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什又发钱了!880万现金直接发到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1 08:25 1

摘要: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中秋、国庆节来临之际,9月30日,双节同庆话共富 党建赋能“薪”连心 康巴什区党建引领“以工代赈”项目劳务费集中发放仪式在哈巴格希街道百姓大舞台举行。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中秋、国庆节来临之际,9月30日,双节同庆话共富 党建赋能“薪”连心 康巴什区党建引领“以工代赈”项目劳务费集中发放仪式在哈巴格希街道百姓大舞台举行。

仪式现场,最引人注目的环节是880万元劳务费的发放。各劳务队代表依次上台,双手接过厚厚的现金,脸上洋溢着踏实而温暖的笑容——这不仅是对他们今年在项目上辛勤付出的回报,更是保障家庭生活、提升生活质量的“定心钱”。

现场还布置了热闹且温馨的各种活动,大家在收获“薪”希望的同时,也共享着节日的欢乐与发展的红利。《我为国庆缝国旗》《情满暖城》《赛马》《春满祖国》等节目轮番上演,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赢得台下阵阵掌声;免费品尝的羊肉热气腾腾,现打的月饼带着刚出炉的香甜,手工艺品展销区里的特色物件引得人驻足观看,整个现场充满了烟火气与幸福感。

多次参与项目的内蒙古键崟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健感慨道:“每次都在节假日前发放劳务费,这让我们能开心过节,心里踏实得像吃了定心丸!”北区居民高玉祥的话语里也满是幸福感:“活动真好,吃着羊肉看着节目,我们北区一年四季活动挺多,住在这个地方特别舒心。”

自康巴什区推行党建引领“以工代赈”模式以来,已成为带动农牧民转移就业、实现稳定增收的重要引擎。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实施“以工代赈”项目304个,产值突破9000万元,已备案转移农牧民劳务队伍达283支,共吸纳劳动人员500余名,让越来越多的转移农牧民在家门口端起了“就业饭碗”。

内蒙古蒙鼎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龚永平是第二次参加发放仪式,他说:“我们主要做管道改造项目,‘以工代赈’给我们带来了切实效益,收入稳定,而且付款特别及时。”

回顾发展历程,康巴什区党建引领“以工代赈”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有力。2023年春节前,首次举办的劳务费集中发放仪式便惠及190余名农牧民,发放劳务费150万元,25天人均工资近7900元。2024年,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分配项目标段140个,合同金额3900万元,参与转移农牧民超500人,累计带动就业3600人次,备案劳务队增至283支,全年共开展3次集中发放仪式,发放现金2088万元,农牧民人均增收突破5万元,工资水平较此前提高30%。更值得一提的是,康巴什区还建立了转移农牧民劳动力信息库,登记入库人员500余人,并针对性开展园林专业技能、市政维修等培训,让农牧民从“会干活”向“干好活”转变,提升就业竞争力。

如今,康巴什区党建引领“以工代赈”已步入“储备充足、长效发展”的新阶段。2025年,迎来“扩容升级”,区里提前谋划,建立“以工代赈”项目储备库,涵盖道路养护、管网改造、市政维修等31个确定项目,为项目持续推进提供“源头活水”。截至目前,共实施项目164个标段,较2024年同比上升26%;项目总金额5104万元,较2024年同比上升30%,项目数量与资金规模的双增长,为转移农牧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与增收机会。同时,依托“根数据库”打造数字化服务体系,上线“两库一表”劳务队监管、资金监管等8项服务,实现“以工代赈”项目全链条数字化管理。此外,社区集体经济的同步发展也为民生福祉“添砖加瓦”,运营以来营收超1000万元,利润多用于普惠性补贴与公益性项目,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弱势群体。

鄂尔多斯市幸福康新社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白守珍对项目赞不绝口:“这里的活特别稳定,收入有保障,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发放仪式用实实在在的现金、温馨热闹的氛围,让转移农牧民感受到了政策的温度与发展的红利。未来,康巴什区将继续深化“以工代赈”模式,让更多转移农牧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来源:康巴什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