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瘫痪公公照顾12年,临终给公公2万亲爹2套房,公公取款时愣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1 07:55 1

摘要:“爸,这张卡里有2万块钱,您拿去养老。”李梅把银行卡递给王德山时,眼中含着泪水。

文:方圆故事集

作品声明:内容存在故事情节、虚构演绎成分

“爸,这张卡里有2万块钱,您拿去养老。”李梅把银行卡递给王德山时,眼中含着泪水。

王德山推辞着:“梅子,我不能要你的钱。”

“您照顾了我12年,这是我唯一能报答您的。”李梅握住公公的手,声音有些颤抖。

一周后,王德山拿着这张卡走进银行,准备取出那2万块钱。

银行工作人员查询后,脸色变得古怪起来。

01

2001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

桃花开了一树又一树,王建却再也看不到了。

那天上午十点半,建筑工地上传来一声巨响。

脚手架倒塌,王建从五楼摔了下来。

送到医院时,人已经不行了。

王德山赶到医院,儿子已经盖上了白布。

55岁的老人,一夜白了头。

李梅坐在病床前,眼睛哭得像桃子一样肿。

她一句话也不说,就那么坐着。

医生说她受到的刺激太大,需要静养。

王德山办完儿子的后事,回到家里。

三室一厅的房子,突然变得空荡荡的。

李梅关在卧室里,不吃不喝。

王德山敲门:“梅子,吃点东西吧。”

没有回应。

“建子走了,你还要好好活着。”

还是没有声音。

王德山在门外站了很久,最后默默走开。

他知道,这个家需要他来撑起来。

一个月后,李梅终于开门了。

她瘦得不成样子,眼睛深陷下去。

“爸,我想去上班。”她说。

王德山点点头:“好,去吧。”

李梅回到纺织厂,但状态很不好。

她本来就有类风湿关节炎,现在病情加重了。

手指关节开始变形,走路也不稳。

厂里的姐妹们都很关心她。

“梅子,你这样不行,得好好治疗。”

“是啊,不能硬撑着。”

李梅总是摇头:“没事的,能坚持。”

其实她知道自己的身体在走下坡路。

只是不敢停下来。

一停下来,就会想起王建。

想起他们曾经计划要个孩子。

想起他答应过要带她去看海。

这些都成了泡影。

半年后,李梅的腿开始发软。

有时候走着走着,就会突然摔倒。

同事们劝她去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医生的脸色很严重。

“类风湿关节炎已经侵犯到神经系统,必须立即住院治疗。”

李梅住进了医院。

王德山每天都去陪护。

他白天去医院,晚上回家做饭。

第二天再把饭带到医院。

护士们都以为他是李梅的父亲。

“您女儿很幸福,有您这样的好爸爸。”

王德山总是笑笑,不解释。

两个月的治疗没有什么效果。

李梅的双腿开始失去知觉。

医生说得很直接:“瘫痪的可能性很大。”

李梅听到这个消息,眼泪流了一夜。

王德山坐在病床边,一夜没合眼。

第二天,李国强来了。

他是李梅的父亲,退休干部,有两套房子。

“梅子,跟爸回家吧。”李国强说。

“我请个保姆照顾你,什么都不用担心。”

李梅摇头:“爸,我不回去。”

“为什么?你一个人在这边怎么办?”

“我不是一个人,我还有爸。”李梅看了看王德山。

李国强皱眉:“德山,你也劝劝她。”

王德山沉默了一会儿:“梅子的决定,我支持。”

李国强有些不满:“你一个大老爷们,怎么照顾瘫痪病人?”

