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妈临终前给我农村破房,给亲儿子3套市中心豪宅,我回到乡下愣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1 07:56 1

摘要:创作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实

文:方圆故事集

创作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实

“思雨,你别怪妈偏心,这都是妈深思熟虑的决定。”

后妈李梅躺在病床上,声音虚弱得像要散在空气里。

我点点头,表面平静如水,心里却早已翻江倒海。

三套市区房产给了王浩,我只得到一栋农村破房。

我以为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不公。直到我真正回到那个乡下...

01

我叫陈思雨,今年二十九岁。

在省城做会计工作已经七年了。

我六岁那年,爸爸陈建国带回来一个女人。

女人叫李梅,三十二岁,带着一个四岁的小男孩。

“以后她就是你妈妈了。”爸爸说。

小男孩叫王浩,从那天起成了我的弟弟。

李梅对我不算坏,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更疼王浩。

王浩要什么有什么。

我要什么得看情况。

“女孩子要学会节俭。”这是李梅的口头禅。

“男孩子将来要养家,得让他有见识。”这是她的另一句口头禅。

我从小就明白什么叫区别对待。

但我不怨恨,因为爸爸疼我。

爸爸总是偷偷给我买零食,买漂亮衣服。

“我们思雨最懂事了。”爸爸总是这样夸我。

可惜好景不长。

三年前的那个冬天,爸爸出车祸了。

救护车到达的时候,他已经走了。

家里只剩下我、李梅和王浩三个人。

李梅哭得昏天黑地。

王浩也哭得稀里哗啦。

我没哭,因为有人得撑起这个家。

料理完爸爸的后事,李梅像老了十岁。

她开始更加偏爱王浩。

好像要把对爸爸的爱全部转移到王浩身上。

“浩浩是这个家的男人了。”她总是这样说。

王浩那年才二十三岁,刚大学毕业。

我已经工作三年,每个月给家里一千五百块钱。

王浩在一家小公司做销售,月薪三千。

李梅却说他将来前途无量。

我明白自己在这个家的地位。

血缘关系就是这么现实。

我不是李梅亲生的,永远不可能得到同等的爱。

但我也不抱怨什么。

毕竟李梅养了我二十多年,该知足了。

02

去年十月,李梅开始咳嗽。

起初她不当回事,说是换季感冒。

咳了两个月,越来越严重。

我劝她去医院检查。

“小毛病,不用浪费钱。”她总是这样说。

王浩也劝:“妈,还是去看看吧。”

李梅这才同意去医院。

检查结果像晴天霹雳。

肺癌晚期。

医生说发现得太晚了,最多还有半年时间。

李梅当场就哭了。

王浩脸色煞白,像丢了魂一样。

我冷静地询问医生治疗方案。

“化疗可以延长一些时间,但病人会很痛苦。”医生说。

李梅选择了化疗。

她说要多陪王浩几个月。

从那时起,我和王浩开始轮流照顾她。

每周化疗两次,每次都要折腾大半天。

李梅的头发一把一把地掉。

人也瘦得只剩皮包骨头。

但她最关心的还是王浩的工作。

“浩浩,你要努力工作,妈妈看着呢。”她虚弱地说。

王浩点头,眼圈红红的。

医药费花了十几万。

我的积蓄基本掏空了。

王浩也把这些年存的钱全拿了出来。

但钱花得再多,也留不住生命。

今年三月,李梅病情急剧恶化。

她开始谈论身后事。

“思雨,妈妈要走了。”她拉着我的手说。

我握紧她的手,感受着那份微弱的温度。

“妈,您别胡说,您会好起来的。”

李梅摇摇头。

“妈妈心里有数。”

她的眼神变得很认真。

“妈妈要安排一些事情。”

