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食品院”)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主办,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和森永乳业协办的“益生菌活性评价新视角:AFU与CFU相关性研究及标准化探索技术研讨会”在第十三届工业微生物大会会议周期间举行。…
核心提示:9月26日,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食品院”)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主办,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和森永乳业协办的“益生菌活性评价新视角:AFU与CFU相关性研究及标准化探索技术研讨会”在第十三届工业微生物大会会议周期间举行。……(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9月26日,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食品院”)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主办,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和森永乳业协办的“益生菌活性评价新视角:AFU与CFU相关性研究及标准化探索技术研讨会”在第十三届工业微生物大会会议周期间举行。
中国食品院副总经理、国际乳品联合会乳微生物方法委员会(IDF SCMDM)主席姚粟教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评估一室主任徐进研究员,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张惠媛研究员,国际乳品联合会(IDF)董事、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专家云战友,德国国家标准化协会(DIN)食品微生物学委员会主席、ISO食品微生物技术委员会技术专家Barbara Gerten,IDF SCMDM委员、森永乳业益生菌研究所微生物技术研究室室长Masamichi Muto等专家出席会议。来自汤臣倍健、光明乳业研究院、蒙牛乳业、北京三元食品等企业代表及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食品院发酵工程研发部副主任刘艺茹主持。
姚粟教授指出,如何科学界定益生菌“活性”,是当前行业面临的共性技术问题,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与业界同仁集思广益,共同探讨相关技术方案,为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云战友博士认为,中国食品院在IDF/ISO乳微生物分析方法标准化工作中积累了深厚基础,期待本次研讨会能凝聚行业智慧,为乳制品益生菌活菌检验技术的突破贡献中国方案。
中国食品院副总经理姚粟教授、青岛能源所张佳副研究员、森永乳业Naoko Tanaka高级研究员、微康益生菌副总经理朱建国博士、IFF Health Sciences高级应用研发科学家郭晶博士、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资深全国应用经理侯风青博士等专家,围绕“益生菌活菌计数国内外标准法规动态、流式细胞术的样品制备与染色关键技术、流式细胞术与传统培养法在益生菌计数中的比较研究,以及流式细胞术与单细胞拉曼光谱等前沿技术在益生菌计数方面的应用及挑战”等主题进行分享交流。
对益生菌开展精准鉴定与活菌计数是保障产品质量、实现生产过程一致性控制的关键技术基础。在交流环节,徐进研究员强调,在应用益生菌活菌检测新技术时,行业需兼顾技术的先进性与方法的成熟度,并系统开展方法验证工作,以此夯实技术标准化的基础。张惠媛研究员指出,精准的活菌检测技术是支撑益生菌行业发展的关键基础,当前研究应系统开展实验设计,着力建立AFU与CFU之间的科学相关性,从而为技术创新与应用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Barbara Gerten认为,流式细胞术在益生菌活菌定量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但其技术的标准化转化须依据ISO 16140等国内外方法验证标准进行系统验证。与会的行业代表一致认为,建立统一的益生菌活菌定量技术方法是行业共性技术需求,愿意积极参与方法适用性研究,共同推动新技术在行业的应用与推广。
中国食品院长期致力于食品用菌种、益生菌精准鉴定及活菌定量研究,发布了IDF公报No.513/2021 益生菌菌株水平鉴定指导文件以及食品用菌种检验 PMA-qPCR法系列团体标准等成果,助力益生菌产品质量升级与行业科技进步。
日期:2025-09-30
来源:食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