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雨,这个月电费你交一下,我爸妈也要用电。”张建国拿着电费单递给妻子。
文:方圆故事集
“小雨,这个月电费你交一下,我爸妈也要用电。”张建国拿着电费单递给妻子。
“不是说好养老费用你来负责吗?”林小雨接过单子,眉头紧皱。
“这不是养老费用,这是生活费,我们一直都AA的。”张建国理直气壮地说。
林小雨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心中升起一种说不出的荒谬感。三年来,连卫生纸都要平摊的丈夫,在接父母来养老这件事上,态度怎么突然变得如此...复杂?
一个月后的那个夜晚,当张建国在客厅里嚎啕大哭时,林小雨终于明白了一切。
01
春天的时候,林小雨和张建国刚搬进这套两居室的出租房。
这是他们结婚三年来第五次搬家。
每次搬家的原因都很实际:房租涨了,或者找到了更便宜的房子。
在张建国的人生哲学里,夫妻之间保持经济独立是最高准则。
“现代人就应该这样,AA制才公平。”这是他的口头禅。
房租1800,两人各出900。
水电费按月分摊,连小数点后两位都要算清楚。
买菜的时候,张建国会拿着手机计算器,精确到每根黄瓜每颗白菜的价格。
“今天买菜花了43.6,你给我21.8。”
林小雨从钱包里掏出钱,动作已经变成了条件反射。
有时候她会想,这样的婚姻到底算什么。
但想想现在的房价,想想独自一人的孤单,她还是选择了继续。
“至少他很诚实,不会在金钱上欺骗我。”林小雨安慰自己。
晚上两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张建国拿着遥控器,林小雨拿着手机刷视频。
这就是他们的日常,平静得像一潭死水。
“小雨,我们家的卫生纸用完了。”张建国说。
“那你去买啊。”林小雨头也不抬。
“上次是你买的吧?这次该我了。”
“不对,上次是你买的,因为我记得你还抱怨了价格。”
两人为了一提卫生纸的购买顺序争论了十分钟。
最后的解决方案是:一起去超市,现场AA。
这样的争论在他们家几乎每天都会上演。
从牙膏到洗衣液,从垃圾袋到洗洁精。
每一样生活用品都要清清楚楚地分摊。
林小雨的朋友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你们这哪里是夫妻,简直就是合租室友。”闺蜜小媛说。
“室友还会偶尔请对方吃顿饭呢。”另一个朋友补充。
林小雨总是苦笑着为张建国辩护:“他就是性格比较认真,做事喜欢公平。”
内心深处,她其实也觉得这种生活方式有些过分。
但结婚都三年了,要改变似乎已经来不及。
张建国在一家小公司做财务,月薪七千。
林小雨在培训机构当老师,月薪六千五。
两人的收入差不多,AA制在经济上确实说得过去。
只是这种绝对的公平,让林小雨感受不到婚姻的温度。
她偶尔会想起恋爱时候的张建国。
那时他还会主动请她吃饭,会给她买小礼物。
结婚后,这些浪漫的举动就像蒸发了一样消失。
“结婚就是过日子,浪漫不能当饭吃。”张建国的解释永远这么现实。
02
四月的某个周末,张建国接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他母亲打来的。
林小雨在厨房洗碗,听到客厅里张建国的声音越来越大。
“妈,你们身体怎么样?”
“爸的腰又疼了?有没有去医院看?”
“什么?你也不舒服?”
林小雨擦干手走出厨房。
张建国的脸色有些凝重。
“好,我知道了,我想想办法。”
挂掉电话后,张建国坐在沙发上发呆。
“怎么了?”林小雨问。
“我爸妈年纪大了,身体都不太好。”张建国叹了口气。
“那你们要不要回去看看?”
“我在想,要不把他们接到城里来住一段时间。”
林小雨愣了一下。
这个想法确实出乎她的意料。
“我们这房子这么小,住得下吗?”
