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央视春晚舞台的视效显示(超过1500m²)及服务保障,26年来由利亚德助力。这两年更是在演播大厅部署沉浸式舞台交互系统,为观众带来“人景合一”的沉浸式感受。
1
从亦庄到海淀,跨越大半个北京,来到利亚德集团参观学习,发现这真是家藏得极深的“幕后大佬”。
好多朋友可能没有听过这家企业,但有不少惊艳过我们的大场面,都有这家企业的身影。
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LED地屏画卷,徐徐展开震惊了世界。以及那个璀璨的五环光带,这就是利亚德的手笔。
比如央视春晚舞台的视效显示(超过1500m²)及服务保障,26年来由利亚德助力。这两年更是在演播大厅部署沉浸式舞台交互系统,为观众带来“人景合一”的沉浸式感受。
比如2018年上合青岛峰会灯光焰火艺术表演LED球幕,效果惊艳还很环保,也是它们在幕后提供支持。PS:如果当代烟花大师能在喜马拉雅山用这种技术放烟花,也就不会有现在的争议了。
更有93阅兵、建党100年、进博会、服贸会等等国之盛会,甚至黑神话悟空的动作捕捉等这些惊艳世人的视觉呈现,都有利亚德的技术赋能。以及大唐不夜城的文旅视觉呈现,成都春熙路的网红裸眼大屏幕等,都是利亚德的杰作。
2
利亚德能够在如此多的重要场景提供视觉技术支持,核心在于其敢为人先的技术突破。
利亚德的故事,始于一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屏幕。
上世纪90年代,当国内显示行业还停留在“粗糙显示”阶段时,后来利亚德率先研制出国内第一块全彩LED显示屏,一举开启了行业“精细显示”的新纪元。
再后来,央视春晚和利亚德合作,利亚德成为春晚舞台的“老朋友”——流水的春晚导演,铁打的利亚德。从舞美大屏到复杂的机械设施,每一次春晚的绚丽呈现,都离不开其团队的技术支撑。
过去30年间,利亚德从早期的LED技术突破,再到2020年研发的MicroLED技术(芯片单边≤30微米,小面积即可实现8K超高清),始终走在行业技术变革的前沿。如今,其产品分辨率覆盖2K、4K、8K,更有需搭配眼镜观看的“3D显示器”以及完全不需要眼镜的裸眼3D等创意产品,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显示需求。
这些年,利亚德产品线四处开花,让其产品不仅能服务于国家级重大活动,更能走进寻常企业的会议室、商场的广告屏,甚至偏远地区的户外宣传阵地。在利亚德集团总部的一个展厅,我们还看到了利亚德在现代教育课堂的应用,搭载了几块黑科技支撑的黑板屏,老师可以和学生高效的展开互动,更多元地呈现教学知识。
3
到这里,你可能会恍然大悟:哦,利亚德就是一家做屏幕的公司!
这个认知不完全准确,或者说只回答对了三分之一。
过去多年,利亚德通过业务拓展与并购整合,逐步构建起了“智能显示、文旅旅游、AI空间计算”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第一个智能显示板块,就是大家以为的“做屏幕的公司”,利亚德以LED显示技术为基础,涵盖小间距LED屏、MicroLED屏、3D显示等全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政务、体育、商业、户外等多元场景。
第二个板块,就是文旅旅游板块,依托旗下利亚德演艺文化有限公司(就是和春晚合作的那个子公司),聚焦大型文化活动策划与舞美技术服务,凭借20余年春晚舞台服务经验,成为国家级文化活动技术支撑的核心力量。
第三个板块,就是AI空间计算。这是一个战略新兴业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空间显示场景的深度融合,探索智慧场馆、数字孪生等前沿应用,为再造一个利亚德创造了可能。
4
其他两个业务很好理解,那么AI空间计算是个啥?
简单来说,AI空间计算并非单一技术,而是以三维空间为中心,融合 AI、XR(扩展现实)、传感器、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综合体系。
还不理解?
这么说吧,这几年大火的元宇宙、数字孪生、智慧城市、动作捕捉、5G远程代驾等等新技术,都可以算作AI空间计算的范畴,或者需要利用到AI空间技术相关的技术服务体系。
这次我们在利亚德总部参观时,看到了一个动作捕捉展示厅——这里补充一点,前文提到过的《黑神话:悟空》的动作捕捉就有利亚德的技术支持。
利亚德为该游戏提供的OptiTrack光学标记点动作捕捉系统,通过41个标记点和12台摄像机实现了亚毫米级精度(误差
目前他们研发出了一套更低成本的动作捕捉方案:传统动作捕捉即光学式标记点动作捕捉技术,需在人体粘贴数十个标记点,且依赖专业场景;而他们的新方案无需贴任何标注点,只需在特定区域内架设几台摄像机,人站进去就能直接进行动作捕捉。我们几位媒体人当时还上去测试了,人站在区域中间做出动作,屏幕里的孙悟空就会同步做出对应动作,特别有趣。
我当时就想,若这项技术未来进一步升级,能精准捕捉人体的每一个动作,甚至细化到表情,或许会像智能驾驶领域的“激光雷达方案”VS“视觉方案”那样——要是视觉方案能达到媲美激光雷达的效果,就能摒弃激光雷达而大幅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届时影视、游戏、动漫的制作成本也会随之大幅下降。
这确实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技术突破,只是目前它的呈现精细度,还比不上好莱坞采用光学式标记点动作捕捉技术所实现的效果。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项业务拥有了比上述两项传统业务更大的爆发可能,未来有望将利亚德带到一个全新高度。
5
这次来利亚德参观,更欣喜的收获在于--偶遇了两位老朋友,包冉和醒客。
两位老友,成名超过20年,都是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见证者。
如今他们头发半白,依然身处行业研究第一线。他们讲芯片、聊AI、谈科技屏幕时眉飞色舞,眼里有光,连续说话10分钟不喘气。在利亚德公司大会议室里,在知名主持人段玉龙的引导下,他们畅聊科技前沿趋势,我都没能插上话。
他们也像《射雕》里的老顽童,参观利亚德时,看到各种科技装置也会忍不住攀上去体验一把,这就是典型的赤子之心。我们当下的科技工作者,缺的就是这种赤子之心,缺的就是这种对技术本真的痴迷与执着。
想起来雷军近期说过的一句话:“50 岁正是闯的年纪。” 这份闯劲在两位老友身上,是二十余年深耕行业仍敢试敢问的锐气,而在今年刚刚过完30岁生日的利亚德身上,更是刻进基因的生存密码。
这家从中关村起家的企业,用三次技术革新践行着“越老越年轻”的科创法则。就像老友们对新技术的持续追问,利亚德从未停止对显示边界的突破,将Micro LED技术推向广阔市场,让中国光影震撼全球,让空间计算技术在3A游戏制作中实现效率飞跃……
当《财富》2025年中国科技50强榜单将利亚德与华为、腾讯、比亚迪等巨头并列时,我忽然读懂了这种 “越老越年轻” 的本质:所谓年轻,从不是年龄数字的停滞,而是像两位老友那样对技术保持好奇,像利亚德这般对创新永葆激情。
三十而立,正是闯的年纪。
来源:丁道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