“我学。”王德山说得很简单。

02

2001年冬天,李梅彻底瘫痪了。

下半身完全失去知觉,只能躺在床上。

王德山把她接回了家。

卧室重新布置过,床边放了轮椅。

卫生间也改造了,装了扶手。

这些都是王德山一个人弄的。

李梅第一次坐轮椅回家,看到这一切,又哭了。

“爸,对不起。”

“说什么对不起,一家人。”

王德山的话总是很少,但很温暖。

从那天开始,王德山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先给李梅翻身。

长期卧床的病人,必须定时翻身,防止褥疮。

王德山学会了各种护理技巧。

如何正确翻身,如何按摩防止肌肉萎缩。

如何清洁身体,如何预防感染。

这些原本应该护士做的事情,他都学会了。

邻居李大妈经常过来串门。

“德山,你这样太辛苦了。”

“梅子也是可怜,年纪轻轻就这样。”

“要不你再找个老伴?梅子可以送到养老院。”

王德山摇头:“不行,梅子是我儿媳,我得管她一辈子。”

李大妈叹气:“你们这一家子,都是好人啊。”

邻居们的议论也不少。

有人说王德山是真心疼儿媳。

有人说他这样做不合适。

“一个公公照顾儿媳这么多年,传出去不好听。”

“是啊,孤男寡女的,容易被人说闲话。”

这些话传到王德山耳朵里,他从不回应。

李梅听到了,心里很难受。

“爸,要不我还是回我爸那边吧。”

“别听那些人胡说八道。”王德山说。

“你是我儿媳,照顾你是应该的。”

“可是别人会说闲话。”

“让他们说去,我们问心无愧。”

2003年,非典来了。

整个城市都很紧张,人们不敢出门。

王德山更不敢让李梅有任何感染的风险。

他一个人出去买菜,回家必须消毒。

李梅担心他:“爸,您小心点。”

“放心,我身体好着呢。”

那段时间,两个人几乎与世隔绝。

每天就是护理、吃饭、聊天。

李梅的情绪时好时坏。

有时候会突然大哭,说自己拖累了公公。

有时候又会很沉默,一整天不说话。

王德山总是很耐心。

李梅哭的时候,他就静静陪着。

李梅沉默的时候,他就给她讲些外面的事情。

“今天买菜遇到张大爷,他问你好不好。”

“楼下的小王升职了,当了主管。”

“电视上说要修地铁,以后出门方便了。”

这些琐碎的话,让李梅感受到生活的温度。

2005年,李梅开始学着用电脑。

王德山花了三千块钱,买了一台二手电脑。

他觉得李梅应该有些自己的事情做。

不能整天躺在床上发呆。

李梅学得很认真。

从开机关机开始,到上网聊天。

她在网上认识了很多病友。

大家互相鼓励,分享治疗经验。

这让她的心情好了很多。

王德山看到她笑了,也很高兴。

“爸,谢谢您给我买电脑。”

“应该的,你高兴就好。”

2007年,王德山60岁了。

按理说这个年纪,应该含饴弄孙。

可他连个老伴都没有。

李国强又来劝女儿:“梅子,你不能这样耽误德山。”

“他都60了,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爸,我不想去别的地方。”李梅说。

“我在这里很好,德山爸对我比亲爸爸还好。”

李国强看看王德山:“德山,你说话。”

王德山想了想:“梅子愿意在这里,就在这里。”

“我年纪大了,也不想折腾了。”

“有梅子陪着,挺好的。”

这话让李梅很感动。

她知道王德山为了她,放弃了很多。

有人给他介绍过老伴,他都拒绝了。

有工厂让他去做门卫,他也不去。

他说梅子需要人照顾,他不能离开。

200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传到了这个小城市。

王德山的退休金没有上涨,但物价涨了不少。

李梅的医疗费用也在增加。

各种进口药,医保报销不了多少。

两个人的生活开始变得拮据。

王德山从不在李梅面前提钱的事。

但李梅心里都明白。

她看到王德山开始穿打补丁的衣服。

看到他买菜时总是挑最便宜的。

看到他为了省钱,连肉都舍不得买。

“爸,我们去申请低保吧。”李梅说。

“不用,我们还过得去。”

“可是您的衣服都破了。”

“破了就补补,能穿就行。”

李梅心里很难受。

她觉得自己是个累赘。

拖累了公公的一生。

那段时间,她经常对着电脑发呆。

想着如果自己不在了,王德山是不是会轻松一些。

王德山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

“梅子,你别胡思乱想。”

“我没有别的想法。”

“你有,我看得出来。”王德山坐在床边。

“你要是不在了,我一个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你是我儿媳,也是我女儿。”