“挤一挤总是可以的。”张建国说,“他们在农村也没人照顾,我这个当儿子的总不能不管。”
这是林小雨第一次听到张建国说出这么有责任感的话。
平时连买包盐都要AA的人,突然要承担养老责任。
这个转变让她感到意外,也感到一丝感动。
“那养老的费用怎么办?”林小雨问出了关键问题。
张建国的神情有一瞬间的不自然。
“这是我父母,当然我来负责。”
林小雨点点头:“那倒是应该的。”
心里却觉得奇怪。
平时买个酱油都要分摊的人,怎么在养老这件事上突然这么大方?
“我明天就回去接他们。”张建国说。
“这么急?”
“趁早接过来,也好早点安排。”
林小雨看着张建国急切的样子,心里的疑惑更深了。
这个平时做什么都要计划周密的男人,怎么在这件事上如此冲动?
“那我和你一起回去吧。”林小雨提议。
“不用了,你好好休息,我自己去就行。”张建国摆摆手。
“可是我应该去看看二老啊,这是礼貌。”
“下次吧,这次我就是去接人,没时间聊天。”
张建国的拒绝让林小雨更加困惑。
按理说,媳妇跟着去接公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他为什么这么急着拒绝?
“好吧,那你路上小心。”林小雨最终没有坚持。
第二天一早,张建国就开着车回老家了。
林小雨一个人在家,心情复杂。
她开始整理房间,为公婆的到来做准备。
两居室的房子,要住四个人确实拥挤。
主卧给老人住,她和张建国只能挤在次卧。
收拾房间的时候,林小雨翻到了张建国的一些东西。
工资条、银行卡账单、还有一些收据。
她没有仔细看,但隐约感觉张建国最近的开销有些大。
“可能是为了接父母做准备吧。”她想。
03
张建国带着父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两位老人拖着行李箱,看起来有些疲惫。
“爸妈,这就是我们家。”张建国介绍着。
“小雨,快过来见见我爸妈。”
林小雨连忙迎上去:“爸,妈,欢迎你们来!”
张建国的父亲是个典型的农村老人,话不多,但很客气。
母亲则相对健谈一些,拉着林小雨的手不停地夸奖。
“小雨真是个好孩子,建国有福气。”
“你们年轻人在城里不容易,我们来了不会添麻烦的。”
“家里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尽管说。”
老人的客气让林小雨心里暖暖的。
“爸妈,你们别这么客气,都是一家人。”
晚上吃饭的时候,气氛还算和谐。
林小雨做了几个菜,老人们吃得很香。
“城里的菜就是新鲜,和农村不一样。”父亲说。
“建国,你们在城里生活挺好的。”母亲也很满意。
张建国的脸上洋溢着孝子的光辉。
“爸妈,你们就安心住着,想住多久住多久。”
“我会好好照顾你们的。”
林小雨看着张建国,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个平时精打细算的男人,在父母面前表现得如此大方。
吃完饭,张建国主动收拾碗筷。
“小雨,你陪爸妈聊天,我来洗碗。”
这样的主动让林小雨更加意外。
平时洗碗都要轮流的人,今天怎么这么勤快?
老人们早早就睡了,林小雨和张建国回到次卧。
狭小的空间让两人都有些不适应。
“明天我去买个折叠床,这样我们能睡得舒服一点。”张建国说。
“折叠床的钱你出?”林小雨习惯性地问。
张建国愣了一下:“当然是我出,这是为了我父母。”
“那行。”林小雨点点头。
心里却觉得很奇怪。
折叠床不是他们两个要睡吗?为什么不AA?
接下来的几天,小房子里的生活变得紧张起来。
早上四个人抢一个卫生间。
厨房里,婆婆和林小雨的作息时间不同,经常碰撞。
客厅里,公公喜欢看戏曲频道,声音开得很大。
婆婆做菜的口味偏咸,油烟也比较重。
这些琐碎的摩擦让林小雨开始感到压力。
“建国,要不我们考虑租个大一点的房子?”林小雨提议。
“现在这样挺好的,省钱。”张建国拒绝了。
“可是这样太挤了,对老人也不好。”
“我爸妈很满意,他们说城里就是好。”
林小雨想说:既然要省钱,那租房的费用是不是也要AA?
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张建国说了,养老费用他来负责。
租大房子应该也算养老费用吧?