03

四月的某个下午,李梅把我和王浩叫到病床前。

她的精神状态比前几天好一些。

“妈妈有话要对你们说。”她的声音很轻。

我坐在床左边,王浩坐在床右边。

“关于妈妈的房产,我想好了怎么分配。”李梅说。

我的心跳开始加速。

王浩也紧张地看着李梅。

李梅名下有四处房产。

市区三套商品房,还有老家农村的祖宅。

市区的房子都是这些年买的,位置不错。

两套两居室,一套三居室,总价值应该在四百万左右。

农村的老宅是李梅从她父母那里继承的。

一栋破旧的平房,估计值不了几个钱。

“浩浩,妈妈把市区的三套房子给你。”李梅说。

王浩的眼睛瞬间亮了。

“妈,这...”他有些激动。

“思雨,妈妈把老家的房子给你。”李梅转向我。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三套市区房对一套农村破房。

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但我努力保持镇静。

“妈,我明白了。”我点点头。

“思雨,你别怪妈偏心,这都是妈深思熟虑的决定。”李梅说。

她的眼神有些复杂,好像还有话要说。

但最终她只是叹了口气。

“妈妈累了,你们让我休息一会儿。”

走出病房,王浩兴奋得控制不住。

“姐,三套房啊!我以后可以当包租公了!”他小声说。

我苦笑一下。

“恭喜你,王浩。”

“姐,你也别难过,农村那房子虽然破,但也是妈妈的心意。”王浩安慰我。

我知道他是好意,但这话听起来更刺耳。

三套房的租金一个月至少一万多。

农村破房能值多少钱?

十万?还是五万?

这就是血缘关系的差别吧。

我是外人,王浩是亲儿子。

李梅这样分配,其实很正常。

我应该感谢她没有把我扫地出门。

但心里还是很难受。

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那种被区别对待的感觉。

从六岁到二十九岁,二十三年了。

我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

原来还是会痛。

04

五月初,李梅走了。

走得很安静,像睡着了一样。

我和王浩守在病床边,看着心电监护仪上的直线。

护士过来关掉了机器。

病房里突然安静得可怕。

王浩哭得像个孩子。

我也哭了,但不知道为什么而哭。

是为了李梅的离世,还是为了自己的委屈?

丧事办得很简单。

李梅生前要求不要大操大办。

亲戚朋友来了一些,都说李梅是个好人。

“就是有点偏心啊。”我听到有人小声议论。

“那三套房子全给了儿子,女儿只得了个破房子。”

“虽然不是亲生的,但也养了二十多年呢。”

这些话像刀子一样扎在我心上。

但我依然保持着体面的微笑。

办完丧事,我们去办理房产过户手续。

律师宣读了李梅的遗嘱。

一切都按照她之前说的执行。

王浩得到三套市区房产。

我得到老家农村的祖宅。

手续办完,王浩迫不及待地要回城。

“姐,我要去看看那三套房子,计划一下怎么出租。”他说。

我点点头。

“你去忙吧,我想去农村看看那房子。”

“那破房子有什么好看的?不如卖了算了。”王浩说。

我摇摇头。

“我想住一段时间,权当散散心。”

王浩觉得我有些奇怪,但也没多问。

我们在殡仪馆门口分别。

他坐车回省城,我坐班车去农村。

二十三年来,我第一次感到如此孤独。

05

李梅的老家在距离省城八十公里的一个小村子。

村子叫柳树湾,因为村头有几棵大柳树得名。

我小时候来过几次,印象很模糊。

班车在村口停下,我提着行李箱下车。

五月的农村空气很清新,比城市里好太多。

村里的变化不大,还是那些低矮的房屋。

但多了一些新盖的小楼,看起来挺气派。

我按照记忆中的路线,找到了李梅家的老宅。

房子确实破旧得不行。

青砖掉了好几块,露出里面的土坯。

木门已经腐朽,用手一推就摇摇晃晃。

院子里杂草丛生,几乎有半人高。

我推开门走进院子。

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房子是典型的北方农村平房,三间正房,两间厢房。

屋顶的瓦片缺了不少,有些地方能看到天空。

我在心里估算了一下这房子的价值。

最多十万块钱,还是往高了说。

和王浩的三套房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谁家姑娘啊?”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我回头一看,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

“奶奶好,我是李梅的女儿。”我说。

老太太眼睛一亮。

“哎呀,你就是思雨啊!我是你赵奶奶,以前抱过你呢!”