“我照顾你,是因为我愿意。”

“不是因为责任,是因为感情。”

这番话让李梅彻底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她决定要好好活着。

不为别的,就为了不让王德山伤心。

2010年,李梅开始在网上做一些兼职工作。

帮人录入文字,做客服,写一些简单的文章。

一个月能赚几百块钱。

她把这些钱偷偷存起来,没有告诉王德山。

她想为这个家做一些贡献。

哪怕只是一点点。

2011年,李梅的网络兼职越做越好。

她学会了很多技能,收入也增加了。

一个月能赚两三千块钱。

王德山发现家里的开销变轻松了。

李梅总说是自己的医保报销增加了。

王德山没有怀疑,他不懂这些。

只是觉得日子好过一些了。

可以偶尔买点肉,买点水果。

2012年,王德山67岁了。

身体开始出现问题,血压有些高。

李梅很担心:“爸,您去医院检查一下吧。”

“没事,就是年纪大了。”

“不行,您必须去检查。”

“我要是倒下了,谁照顾您?”

“有我呢,我会照顾您的。”李梅说。

王德山笑了:“你自己都躺着,怎么照顾我?”

“我有办法的。”

李梅确实有办法。

她在网上学会了很多医疗知识。

知道怎么测血压,怎么配药。

甚至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

她想,如果王德山病了,她也要照顾他。

就像他照顾自己一样。

03

2013年的春天,李梅的身体急剧恶化。

原本还能坐起来的她,连这个简单的动作都做不了了。

吃饭需要王德山一勺一勺喂。

喝水都要用吸管。

医生来家里检查后,脸色很严重。

“准备后事吧。”他私下对王德山说。

“最多还有两三个月。”

王德山听了,心如刀绞。

回到屋里,他强装镇静。

“医生说你最近状态不错。”

“爸,您别骗我了。”李梅虚弱地笑了笑。

“我自己的身体,我知道。”

王德山坐在床边,握住她的手。

“梅子,你别胡思乱想。”

“我没有胡思乱想,我很清醒。”李梅说。

“爸,我想和您谈谈。”

“谈什么?”

“谈我走了以后的事情。”

王德山摇头:“你不会走的。”

“人总是要走的,早晚的事。”李梅的声音很平静。

“我想在我还清醒的时候,把一些事情安排好。”

那天晚上,李梅给父亲李国强打了电话。

“爸,您能过来一趟吗?”

“怎么了?身体又不好了?”

“我想见见您。”

李国强第二天就赶来了。

看到女儿瘦得皮包骨头,他哭了。

“梅子,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爸,人老了就是这样。”李梅安慰他。

“什么老了?你才40岁。”

“我这40岁,活得比别人80岁都累。”

父女俩聊了很久。

李梅把一些事情交代给父亲。

包括她这些年在网上做兼职的事情。

“我一直在存钱,想给德山爸留点什么。”

“他照顾了我12年,我不能让他白照顾。”

李国强很意外:“你还能工作?”

“网上的工作,用电脑就行。”

“我这些年存了一些钱,不多,但是我的心意。”

“还有我名下那两套房子,留给你。”

李国强皱眉:“梅子,你这样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

“那是你爸的房子,我留给你的。”

李梅还把自己的银行卡交给了王德山。

“爸,这张卡里有2万块钱,您拿去养老。”

王德山推辞:“梅子,我不能要你的钱。”

“这钱是我这些年攒的,给您用。”

“我一把年纪了,要钱做什么?”

