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有个小家,虽然不大,但也算温馨。可谁能想到,日子过着过着,就出了岔子。
本故事纯属虚构。
感谢转发,点赞,评论。
我叫王芳,是个普通的上班族,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老公叫李明,在一家工厂里干活,挣得不多,但人实在。
我们有个小家,虽然不大,但也算温馨。可谁能想到,日子过着过着,就出了岔子。
婆婆每个月有 12000 的退休金,这本来是个让人羡慕的事儿。
可谁知道,她每个月竟然给小叔子 10000。小叔子呢,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靠着婆婆的钱过得逍遥自在。
而我们呢,却要辛苦地承担起养老的责任。这心里的委屈啊,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跟老公说了好多次,这太不公平了。
老公一开始还安慰我,说咱忍忍就过去了。
可时间长了,他也受不了了。
那天,我们又因为这件事吵架,我气得眼泪直流,老公坐在那里,沉默了好久。
突然,他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无奈和愤怒,说:“我不认识这样的妈。” 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都碎了。
我们结婚这么多年,一直努力经营着这个小家,可却因为婆婆的偏心,让我们的婚姻陷入了困境。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日子好像陷入了一个黑暗的深渊,看不到一丝光亮。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们的付出得不到回报?
为什么婆婆要这么对我们?有时候,我也会觉得自己好累好累,真想放弃一切。
可看着老公疲惫的面容,我又不忍心。
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这养老的责任,难道真的要我们独自承担吗?
婆婆的偏心,又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这些问题,就像一团乱麻,在我心里怎么也解不开。
2
那天下着小雨,天气阴得像块浸了水的抹布,压得人心里发慌。
我刚从菜市场回来,手里拎着两斤便宜的土豆和一把蔫了的青菜——最近手头紧,啥都得省着买。
婆婆坐在客厅沙发上,正笑眯眯地给小叔子织毛衣,那毛线是上个月我托人从城里带回来的羊绒线,贵得很,我说留着冬天给孙子织件背心,结果她转头就拿去给小儿子打了件高领毛衣。
我也没吭声,把菜拎进厨房,正洗着土豆,就听见客厅里“叮”的一声,是微信到账的提示音。
婆婆笑呵呵地说:“小军又发红包来啦,说这个月多给五百,让我买点补品。”
我手一抖,土豆差点滑进水槽。
小军,也就是我那小叔子,每个月拿着婆婆给的10000块,反过来还装模作样发个两百块红包,就这,婆婆还乐得跟得了天大的恩惠似的。
我忍不住走出来,语气尽量平和:“妈,您这退休金……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我们?我们也不是要钱,可您住我们家,吃我们家的,连买药都得我们掏钱。小军那边,真需要这么多吗?”
婆婆脸一沉,把手机往茶几上一拍:“你怎么说话呢?小军是我儿子,我不贴补他谁贴补?
你们有手有脚,不会自己挣?我老大不小了,还能活几年?
现在不帮衬他,等我走了,他怎么办?
我气得浑身发抖,刚要开口,老公从外面回来了,身上还沾着工厂的油污。他听见动静,走过来问怎么了。
我一五一十说了,本以为他会站在我这边,可他没说话,只是站在那儿,低着头,像根被风雨打弯的电线杆。
婆婆却来了劲儿:“李明,你说话!你媳妇这是要挑拨我们娘俩关系?
我养你这么大,现在给你弟弟一点钱,怎么了?你是不是也觉得妈偏心。
老公抬起头,眼神空得吓人。
他看着婆婆,声音低得像从地缝里钻出来的:“妈,您知道我们上个月交完房贷,连孩子的补习费都是借的。
您说弟弟不容易,可我们就不难吗?您把钱都给了他,我们养老怎么办?将来您病了,住院了,谁出钱?是我,还是他?”
婆婆冷笑一声:“你弟弟将来会报答我的!你呢?你连个响屁都放不出来!我养你还不如养条狗!”
这话一出,屋里一下子静了。
我看见老公的身体晃了一下,像被人狠狠抽了一巴掌。
他盯着婆婆,嘴唇抖了抖,忽然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
他转身就往外走,我赶紧追出去:“李明!你去哪?外面还下雨呢!”
他没打伞,站在楼道口,雨水顺着头发往下淌。我追上去拉他,他猛地甩开我的手,声音哑得不像话:
“王芳,我突然觉得……我不认识她了。那不是我妈,那是小军的妈。我不是她儿子,我是她免费的养老院!”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进雨里。
我站在原地,雨水混着泪水往下流。那一刻,我知道——这个家,再也回不去了。
3
那天夜里,老公没回来。
我坐在沙发上,抱着他常穿的那件旧外套,闻着上面还残留的机油味和烟味,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窗外雨还在下,一声一声敲在玻璃上,像在替我哭。
婆婆早早回屋睡了,门关得死紧,仿佛这屋里发生的一切都跟她没关系。
我给她端过一碗热姜汤,她看都没看我一眼,只说:“别在这儿装可怜,我儿子不会有事的。”
我心想,您儿子?您心里还有这个儿子吗?