赵奶奶热情地拉着我的手。

“听说你妈妈走了,真是可惜啊。”

我点点头,眼圈有些红。

“你怎么一个人来了?你弟弟呢?”赵奶奶问。

“他忙工作,我来看看房子。”我说。

赵奶奶摇摇头。

“你妈妈这分家分得也太不公平了,三套好房子全给了儿子。”

“你这姑娘养了二十多年,就得了这么个破房子。”

我苦笑一下。

“血浓于水嘛,我能理解。”

“理解什么呀!”赵奶奶有些愤慨。

“村里人都说你妈妈偏心偏到家了。”

我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赵奶奶,我想住一段时间,您能帮我介绍个修房子的师傅吗?”

赵奶奶立刻来了精神。

“这个好办!我儿子就是干这个的!”

很快,赵奶奶的儿子赵建军来了。

他看了看房子的情况。

“屋顶得重新铺瓦,墙面要修补,门窗要换新的。”赵建军说。

“大概需要多少钱?”我问。

“简单修修,三万块钱差不多。”

我点点头,这个价格还能接受。

“那就麻烦您了。”

赵建军答应第二天就开工。

晚上,我住在村里的小旅店。

躺在床上,我想起了李梅最后的话。

“你别怪妈偏心,这都是妈深思熟虑的决定。”

深思熟虑?

三套房给儿子,破房给女儿,这算什么深思熟虑?

我越想越委屈,忍不住哭了起来。

06

修房子用了半个月时间。

这半个月里,我和村民们慢慢熟悉起来。

柳树湾一共八十多户人家,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

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

村民们对我很友善,经常送些自家种的蔬菜。

“城里姑娘能吃苦,不容易啊。”大家都这样夸我。

我在这里过得很平静。

每天早上起来打扫院子,下午在电脑上处理工作。

我跟公司请了长假,可以远程办公。

晚上就和村民们聊天,听他们讲村里的变化。

“现在政策好,农村也要搞建设了。”村长老刘说。

“听说要修路,还要建什么开发区。”

我只是笑笑,没当回事。

农村建设的事情,政府喊了很多年,真正落实的不多。

王浩偶尔给我打电话。

“姐,你什么时候回来啊?在乡下待着有什么意思?”

“我的三套房子已经都租出去了,每个月收租一万二!”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得意。

我心里有些酸涩,但还是恭喜了他。

“那挺好的,你要好好经营。”

“姐,你那破房子要不要卖了?我帮你找找买家。”王浩说。

“不用,我挺喜欢这里的。”我拒绝了。

王浩觉得我有些奇怪,但也没多说什么。

修好的房子确实舒服多了。

屋顶不再漏雨,墙面也刷得雪白。

我买了些简单的家具,布置得很温馨。

院子里的杂草也清理干净了,种了些花花草草。

傍晚时分,坐在院子里看夕阳,感觉特别宁静。

这种生活虽然简单,但很踏实。

比在城里朝九晚五的日子要自由多了。

我开始享受这种慢节奏的生活。

也许李梅是对的,这里确实适合我。

虽然房子破旧,但至少属于我一个人。

三套房子再好,也是王浩的。

我这样安慰自己,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07

六月底的一个上午,我在整理李梅的遗物。

这些东西都是从医院拿回来的,一直放在角落里。

有些旧衣服,几本相册,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小物件。

我一样一样地清理着,心情有些沉重。

每一样东西都记录着李梅的生活痕迹。

突然,我在一个旧皮包里摸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

拿出来一看,是一个文件袋。

文件袋很厚,里面装着不少纸张。

我打开看了看,都是一些房产证、土地证之类的文件。

这应该就是这套房子的产权证明吧。

我随手翻了翻,准备收起来。

突然,一张印着红色公章的文件吸引了我的注意。

文件抬头写着“柳树湾村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方案”。

我愣了一下。

城乡一体化?这是什么意思?