“您还要生活啊,医药费,生活费,都需要钱。”

“我有退休金。”

“退休金不够的,我知道。”李梅握住他的手。

“爸,您照顾了我12年,这是我唯一能报答您的。”

“您要是不收,我死都不能瞑目。”

王德山看着李梅诚恳的眼神,终于收下了银行卡。

“好,我收下。”

“但是这钱,我会省着花。”

“不用省,您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我想给您买些好吃的,买些好衣服。”

“这些年您为了我,什么都舍不得买。”

王德山的眼睛湿润了。

他没想到,李梅心里这么清楚。

清楚他这些年的付出和牺牲。

李国强在旁边看着,也很感动。

他觉得自己确实不如王德山。

作为亲父亲,他没有王德山做得好。

“德山,梅子交给你,我放心。”李国强说。

“这些年辛苦你了。”

“不辛苦,应该的。”王德山说。

“梅子是个好孩子,我舍不得她。”

“我们都舍不得。”李国强擦了擦眼睛。

那天晚上,李梅的精神出奇地好。

她让王德山扶她坐起来,靠在床头。

“爸,给我讲讲建子小时候的事情吧。”

王德山就给她讲王建小时候的故事。

调皮捣蛋的事情,学习的事情,工作的事情。

李梅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地笑。

“建子小时候真可爱。”

“是啊,就是太调皮了。”

“要是我们有孩子,也会很可爱吧?”

王德山点头:“会的,会很可爱。”

这一夜,两个人聊了很久。

聊过去,聊现在,也聊未来。

李梅说:“爸,我走了以后,您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别总想着我,要为自己活着。”

“您还可以找个老伴,我不会介意的。”

王德山摇头:“我这个年纪了,还找什么老伴?”

“有您这话,我就满足了。”

三天后的早上,李梅走了。

很安静,没有痛苦。

就像睡着了一样。

王德山为她办了一个体面的葬礼。

用的是她留下的钱。

李国强来参加葬礼,看到王德山憔悴的样子,很心疼。

“德山,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开口。”

“谢谢,我会的。”

“梅子把你当亲爸爸,你也是我的亲家。”

王德山点点头,没有说话。

他知道,从此以后,他又是一个人了。

04

周后,王德山开始整理李梅的遗物。

衣服捐给了慈善机构,书籍送给了社区图书室。

电脑也准备卖掉,反正他也不会用。

整理完这些,他想起了李梅留下的银行卡。

那张卡一直放在抽屉里,他没有动过。

李梅说里面有2万块钱,让他拿去养老。

现在办完了葬礼,花了不少钱,确实需要这笔钱。

第二天上午,王德山拿着银行卡去了银行。

银行里人不多,他排了一会儿队就到了。

“您好,我想取钱。”王德山把卡递给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是个年轻的女孩,接过卡开始操作。

“请输入密码。”

王德山输入了李梅告诉他的密码:0301。

那是他们结婚的日期。

女孩看着电脑屏幕,突然停下了操作。

她皱了皱眉,又看了看屏幕。

“老先生,您确定只取2万?”

王德山愣了一下:“对啊,取2万。”

“可是...”女孩的表情变得古怪起来。

“可是什么?”王德山有些紧张。

“是不是密码不对?”

“不是,密码是对的。”女孩说。

“那是怎么了?”

女孩犹豫了一下:“您确定卡里只有2万吗?”

王德山点头:“是啊,我儿媳告诉我的。”

“老先生,您看一下这个余额。”

女孩把电脑屏幕转向王德山。

王德山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屏幕上的数字。

47万8千5百32元。

他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再看一遍,还是这个数字。

“这...这是怎么回事?”王德山的声音颤抖着。

“老先生,这是您卡里的余额。”女孩说。

“不可能,她明明说只有2万。”

“您可能记错了吧。”

“不会记错的,她亲口告诉我的。”

王德山坐在椅子上,脑子一片混乱。

47万,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李梅一个瘫痪在床的人,哪来这么多钱?

“老先生,您没事吧?”女孩关心地问。

“我...我需要查一下明细。”

“好的,我给您打印出来。”

打印机工作的声音在安静的银行里显得特别响。

王德山的心跳也很响,几乎要从胸腔里蹦出来。

明细单打印出来,厚厚一叠。

从2001年开始,每个月都有存款记录。

最开始是每月2000元,后来逐渐增加。

2005年开始,每月5000元。

2008年之后,每月8000元。

一直到2013年2月,最后一笔存款。

12年,从未间断。

王德山拿着明细单,手在颤抖。

“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他喃喃自语。

女孩看了看记录:“显示是网络转账,应该是网上收入。”

“网上收入?”