快到凌晨一点,手机终于响了。是老公发来的微信,只有短短一句:“我在厂里宿舍住几天,别找我。”
我盯着那句话,手指发抖,回了句:“你吃东西了吗?淋雨了会不会感冒?”
他没回。
我整夜没合眼,脑子里翻来覆去全是这些年的事——结婚时,婆婆说没钱,彩礼只给了八千,还是我们家倒贴才办了酒席;生孩子时,她嫌我生的是女孩,连月子都没伺候,反倒是小叔子打个喷嚏,她立马炖鸡汤送过去。
这些年,我们省吃俭用供房供车,她退休金却像流水一样往小儿子兜里塞。
我忍了,我劝自己“她是老人,得让着点”,可到头来,换来了什么?是老公那一句“我不认识她了”。
第二天一早,我正给孩子做饭,门“砰”地被推开,老公回来了,脸色铁青,眼窝深陷,手里拎着一个破旧的工具包。
我赶紧迎上去:“你去哪儿了?昨晚……”
他没看我,径直走进卫生间,打开水龙头洗了把脸,水珠顺着下巴滴在瓷砖上,像一串无声的泪。
我昨天去小军那儿了。他突然开口,声音哑得厉害,“我亲眼看见他干啥?坐在网吧打游戏,抽的烟是中华,喝的饮料是红牛,脚边堆着空啤酒罐。
我妈给的10000块,他三天就花光了,还跟朋友吹牛说‘我妈是提款机’。”
我愣住了。
他转过身,靠在门框上,眼神里全是疲惫和心碎:“我还问了他一句:‘哥嫂吃苦供你,你心里有没有一点数?
你知道他咋说的吗?他笑着说:‘你们不是我哥嫂,是妈的债主。我又没求你们养妈,你们愿意,关我啥事?’”
那一刻,我感觉全身的血都凉了。
老公看着我,声音低得像在自言自语:“王芳,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不是我们做得不够好,是他们根本不在乎我们好不好。
在他们眼里,我们就是应该付出、应该忍让、应该沉默的‘外人’。”
我走上前,轻轻抱住他。他没推开我,身子却在微微发抖。
“那……我们怎么办?”我轻声问。
他沉默了很久,终于开口:“我不想再装了。
从今天起,我要把话说清楚。妈的养老,我们可以管,但必须公平。
她的钱,不能只给小军。如果她执意偏心,那对不起,我也得为自己和这个家想想了。
我点点头,眼泪又涌出来,但这次,不是委屈,是释然。
我知道,这场仗,我们躲不掉了。
但这一次,我不想再一个人扛了。
我要和我男人,一起面对这个家的风雨。
因为,我们才是真正的家人。
4
没过几天,婆婆就察觉出不对劲了。
她发现老公不再像从前那样,一发工资就主动把卡交上去“孝敬。
我也不再三天两头往她屋里送水果、问寒问暖。
她开始在饭桌上敲边鼓:现在日子过得舒坦了,是不是就不用管老人了?
有些人啊,翅膀硬了,就不记得谁把他拉扯大的。
我听着,只低头吃饭,不接话。老公也不再辩解,吃完就起身:“妈,我加班,先走了。”
那天傍晚,小叔子突然来了。
他穿着件崭新的潮牌T恤,头发染得金黄,一进门就嚷嚷:“哥,嫂子,听说你们最近‘有意见’?妈都跟我哭了好几回了,说你们不孝顺,连她养老的钱都要算计!”
我差点笑出声来。
我放下碗,直视着他:“小军,你妈每月给你10000,我们没说过一个不字。可你拿这些钱干啥了?抽烟喝酒打游戏,连她自己感冒了你都不来看一眼。现在倒有脸说我们不孝?
他脸一红,转头看向婆婆:“妈,你看她!当嫂子的,说话这么冲,一点家教都没有!”
婆婆立刻站起身,指着我:“王芳!你这是什么态度?我养你这么大,你就这么跟我说话?今天你必须给我道歉!
我看着她,忽然觉得她陌生得可怕。她护着小儿子的样子,像只护崽的母鸡,可那只小鸡,早就把她的羽毛一根根拔光了。
我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妈,我不是不孝。但我也有孩子,也要养家。
您说我们算计您的钱?