我仔细看了看文件内容。

文件显示,柳树湾村被纳入了市政府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计划在这里建设商业中心、住宅区和配套设施。

我越看越震惊。

文件上标注的日期是去年九月。

也就是说,李梅在生病住院的时候就知道这个消息了。

我继续翻看其他文件。

有一份土地使用权证,明确标注了我家宅基地的面积。

八百平方米,包括房屋占地和院子。

还有一份规划图,标注了未来的建设布局。

我家的位置正好在规划的核心商业区范围内。

我的手开始发抖。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拆迁!

意味着补偿!

我赶紧找出了最关键的那份文件。

《柳树湾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

我看着补偿标准,整个人彻底愣住了。

每平方米补偿十二万元。

我家八百平方米的宅基地,补偿金额将近一千万元!

一千万!

这个数字让我完全无法相信。

我一遍遍地看着文件,生怕自己看错了。

但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我拿着文件的手在颤抖。

王浩的三套房子总价四百万,而我这套“破房子”的补偿金额是他的两倍多!

我终于明白李梅临终前那句话的含义了。

“你别怪妈偏心,这都是妈深思熟虑的决定。”

原来她早就知道这个秘密。

原来她把最有价值的房产留给了我。

原来她承受着别人说她偏心的指责,默默地为我安排了最好的未来。

我坐在地上,眼泪不停地往下流。

这些眼泪有震惊,有愧疚,更有对李梅深深的感激。

我误会她了。

我以为她偏心,实际上她给了我最大的关爱。

我以为她区别对待,实际上她是在保护我。

如果当时就公布这个消息,王浩会怎么想?

其他亲戚会怎么说?

李梅选择了最聪明的方式。

让所有人都以为她偏心,让我在委屈中接受这份“不公平”的遗产。

直到现在,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我在地上坐了很久很久。

脑子里一片混乱,无法整理清楚自己的思绪。

一千万啊。

这是我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钱。

李梅用她的智慧,给了我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08

我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把所有文件都看了一遍。

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

这个城乡一体化项目不仅仅是简单的拆迁。

政府计划在这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

商业中心、高档住宅、学校、医院一应俱全。

我家的位置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区域。

按照规划,这里将建设一座大型购物中心。

补偿标准也比一般的拆迁高很多。

每平方米十二万元,这在全省都是最高标准了。

我又仔细研究了拆迁时间表。

项目分三期进行,我家属于第一期。

预计明年上半年开始征地拆迁。

也就是说,最多还有半年时间,我就能拿到补偿款了。

我开始翻找李梅的其他遗物,想了解更多情况。

在她的一个笔记本里,我发现了一些手写的记录。

“思雨这孩子从小就懂事,我亏欠她太多了。”

“浩浩性格比较浮躁,给他太多钱可能不是好事。”

“思雨稳重踏实,有了这笔钱,她的人生会更好。”

“但我不能现在就告诉她,万一消息泄露,会有很多麻烦。”

“我宁愿让别人说我偏心,也要保护好这个秘密。”

看到这些文字,我的眼泪又一次流了下来。

李梅是真的把我当亲女儿啊。

她不仅给了我最有价值的财产,还为我考虑得如此周到。

如果当时就公布拆迁消息,肯定会有很多人打这块地的主意。

亲戚朋友会找各种理由要钱。

王浩也会心理不平衡。

李梅选择隐瞒真相,是为了保护我。

我拿出手机,想给王浩打电话告诉他这个消息。

但手指放在拨号键上,我犹豫了。

这个消息应该怎么说?

王浩会是什么反应?

他会不会后悔?会不会怨恨?

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去村里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万一文件是假的,或者计划有变,那就闹笑话了。

我找到村长老刘。

“刘叔叔,我想问一下,村里的城乡一体化项目是真的吗?”

老刘眼睛一亮。

“你怎么知道这个?这可是机密消息啊!”