“对,现在很多人在网上工作,收入直接转到银行卡。”

王德山想起了李梅每天对着电脑的情景。

她说是在和病友聊天,学习康复知识。

原来,她一直在工作。

一直在为这个家挣钱。

而他,什么都不知道。

“老先生,您确定只取2万吗?”女孩又问了一遍。

王德山看着明细单,眼泪模糊了视线。

“取...取2万吧。”

他的声音很轻,几乎听不见。

05

王德山拿着2万块钱走出银行,脚步沉重得像灌了铅。

明细单在他口袋里,像一块烫石头。

他不敢相信,李梅瞒了他12年。

瞒了他这么大的秘密。

回到家,他直奔李梅的房间。

电脑还在那里,安静地摆着。

他打开电脑,但不知道怎么操作。

这台电脑他从来没碰过,李梅也没教过他。

现在他迫切地想知道,李梅到底在电脑上做什么。

他想起了李国强。

李国强是干部出身,应该会用电脑。

王德山拿起电话,拨通了李国强的号码。

“国强,你能过来一趟吗?”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我想看看梅子的电脑。”

“看电脑?”李国强有些疑惑。

“我发现了一些事情,需要你帮忙。”

李国强一个小时后就到了。

看到王德山红肿的眼睛,他很担心。

“德山,你怎么了?”

“你帮我看看这个。”王德山把明细单递给他。

李国强接过来一看,惊呆了。

“这是梅子的银行卡?”

“是的,她说里面有2万块钱。”

“可是这里显示47万。”

“我也不明白,所以想看看她的电脑。”

李国强坐在电脑前,开始检查。

电脑没有设密码,很容易就进入了。

桌面上有很多文件夹,分门别类。

“客服工作”、“文字录入”、“网络兼职”、“收入记录”。

李国强点开“收入记录”文件夹。

里面有一个Excel表格,记录得很详细。

从2001年10月开始,每一笔收入都有记录。

“网络客服,2000元。”

“文字录入,1500元。”

“写作兼职,3000元。”

“翻译工作,5000元。”

每个月的收入,每笔钱的来源,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李国强看着这些记录,眼睛湿润了。

“德山,你看这个。”

王德山凑过来看。

2001年10月:“为了不让爸爸担心经济问题,决定在网上找工作。”

2002年3月:“客服工作越来越熟练,收入稳定了。”

2003年5月:“非典期间不能出门,正好专心工作。”

2005年1月:“学会了写作,收入增加了很多。”

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爸爸的退休金压力大,我要多挣点。”

2011年7月:“翻译工作很有挑战性,但收入不错。”

2012年12月:“爸爸身体不好,医药费会增加,我得存更多钱。”

每一条记录后面,都有李梅的心情感想。

字里行间,都是对王德山的关心和感激。

王德山看着这些文字,泪水止不住地流。

“她什么都想着我。”

“是啊,她心里只有你。”李国强说。

“我这个当父亲的,都没有你做得好。”

李国强继续查看其他文件。

在“工作安排”文件夹里,有李梅的工作计划。

她把一天分成几个时间段。

上午做客服,下午写文章,晚上做翻译。

除了吃饭和休息,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工作。

“她每天工作这么久?”王德山问。

“看起来是的。”李国强说。

“每天至少8小时,有时候更多。”

“我怎么从来没发现?”

“她肯定是趁你不注意的时候工作的。”

王德山想起来了。

他每天要出门买菜,李梅总是催他慢慢走。

说外面空气好,让他多转转。

原来她是想趁他出门的时候工作。

还有晚上,她总是说睡不着。

让王德山先睡,她再躺会儿。

原来她是在工作。

所有的疑惑都有了答案。

李梅为什么总是很累,为什么有时候会腰疼。

为什么对电脑这么熟悉,为什么总是关注网络新闻。

原来她一直在偷偷工作。

为了这个家,为了他。

“德山,梅子真的很爱你。”李国强说。

“她把你当亲爸爸,甚至比亲爸爸还亲。”

“我这个当父亲的,都自愧不如。”

王德山点点头,说不出话来。

他想起李梅临终前说的话。

“爸,您照顾了我12年,这是我唯一能报答您的。”