04
公婆住进来一周后,问题开始显现。
首先是生活成本的上升。
以前两个人的水电费一个月不到一百,现在要两百多。
买菜的开销也翻了一倍。
各种日用品的消耗速度明显加快。
张建国开始频繁地找林小雨要钱。
“小雨,这个月电费有点高,你交一下。”
“今天买菜花了八十多,你给我一半。”
“卫生纸又用完了,你去买一提。”
林小雨每次都乖乖地掏钱。
但心里的疑惑越来越深。
“建国,这些不都是生活费吗?和养老费用有什么区别?”
“当然有区别,这是我们共同的开销,当然要AA。”
“可是我们以前没有这些开销啊,都是因为爸妈住进来才有的。”
“那也是生活费,不能算养老费。”
张建国的逻辑让林小雨感到困惑。
什么是养老费?什么是生活费?
这个界限似乎完全由张建国来定义。
更让林小雨疑惑的是,张建国最近的消费行为。
上周他买了一双七百块的运动鞋。
“这是给我爸买的,他的鞋子太旧了。”张建国解释。
但林小雨明明看到张建国自己在穿。
前天他又换了一个新手机。
“旧手机有点卡,影响工作。”
新手机是最新款的,价值三千多。
和朋友聚餐的时候,张建国也格外大方。
“今天我请客!”他豪爽地说。
林小雨坐在旁边,感到一种荒谬的对比。
在家里,连一包纸巾都要和妻子AA。
在外面,却可以请朋友吃几百块的饭。
“建国,你最近花钱有点多吧?”林小雨忍不住提醒。
“我有分寸,你不用担心。”
“可是我们现在开销这么大,应该节省一点。”
“该花的钱还是要花,不能亏待了我爸妈。”
林小雨不知道该说什么。
为父母花钱是应该的,但为什么其他开销还要她分摊?
有一天晚上,林小雨偷偷观察张建国的行为。
她发现张建国会偷偷给父母钱。
“爸,这是这个月的生活费,你们买点营养品。”
“妈,这点钱你拿着,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看起来,张建国确实在履行养老责任。
那为什么还要找她分摊那些费用呢?
05
进入五月,林小雨开始注意到一些细节。
张建国的钱包里经常没有现金。
以前他的钱包总是整整齐齐放着几张红票。
现在每次掏钱包都是空的。
“我习惯用手机支付。”张建国解释。
但林小雨记得,以前张建国坚持用现金,说这样能控制开销。
更奇怪的是,张建国开始经常加班。
“公司最近很忙,我要多赚点钱。”
听起来很合理,但林小雨觉得不对劲。
张建国的公司她很了解,从来不是那种需要加班的地方。
有一天,林小雨路过张建国的公司,想给他送个雨伞。
结果发现公司里根本没几个人。
“张建国?他今天请假了啊。”前台小姐说。
林小雨愣住了。
张建国说他在加班,结果根本不在公司。
那他去哪里了?
晚上张建国回家的时候,神色有些疲惫。
“今天加班很晚,累死了。”
林小雨没有戳穿他,只是静静地观察。
接下来几天,她发现张建国的异常行为越来越多。
电话响了他会回避。
手机总是扣着放,不让别人看到屏幕。
有时候会突然出门,说是去买东西,但很久才回来。
最关键的是,他要钱的频率越来越高。
“小雨,燃气费到了。”
“物业费该交了。”
“我妈想买件衣服,我们一人出一半。”
每一项支出,他都要找林小雨分摊。
这种行为让林小雨感到厌烦。
“建国,我感觉你最近有点不对劲。”
“怎么不对劲?”
“总是找我要钱,但你自己花钱却很大方。”
“我花的都是应该花的钱。”
“那我出的就不是应该出的吗?”
两人的争吵越来越频繁。
每次都是因为钱的问题。
老人们坐在房间里,能听到客厅里的争执声。
有时候婆婆会出来劝解:“小两口别吵架,和气生财。”
但这种劝解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林小雨心里的疑惑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张建国到底在隐瞒什么?
他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在父母面前表现得很有钱,却要妻子承担那么多费用?