看到老刘的反应,我知道文件是真的。

“我在我妈的遗物里看到了一些文件。”我老实说。

老刘点点头。

“你妈以前在县里工作,消息灵通,提前知道也正常。”

“这个项目确实要搞,明年就开始拆迁了。”

“你家那块地位置最好,补偿肯定不少。”

得到确认后,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一千万不是梦,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09

当天晚上,我给王浩打了电话。

“浩浩,我有个重要消息要告诉你。”

“什么消息?姐,你是不是要回城了?”王浩问。

“不是,是关于我这套房子的事情。”

我把拆迁的事情详细告诉了他。

电话那头安静了很久。

“姐...你说什么?拆迁?一千万?”王浩的声音有些颤抖。

“是的,文件我都看了,绝对是真的。”

又是一阵沉默。

“姐,你能把文件拍照发给我看看吗?”王浩说。

我把关键文件拍了照,发给了他。

半小时后,王浩打来电话。

“姐,我马上开车过去!”

“你别急,路上小心点。”我说。

第二天上午,王浩就到了村里。

他看起来一夜没睡,眼睛通红。

“姐,这些文件是真的吗?”他拿着手机里的照片问。

“当然是真的,我昨天已经和村长确认过了。”

王浩看了看房子,又看了看文件。

“一千万...这么多钱...”他喃喃自语。

我能理解他的震惊。

三套房子四百万,破房子一千万,这差距确实太大了。

“姐,妈妈真的早就知道这个消息?”王浩问。

“应该是的,文件上的时间是去年九月。”

王浩沉默了很久。

“所以妈妈是故意把这里分给你的?”

我点点头。

“她比我们想得要聪明。”

王浩的表情很复杂,有震惊,有后悔,还有一些其他我看不懂的情绪。

“姐,这个...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分配一下?”他试探性地问。

我摇摇头。

“浩浩,法律文件很清楚,这房子是妈妈留给我的。”

“可是一千万啊!”王浩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我的三套房子才四百万!”

我理解他的心情,但这是李梅的决定。

“妈妈这样安排,肯定有她的道理。”

王浩开始激动起来。

“什么道理?我是她亲儿子啊!”

“这么大一笔钱,我应该有份啊!”

我看着他,心里有些失望。

果然,一涉及到钱,血缘关系就暴露无遗了。

“浩浩,你冷静一点。”

“我怎么冷静?一千万啊!”王浩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姐,我们重新分配吧,我不要多,分我三百万就行。”

“或者两百万也可以。”

我摇摇头。

“浩浩,这不可能。”

王浩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姐,你不能这么自私!”

“我们是兄妹啊!”

听到这话,我心里一阵酸涩。

平时他很少叫我姐,今天为了钱,姐姐长姐姐短的。

“浩浩,妈妈的遗嘱很清楚,我没有权利改变。”

“遗嘱算什么!”王浩情绪激动。

“妈妈当时不知道拆迁的事情!”

“如果她知道,肯定不会这样分配!”

我冷笑一声。

“她早就知道,比我们任何人都清楚。”

王浩愣了一下。

“那她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你应该问问你自己。”我说。

10

王浩在村里住了三天。

这三天里,他一直在想办法说服我。

“姐,你看我这些年工作多辛苦,就那点工资,什么时候能买得起房?”

“姐,我还没结婚呢,总得给女朋友一个交代吧?”

“姐,你在城里工作稳定,不像我压力那么大。”

各种理由,各种借口。

但核心意思只有一个:钱应该分给他一部分。

我一直没有松口。

不是我贪财,而是我明白李梅的良苦用心。

如果她想平分,当初就不会这样安排。

第四天,王浩突然换了策略。

“姐,我去咨询了律师。”

“律师说,如果能证明遗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写的,可以申请重新分配。”

我看着他,感到一阵寒意。

“你要起诉我?”

“不是起诉,是重新评估遗嘱的有效性。”王浩说。

“毕竟妈妈当时生病,神志可能不太清楚。”

这话彻底激怒了我。

“王浩,你还有没有良心?”

“妈妈神志清楚得很!”