原来她早就在报答他了。

12年来,她一直在默默报答他。

用她自己的方式,用她仅有的能力。

“她为什么不告诉我?”王德山问。

“因为她知道你不会要她的钱。”李国强说。

“如果你知道她在挣钱,你会阻止她的。”

“你会心疼她,不让她那么辛苦。”

“可是她想为这个家做贡献。”

“她想证明自己不是累赘。”

“她想用自己的努力,减轻你的负担。”

王德山明白了。

李梅确实了解他。

如果他知道她在工作,肯定会阻止的。

一个瘫痪的病人,还要这么辛苦工作,他怎么忍心?

可是李梅需要这种感觉。

需要感觉自己有用,需要感觉自己能为家庭做贡献。

这是她的尊严,也是她的坚强。

“她真的很了不起。”王德山说。

“是啊,她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坚强。”

“她用这种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也表达了对你的感激。”

李国强站起来,拍了拍王德山的肩膀。

“德山,梅子一直说,你是她这辈子最亲的人。”

“现在我相信了。”

“你们两个,彼此成就了彼此。”

“你照顾了她的身体,她照顾了你的生活。”

“这是真正的相互依靠。”

王德山拿着银行卡,心情复杂。

这47万,是李梅12年的心血。

是她对他的感激,也是她对生活的不屈。

“国强,我该怎么花这些钱?”

“按照梅子的意思花。”李国强说。

“她希望你好好生活,那你就好好生活。”

“买些好吃的,买些好衣服。”

“享受一下生活,这是她最大的心愿。”

“可是这钱太多了。”

“不多,这是梅子12年的积蓄。”

“她挣得很辛苦,你花得理所当然。”

“你照顾了她12年,这是你应得的。”

06

一个月后,王德山搬进了李梅留给他的新房子。

房子不大,但很温馨。

他在客厅里放了李梅的照片。

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对着照片说话。

“梅子,今天天气不错。”

“我买了你爱吃的苹果。”

“虽然你不在了,但我还是买了。”

他用李梅留下的钱,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买了新衣服,买了好食材。

偶尔还会下馆子,点一些以前舍不得吃的菜。

每次花钱,他都会想起李梅的话。

“爸,您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这些年您为了我,什么都舍不得买。”

李国强经常来看他。

两个老人坐在一起,聊着李梅的过去。

“德山,梅子走了,但她一直在照顾你。”

“是啊,她比活着的时候照顾得还好。”

“她给你留的不只是钱,还有一种精神。”

“什么精神?”

“相互关爱的精神。”李国强说。

“你照顾她12年,她也用自己的方式照顾你12年。”

“这种相互关爱,比血缘关系还要珍贵。”

王德山点点头。

他想起这12年的点点滴滴。

虽然辛苦,但很充实。

虽然平凡,但很温暖。

李梅给了他生活的意义。

他也给了李梅活下去的理由。

这种相互依靠,相互关爱,才是生活的真谛。

现在李梅不在了,但这种关爱还在继续。

通过她留下的钱,通过她留下的回忆。

通过她用12年时间诠释的那种坚强和感恩。

王德山决定用这些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除了改善自己的生活,他还想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就像当初李梅需要帮助时,他伸出了援手。

现在他也要伸出援手,帮助别人。

这样,李梅的精神就能传递下去。

相互关爱的精神,就能传递下去。

这或许就是李梅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不是他一个人享受这些钱。

而是用这些钱,传递更多的温暖。

就像她当初传递给他的温暖一样。

王德山看着李梅的照片,轻声说道:

“梅子,谢谢你。”

“谢谢你12年来的坚强。”

“谢谢你12年来的关爱。”

“谢谢你让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家人。”

照片中的李梅静静地笑着。

那笑容温暖如春,像12年前第一次见面时一样。

那时她叫他“爸”,现在她还是他最亲的女儿。

生老病死改变不了的,是那份真挚的感情。

是相互关爱的温暖,是患难与共的真情。

这就是平凡生活中的伟大。

这就是普通人生里的奇迹。

来源:阿妞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