06
公婆住进来三周后,家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压抑。
老人们似乎察觉到了小两口之间的紧张关系。
但他们不知道原因,只能默默承受这种尴尬。
林小雨开始逃避回家。
下班后她会在外面待很久,直到很晚才回去。
有时候是去商场闲逛,有时候是在咖啡厅坐着发呆。
“小雨怎么总是这么晚回来?”婆婆问张建国。
“她工作忙。”张建国随口回答。
其实他自己也感受到了妻子的疏远。
但他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或者说,他不敢面对问题的根源。
有一天晚上,林小雨回家的时候,发现客厅里只有公公一个人在看电视。
“爸,妈呢?建国呢?”
“你妈去买菜了,建国说要出去办点事。”
林小雨坐在沙发上,和公公一起看电视。
老人看的是新闻联播,画面里播放着经济新闻。
“现在物价涨得真快。”公公叹了口气。
“是啊,生活越来越不容易了。”林小雨附和。
“小雨,我们住进来,是不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公公突然问了一个直接的问题。
林小雨愣了一下,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没有,爸,您别这么想。”
“我看你们最近经常争吵,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关系?”
老人的敏感让林小雨心里一酸。
“不是的,爸,我们只是工作压力大。”
“如果真的是因为我们,你就直接说,我们立刻回老家。”
“真的不是,爸,您和妈住在这里,我们很开心。”
林小雨撒了谎,但她不忍心让老人自责。
这时候婆婆买菜回来了。
“小雨回来了?快来看看,我买了你爱吃的虾。”
婆婆的热情让林小雨更加难受。
老人们是无辜的,他们只是想和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
错的是张建国,是他的欺骗和逃避。
晚饭的时候,张建国还没回来。
“他去哪了?怎么这么晚?”婆婆有些担心。
“可能是有什么急事吧。”林小雨说。
其实她已经不关心张建国去哪里了。
她只想知道,这种生活还要持续多久。
张建国回来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
“对不起,路上堵车。”他解释。
但林小雨看到他的鞋子很干净,不像是在外面跑了很久的样子。
“饭菜在锅里给你热着呢。”婆婆说。
“谢谢妈。”张建国看起来很疲惫。
林小雨观察着他的神态,感觉他像是刚经历了什么打击。
但她没有问,也不想问。
夫妻之间的信任已经出现了裂痕。
07
进入六月,张建国的行为变得更加古怪。
他开始频繁地接电话,而且总是避开家人。
有一次林小雨从卫生间出来,听到他在阳台上打电话。
“再宽限几天,我马上就能还上。”
“不是不想还,是真的有困难。”
“我父母刚住进来,开销比较大。”
林小雨悄悄走近,想听得更清楚。
但张建国发现了她,立刻挂掉电话。
“谁的电话?”林小雨问。
“公司的,工作上的事。”张建国回答得很快。
但他的神情明显有些慌张。
这样的电话越来越频繁。
而且张建国要钱的理由也越来越多。
“小雨,我妈想去医院做个体检,费用我们一人一半。”
“爸的药快吃完了,我们一起去买。”
“天气热了,给他们买个小风扇吧。”
每一项支出,都被他包装成合理的理由。
林小雨开始质疑这些支出的真实性。
有一天,她偷偷问婆婆:“妈,您最近身体怎么样?”
“挺好的,就是老毛病,没什么大问题。”
“那体检的事...”
“什么体检?我没说要体检啊。”
婆婆的回答证实了林小雨的怀疑。
张建国在撒谎。
他要钱的理由都是编造的。
那么,他要这些钱干什么?
林小雨决定进行更仔细的观察。
她发现张建国的手机里经常有催款信息。
虽然他总是很快删除,但还是被林小雨看到了。
“您的信用卡已逾期,请尽快还款。”
“贷款还款日已到,请及时处理。”
这些信息让林小雨震惊。
张建国原来背负着债务。
而且看起来数额不小。
这就解释了他为什么要频繁向她要钱。
他不是为了父母的养老费用,而是为了还债。
林小雨感到被欺骗的愤怒。
但她决定不立刻戳穿,而是继续观察。
她想知道,张建国的债务到底有多严重。
接下来几天,林小雨变得格外警觉。
她发现张建国晚上经常失眠,在床上翻来覆去。
有时候她装睡,能听到张建国在叹气。
白天的时候,张建国的脾气变得暴躁。
一点小事就会让他发火。
“这个菜怎么这么咸?”