那我问您一句,您这12000退休金,十年了,我们沾过一分吗?您住院那回,手术费两万,是我们东拼西凑凑出来的,您记得吗?您说过一句谢谢吗?”
婆婆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老公一直沉默地坐着,这时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吓人:“妈,我不是要跟您争钱。我是想问您一句,在您心里,我和小军,到底是不是一样的儿子?”
屋里一下子安静了。
窗外的风刮得厉害,吹得窗帘乱晃,像一场风暴正在逼近。
婆婆嘴唇抖了抖,终于挤出一句:你们有房有工作,他没成家,没稳定收入,我不帮他,谁帮他?
“所以,”老公缓缓站起身,眼神坚定,“在您眼里,我这个大儿子,就是应该默默承担一切的‘工具人’,而小军,永远是那个可以犯错、可以依赖、可以挥霍的‘宝贝’?
他顿了顿,声音微微发颤:妈,我敬您是母亲,可您,还把我当儿子吗?
说完,他转身走进房间,拿出一个旧信封,递到婆婆面前。
这是我和王芳这十年来,给您交的生活费、医药费、水电费的明细,一共是87600块。
每一分,都是我们省吃俭用抠出来的。从今天起,我们不会再主动上交一分钱。您愿意给小军多少,是您的事。
但请您记住——我们不是欠您的,我们是您的儿子和儿媳,不是您的提款机。
婆婆愣住了,手抖着去接那信封,没拿稳,纸张散了一地。
小叔子见势不妙,嚷嚷几句就溜了。
我蹲下身,一张张捡起那些泛黄的票据,指尖发烫。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们终于不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老实人”了。
有些话,憋太久,会烂在心里。
可一旦说出口,就像撕开一层结痂的伤疤——疼,但能见光了。
我知道,这场战争还没结束。
但这一次,我们不再退让。
5
事情过去了一个多月,家里像被按了暂停键,冷得能结出霜来。
婆婆不再提钱的事,也不再对小叔子嘘寒问暖地问东问西。
她开始自己买菜、做饭,甚至主动提出要带孙女去上幼儿园。
我有些意外,但没敢多想,人心哪有那么容易变?
可她却真的变了,不再抱怨,不再偏袒,连小叔子打电话来要钱,她也只说一句:“我手里紧,你自己想办法。”
我跟老公都觉得很奇怪,但也没多问。或许,是年纪大了,终于懂了点事?
直到那天,我下班回家,发现婆婆坐在沙发上,面前摆着一个老旧的铁盒子。她看见我,招了招手:“芳啊,你来,我有话跟你说。”
我坐下,她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叠存折和几张纸。最上面那张,是医院的诊断书,阿尔茨海默症(中晚期)。
我心头一震,抬头看她。
她笑了笑,眼神有点恍惚,却格外温柔:“我瞒了快一年了……医生说,我最多还有两年清醒的时候。再往后,我可能连你是谁都不记得了。”
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她轻轻拍了拍我的手:“我知道我偏心小军,伤了你和李明的心。
可你不知道……小军小时候发高烧,脑子烧坏了,一直没跟人说。
他不是懒,是学不会算账,记不住事,连过马路都怕走丢。
我怕我走了,他活不下去……所以才拼命给他攒钱。
我愣住了,心像被狠狠揪了一下。
她继续说:“可最近我病重了,才明白一件事,真正能靠得住的,是你们。
李明虽然话少,但孝顺;你虽然嘴硬,但心善。小军……他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我给他的钱,只会被人骗走。
她顿了顿,从盒子里拿出一张存折,递给我:“这上面有28万,是我这些年偷偷攒的,没让小军知道。
我想好了,以后我住养老院,钱你们拿着,一半应急,一半……给小军请个靠谱的护工,或者交给信托,每月定时给他一点。
我接过存折,手微微发抖。
她看着我,眼神忽然清明起来:“芳啊,妈对不住你们。
可现在,我想通了,偏心,不是爱,是害。 真正的爱,是让每个人都好好活着。
那天晚上,老公回来,我把一切都告诉了他。他坐在沙发上,低着头,很久没说话。
然后,他起身去了厨房,煮了三碗面,一碗给婆婆,一碗给我,一碗他端着,去了小叔子的出租屋。
回来时,他眼里有泪光,却笑着说:我弟抱着面哭了,说好久没人给他做过饭了。
我靠在他肩上,轻轻叹了口气。
原来,有些误会,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太怕失去。有些偏心,不是因为无情,而是因为太想保护。
可最终,时间会教会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家人。
而那个曾经说“我不认识她了”的男人,如今却在每个周末,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去看望母亲和弟弟。
因为他说:这一家子,再难,也得一起走完。
有些结局,出乎意料,却最合人心。
来源:小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