘和出货的核心区别,就是成交量。洗盘时下跌缩量,出货时下跌放量;洗盘时股价跌得少(一般不超过15%),出货时股价跌得多(往往超过20%)。只要记住这两点,就不会被主力洗出去,也不会在主力出货时傻乎乎接盘。
特征3:“拉升初期放量,中途缩量上涨”——量能稳中有升,不出现大幅萎缩
“主力洗盘结束后,就会正式拉升,而拉升阶段的成交量,也有讲究,”老孙说,“初期要‘放量’,比如从1000万涨到2000万,让市场注意到这只股;中途可以‘缩量上涨’,比如从2000万降到1500万,但股价还在涨,这说明筹码很稳,主力不用花太多钱就能拉涨;整个过程量能要‘稳中有升’,不能突然降到500万以下,不然可能要回调。”
他2022年抓的一只军工股,就是这样的成交量。拉升初期,成交量从1200万涨到2500万,股价从30块涨到40块;中途成交量慢慢降到1800万,股价继续涨到55块;整个过程量能没大幅萎缩,也没放量下跌——老孙从30块拿到55块,5000股赚了12.5万。
“拉升初期放量,是主力在‘打广告’,告诉市场‘这只股要涨了’;中途缩量上涨,是主力在‘省力气’,说明散户都拿住了,没人卖,不用大量买就能拉涨,”老孙解释,“要是中途突然放量下跌,说明主力在出货,要赶紧卖;要是缩量太厉害,比如从2000万降到800万,说明市场没人关注,可能要回调,也要小心。”
我自己也观察过一只大牛股,去年从22块涨到48块,拉升初期放量,中途缩量上涨,量能一直很稳。当时我没敢买,后来老孙跟我说:“这种成交量走势,就是主力要‘慢牛拉升’,最适合散户拿住,你没买太可惜了。”
老孙的4个“抓牛股建议”:看懂特征还不够,这4点能帮你多赚50%
老孙说,光看懂成交量特征还不够,想多赚、少亏,还得记住这4个建议。这4个建议,是他20年炒股总结的“避坑指南”,帮他躲过了无数次大跌,也赚了更多钱。
建议1:“不追高,只在缩量回调时买”——主力给机会,才进场
“很多散户看到主力拉升就追高,结果一买就套,”老孙说,“其实主力拉升时,会有缩量回调的机会,比如从30块涨到35块,然后缩量跌到32块,这时候买才安全,成本低,还不容易套。”
他2021年买的一只半导体股,就是在缩量回调时买的。当时这只股从28块涨到33块,然后缩量跌到30块,老孙在30.5块买了3000股,拿了2个月涨到45块,赚了4.35万。“追高就像在山顶买东西,贵还容易摔下来;回调买就像在山腰买,便宜还安全,”老孙说。
建议2:“成交量突然放大3倍以上,要警惕出货”——主力在“甩包袱”
“如果一只股平时成交量1000万,突然涨到3000万以上,而且股价没怎么涨,甚至下跌,说明主力在出货,要赶紧卖,”老孙说,“主力出货时,会大量抛售股票,所以成交量会突然变大,这时候散户千万别接盘,不然会被套在山顶。”
他2020年就靠这个躲过一次大跌。当时他手里的一只医药股,成交量突然从1200万涨到4000万,股价却跌了5%,老孙赶紧卖了,卖完这只股跌了30%,他没亏反而赚了。“成交量突然放大3倍以上,就像主力在喊‘散户快来接盘’,你千万别听,”老孙说。
建议3:“周线成交量比日线更靠谱”——主力骗不了周线
“日线成交量容易被主力骗,比如主力可以在日线放天量骗散户买,第二天就跌,”老孙说,“但周线成交量骗不了人,要做一根假周线成交量,得花一周时间,主力没那么多精力。所以看成交量,最好日线、周线一起看,周线符合特征,才更靠谱。”
他2022年抓的一只消费股,日线成交量符合特征,周线成交量也在慢慢变大,他才敢买;之前有只股日线符合特征,周线成交量没放大,他没买,后来果然跌了——“周线是‘大方向’,日线是‘小细节’,大方向对了,小细节才有用,”老孙强调。
建议4:“单只股仓位不超过30%”——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就算再看好一只股,也别满仓,单只股仓位最多30%,”老孙说,“炒股总有意外,万一主力出货,满仓会亏很多;仓位控制在30%,就算跌了,也有资金补仓,不会影响整体收益。”
他现在300多万本金,单只股最多买90万,从来不满仓。2021年有只股跌了20%,他用其他资金补仓,后来涨回来还赚了5万。“仓位控制就像‘系安全带’,平时用不上,关键时刻能救命,”老孙说。
抓大牛股不用靠消息,看懂成交量,你也能跟上主力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问老孙:“为什么很多散户看成交量还是抓不到大牛股?”
老孙喝了口茶,说:“因为他们只看‘表面成交量’,不看‘背后的逻辑’——比如看到放量就买,看到缩量就卖,根本不管是吸筹、洗盘还是出货。其实成交量就像‘主力的语言’,你得看懂每一种成交量背后的意思,才能跟紧主力的脚步。”
我想想也是,这几年我见过太多散户,天天找消息、问老师,结果还是亏;反而老孙,不看消息不盯盘,就靠成交量,抓了一只又一只大牛股。其实炒股抓大牛股,没那么复杂,关键是找到主力的“真动作”——而成交量,就是主力藏不住的“马脚”。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你之前有没有遇到过“成交量符合3大特征”的股票?当时你是买了还是错过了?有没有被主力洗出去过?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交流,互相提醒,下次遇到大牛股,再也别错过。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别忘了点赞关注。后面我还会分享老孙的“成交量判断主力出货技巧”“低位放量和高位放量的区别”,都是实实在在能用到的干货。炒股抓大牛股,不怕你不会,就怕你不学——只要看懂成交量,你也能跟上主力,抓到大牛股,赚到大钱。
来源:带你知天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