“电视声音能不能小点?”
“卫生间怎么总是有人占着?”
他的抱怨让老人们很不自在。
“建国最近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公公私下问林小雨。
“可能吧。”林小雨只能这样回答。
她不能告诉老人真相,那会让他们更加难受。
08
六月底的某个晚上,发生了一件让林小雨印象深刻的事。
张建国接了一个电话,然后匆匆忙忙地出门了。
“我有点急事,马上回来。”
他走后,林小雨在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了一张纸条。
纸条掉在床底下,看起来是从张建国口袋里掉出来的。
上面写着一串数字和一个地址。
数字看起来像是金额:50000。
地址是市区的某个地方。
林小雨心里咯噔一下。
五万块,这不是个小数目。
张建国去那个地址干什么?
她在网上查了一下那个地址,发现是一家小额贷款公司。
这让林小雨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张建国确实在借钱。
而且数额很大。
晚上张建国回来的时候,脸色很难看。
他什么话都没说,直接冲进了卫生间。
林小雨听到里面传来呕吐声。
过了很久,张建国才出来。
他的脸色苍白,眼神空洞。
“你没事吧?”林小雨问。
“没事,可能是吃坏了肚子。”
但林小雨知道,这不是肠胃问题。
这是压力和恐惧的表现。
接下来几天,张建国的状态越来越差。
他开始失去食欲,饭菜几乎不碰。
晚上睡觉的时候,林小雨能感受到他身体的颤抖。
有时候她会听到他在自言自语。
“怎么办?怎么办?”
“这样下去不行的。”
“一定要想个办法。”
林小雨躺在旁边,心情复杂。
一方面,她为张建国的痛苦感到同情。
另一方面,她为自己被欺骗感到愤怒。
如果张建国有困难,为什么不直接说?
为什么要用欺骗的方式让她承担费用?
为什么要把养老责任当作掩盖债务的借口?
这些问题在林小雨心里翻滚,让她彻夜难眠。
09
七月的第一个周末,林小雨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夜晚。
晚上十点,张建国突然从卧室里冲了出来。
他跌跌撞撞地走到客厅,然后重重地坐在沙发上。
“我撑不下去了!”他大声喊道。
声音大得整栋楼都能听到。
林小雨被吓了一跳,连忙跟出来。
老人们也被惊动了,穿着睡衣从房间里出来。
“建国,你怎么了?”婆婆担心地问。
张建国双手抱着头,开始嚎啕大哭。
“我没钱了!我真的没钱了!”
“钱根本不够用!我完全撑不下去了!”
眼泪像决堤的河水一样涌出来。
这个平时总是理智冷静的男人,彻底崩溃了。
“建国,到底怎么回事?”公公也急了。
林小雨站在一旁,心情五味杂陈。
她知道,真相终于要浮出水面了。
“我根本没有为你们养老准备足够的钱!”张建国哭着说。
“我以为能够应付,结果发现养老成本这么高!”
“房租、水电、买菜、医药费,还有你们的日常开销!”
“我的工资根本不够!”
老人们听得目瞪口呆。
“那你为什么把我们接过来?”婆婆问。
“我想尽孝心,我想让你们过得好一点。”
“但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张建国的哭声越来越大。
“更要命的是,我为了面子,不敢告诉你们我没钱。”
“所以我只能想办法从小雨那里要钱。”
“用AA制的名义,让她承担大部分费用。”
林小雨听到这里,心里的愤怒终于爆发了。
“你什么意思?你一直在骗我?”
“AA制不是为了公平,而是为了让我给你的孝心买单?”
“小雨,我...”张建国想解释。
“不要叫我小雨!”林小雨打断了他。
“你知道我这一个月承担了多少费用吗?”
“水电费、买菜钱、日用品、还有你编造的各种理由要的钱!”