“她把最有价值的财产给了我,你就要否定她的神志?”

王浩被我说得有些心虚。

“姐,我不是那个意思...”

“你就是那个意思!”我打断了他。

“你觉得妈妈偏心,觉得她糊涂,觉得她不应该把钱给我!”

“可是你想过没有,她为什么这样做?”

王浩不说话了。

“她养了我二十三年,从来没有亏待过你。”

“你要什么有什么,我要什么得看她心情。”

“现在她想补偿我一下,你就受不了了?”

王浩的脸涨得通红。

“可是一千万太多了啊!”

“多?”我冷笑。

“你觉得二十三年的养育之恩,一千万很多?”

“你觉得一个女孩子被区别对待二十三年,一千万能买回她的委屈?”

王浩被我说得哑口无言。

但我看得出来,他心里还是不服气。

“姐,那三套房子的价值也会涨啊。”他最后挣扎道。

“涨多少?”我问。

“这几年房价能涨多少?”

“就算涨一倍,也才八百万。”

“而且你得考虑房子的维护成本,税费,还有市场风险。”

“一千万现金和三套房子,你觉得哪个更好?”

王浩彻底沉默了。

他知道我说得对。

现金就是现金,房子有太多不确定因素。

“姐,那我们就真的一拍两散?”他最后问道。

我摇摇头。

“我们还是兄妹,但钱的事情没得商量。”

“这是妈妈的决定,我会尊重她的意愿。”

王浩看着我,眼神里有失望,有不甘,还有一些我看不懂的东西。

“好吧,我知道了。”他说。

第二天,王浩就回城了。

临走前,他说:“姐,希望你能妥善使用这笔钱。”

我点点头。

“我会的。”

看着他开车离去的背影,我心里很复杂。

血缘关系在巨额财富面前,确实很脆弱。

但我不后悔坚持自己的立场。

李梅的决定是对的。

王浩确实需要历练,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想要的生活。

而我,确实需要这笔钱来改变人生轨迹。

11

拆迁程序比预期的要快。

十月份,政府工作组就进村了。

正式的拆迁通知下来了,补偿标准和文件上的一模一样。

每平方米十二万元。

我家八百平方米,总补偿金额九百六十万元。

签约那天,我的手都在颤抖。

九百六十万,这个数字比我想象的还要大。

加上房屋补偿和搬迁费,总金额超过了一千万。

钱很快就到账了。

看着银行卡上的余额,我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第一件事,我给自己在省城买了一套房子。

一百六十平方米的大平层,位置很好,装修豪华。

花了二百八十万。

第二件事,我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开了自己的财务咨询公司。

注册资金一百万,在写字楼里租了漂亮的办公室。

第三件事,我给自己买了一辆车。

奔驰C级,四十多万。

剩下的钱,我用来投资理财。

按照年化收益率5%计算,每年的利息就有三十多万。

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一个月薪八千的会计,变成了千万富婆。

从租房住的打工族,变成了有房有车的老板。

这一切都源于李梅的那份“偏心”的遗产。

王浩偶尔还会给我打电话。

“姐,听说你开公司了?”

“嗯,刚起步,还在摸索。”

“生意怎么样?”

“还不错,客户挺多的。”

我们之间的对话变得很客套,很疏远。

钱确实改变了我们的关系。

不过我并不难过。

真正的感情经得起考验,经不起考验的本来就不牢固。

十二月的时候,我回了一趟老家。

村子已经拆得差不多了,到处都是工地。

大型机械轰隆隆地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我站在当年房子的位置上,心情很复杂。

这里马上就要变成繁华的商业中心了。

几年后,这里会有高楼大厦,会有车水马龙。

而我,将是这一切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赵奶奶也搬到城里了,拆迁补偿让她们一家也过上了好日子。

“思雨啊,你妈妈真是有远见啊!”赵奶奶感慨地说。

“她早就知道这里要拆迁,所以把房子留给了你。”

“你现在发达了,可别忘了乡亲们啊!”