“这些加起来比我半个月工资还多!”
张建国低着头,不敢看妻子的眼睛。
“我没想骗你,我只是...”
“只是什么?只是把我当傻子?”
林小雨的声音在颤抖。
“你口口声声说AA制公平,结果是让我承担你无法承担的责任!”
“你在父母面前装孝子,费用却要我来出!”
“这就是你的公平?这就是你的诚实?”
老人们站在一旁,听得心如刀绞。
他们终于明白了儿子儿媳为什么经常争吵。
他们终于明白了这个家庭的真实状况。
“建国,你怎么能这样做?”父亲的声音很沉重。
“我们是来养老的,不是来给你们添麻烦的。”
“如果你没有能力,为什么不早说?”
“我们可以回老家,可以自己想办法。”
“但你不能欺骗媳妇,不能让小雨承担这些。”
张建国哭得更厉害了。
“爸,我知道错了,但我真的没办法。”
“我还有外债要还,每个月压力很大。”
“如果不让小雨分摊费用,我根本撑不住。”
“什么外债?”母亲追问。
张建国断断续续地说出了真相。
原来,他半年前换了工作。
新工作的工资比以前少了一千多。
但他不敢告诉父母,反而编造了升职加薪的谎言。
为了维持这个谎言,他开始大手大脚地花钱。
给父母买贵重礼物,请朋友吃饭显摆,自己也买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
钱不够了,他就开始借贷。
先是信用卡透支,然后是网络贷款,最后是高利贷。
到现在,他的总债务已经超过了十万。
每个月光是还利息就要几千块。
这就是他为什么要把父母接来的真实原因。
不是为了尽孝,而是为了有一个合理的借口向妻子要钱。
养老费用成了他转嫁债务压力的完美掩护。
而林小雨,成了他债务危机的买单者。
真相如此残酷,如此荒谬。
林小雨听完后,感到前所未有的愤怒和绝望。
她以为自己嫁给了一个诚实的男人。
结果发现,这个男人从头到尾都在撒谎。
从收入到支出,从动机到目的,没有一样是真的。
10
真相公布后,客厅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每个人都在消化这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林小雨坐在沙发的另一端,和张建国保持着距离。
她现在看这个男人,就像看一个陌生人。
老人们的反应更加强烈。
“建国,你太让我们失望了。”父亲的声音在颤抖。
“我们把你养这么大,你就是这样报答我们的?”
“不但欺骗我们,还欺骗媳妇。”
“你还有没有良心?”
母亲已经哭出了声。
“我们本来在老家生活得好好的。”
“你非要把我们接过来,说是要尽孝。”
“结果是让我们成了你欺骗的工具。”
“小雨,都是我们不好,都是我们的错。”
母亲拉着林小雨的手,不停地道歉。
“妈,这不是您的错。”林小雨强忍着眼泪。
“您和爸是无辜的,错的是他。”
张建国依然在哭泣,但已经没有人同情他了。
他的眼泪在家人眼中,只是懦弱和逃避的表现。
“建国,你现在打算怎么办?”父亲问。
“我...我也不知道。”张建国的声音很小。
“你不知道?”林小雨的声音充满了讽刺。
“你制造了这么大的烂摊子,你说不知道?”
“那十万块的债务怎么办?”
“你每个月的还款怎么办?”
“我们的生活怎么办?”
张建国没有回答,因为他确实没有答案。
他只是一味地逃避,从来没有想过解决方案。
“明天我们就回老家。”父亲做出了决定。
“我们不能再待在这里了。”
“爸,不要这样。”张建国慌了。
“如果你们走了,我更难办了。”
“那不是我们的问题。”父亲的态度很坚决。
“你既然没有能力养老,就不要勉强。”
“我们还能自理,不需要你这样的'孝顺'。”
母亲也点头同意:“我们回去后,你们年轻人好好过日子。”
“不要再为了我们闹矛盾了。”
林小雨看着老人们,心里很难受。
他们本来是想享受天伦之乐,结果却遭遇了这样的打击。
“爸妈,您们别这样,这事跟您们没关系。”
“有关系,如果我们不来,就不会有这些事。”母亲说。
“建国做错了事,我们也有责任。”
“没有教育好儿子,让他变成这样。”
张建国听到母亲的话,哭得更厉害了。
但这时候的眼泪,已经无法挽回任何东西。
接下来的讨论变得很实际。
老人们要收拾行李,准备回老家。
林小雨要考虑自己的去留。
张建国要面对债务危机和家庭破裂的现实。
“小雨,你有什么打算?”母亲问。
林小雨沉默了很久,然后说:“我需要时间想想。”
其实她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这个婚姻已经无法继续了。
不是因为钱的问题,而是因为信任的缺失。
一个连最基本诚实都做不到的男人,还有什么可信任的?