我笑着点头。

“赵奶奶,我不会忘记大家的。”

我确实没有忘记。

我资助了村里几个贫困学生的学费。

给村里的小学捐了一批电脑。

还出资修建了一条通往镇上的水泥路。

钱多了,确实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但我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只是默默地做。

就像李梅默默地为我安排了一切一样。

12

今年春节前,我在整理东西的时候,又发现了李梅的一本日记。

这本日记记录了她生病前后的心路历程。

我一页一页地看着,眼泪不停地流。

“思雨从小就懂事,比浩浩成熟多了。”

“她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但我真的把她当亲女儿。”

“这些年对她确实不够公平,总是让着浩浩。”

“浩浩是我的儿子,但性格有些浮躁,给他太多钱可能害了他。”

“思雨稳重踏实,有了这笔钱,她的人生会完全不同。”

“我知道别人会说我偏心,但我相信时间会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亲眼看到思雨过上好日子。”

“但我相信她会明白我的良苦用心的。”

看到最后一句话,我再也控制不住情绪了。

我大声地哭了起来,哭得撕心裂肺。

李梅,我的后妈,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她用她的智慧和爱,给了我一个全新的人生。

她承受着别人的误解和指责,默默地为我铺平了道路。

她知道我会受委屈,会难过,会不理解。

但她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明白她的用心。

而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明白了什么叫深沉的母爱。

明白了什么叫深谋远虑。

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公平。

表面上的公平是均分财产。

真正的公平是根据每个人的需要和特点来安排。

王浩有稳定的收入,有年轻的身体,有无限的可能。

他需要的是历练,是成长,是自立自强的能力。

而我,一个即将三十岁的女人,需要的是安全感,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李梅看得很清楚,安排得很明智。

她给了王浩自力更生的动力。

给了我改变人生的资本。

这才是真正的母爱如山。

13

现在是2024年的春天。

距离李梅去世已经一年了。

我的公司发展得很好,已经有了十几个员工。

年营业额超过了五百万。

我用赚来的钱,在李梅的墓前立了一块大理石墓碑。

墓碑上刻着:“慈母李梅,爱如深海,恩重如山。”

每次去扫墓,我都会跟她汇报我的近况。

“妈,我现在过得很好,您可以放心了。”

“我明白了您的良苦用心,也不再埋怨您的偏心。”

“您是世界上最智慧的母亲。”

王浩也会偶尔来扫墓。

我们之间的关系虽然没有以前那么亲密,但也没有完全决裂。

他的三套房子经营得还不错,每月收租金一万多。

虽然比不上我的财富,但也算过得不错。

前几天他告诉我,他要结婚了。

女朋友是他公司的同事,人很不错。

“姐,你会来参加我的婚礼吧?”他在电话里问。

“当然,我一定会去。”我说。

“姐,谢谢你当时没有跟我计较。”他说。

“妈妈的决定确实是对的。”

“如果你当时真的分给我几百万,我可能早就挥霍光了。”

我笑了笑。

“浩浩,我们都长大了。”

“是啊,都长大了。”他说。

挂了电话,我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城市。

远处正在建设的高铁站清晰可见。

那里曾经是柳树湾村,曾经是我的家。

现在变成了现代化的交通枢纽,变成了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而我,从一个被“偏心”对待的女儿,变成了这个城市里小有名气的女企业家。

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李梅的那个“深思熟虑的决定”。

她用她的方式,给了我最大的爱。

她让我明白,真正的公平不是表面的均分,而是根据每个人的需要来给予。

她让我懂得,母爱有时候需要承受误解,需要承担责任,需要做出艰难的选择。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当年我回到乡下愣住的那一刻,不仅仅是因为发现了拆迁的秘密。

更是因为发现了李梅深沉的爱意。

那份爱,比一千万更珍贵。

那份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财富。

妈妈,谢谢您。

谢谢您的“偏心”。

谢谢您的深思熟虑。

谢谢您让我在最无助的时候,发现了人生的转机。

您的女儿,会好好珍惜这一切的。

来源:阿妞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