11
第二天一早,老人们就开始收拾行李。
他们的动作很快,好像急着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
张建国想帮忙,被父亲拒绝了。
“你去忙你的事吧,我们自己来。”
语气冷淡,完全不像昨天还在关心儿子的慈祥老人。
林小雨也在收拾自己的东西。
她决定搬回娘家住一段时间,好好考虑未来。
“小雨,你真的要走?”张建国问。
“你觉得我还能留下吗?”林小雨反问。
“我们可以重新开始,我会改的。”
“改什么?改掉撒谎的习惯?改掉逃避的性格?”
“还是改掉把妻子当冤大头的毛病?”
张建国无法回答。
因为他知道,有些东西一旦破碎,就再也无法修复。
上午十点,一辆出租车停在楼下。
老人们拖着行李箱走向车子。
林小雨送他们到楼下。
“小雨,对不起。”母亲最后一次道歉。
“妈,您别这样说,照顾好身体。”
“如果有机会,我会去看您们的。”
老人们上车后,透过车窗看着林小雨。
眼神里有愧疚,有不舍,也有无奈。
车子开走了,留下林小雨一个人站在楼下。
她回头看向自己住了几个月的楼房,心情复杂。
这里曾经是她的家,现在却变得如此陌生。
回到房间,张建国坐在沙发上发呆。
房子突然变得空旷起来,但并不显得宽敞。
反而有一种荒凉的感觉。
“我也要搬走了。”林小雨说。
“什么时候?”
“今天下午。”
“这么急?”
“没必要拖着。”
林小雨继续收拾东西,张建国在一旁看着。
他想说些什么,但不知道从何说起。
所有的解释在这个时候都显得苍白无力。
下午,林小雨的朋友来帮忙搬东西。
她的行李不多,主要是衣服和一些个人用品。
其他的东西,她都不想要了。
包括那些曾经一起买的家具和电器。
“这些东西你留着吧。”林小雨对张建国说。
“那是我们一起买的,应该分一半给你。”
“算了,我不要了。”
林小雨已经不想再和这个男人有任何经济上的瓜葛。
就连AA制,她也不想再继续了。
搬家的过程很安静。
没有争吵,没有挽留,只有默默的收拾和告别。
三年的婚姻,最后就这样平静地结束了。
临走的时候,林小雨回头看了一眼这个房间。
想起了刚搬进来时的兴奋,想起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也想起了最后这一个月的荒谬和痛苦。
“小雨。”张建国叫住了她。
“还有事吗?”
“对不起。”
林小雨没有回答,直接走出了房门。
道歉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意义。
有些错误,是无法用道歉来弥补的。
12
一周后,林小雨住在娘家,开始了新的生活。
没有AA制,没有争吵,也没有欺骗。
虽然单身生活有些孤单,但至少内心是平静的。
她开始反思这三年的婚姻。
自己是不是太容易被欺骗了?
是不是应该更早发现张建国的问题?
但想来想去,她觉得自己并没有太大的错误。
在婚姻中保持信任是应该的,被人欺骗不是她的错。
错的是那个选择欺骗的人。
张建国的情况就没那么好了。
没有了妻子分摊费用,他的经济压力更大了。
债务催收的电话每天都有,他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
公司也发现了他的问题,因为他经常请假去处理个人事务。
最后,他被公司辞退了。
失去工作后,张建国彻底陷入了绝境。
他试图向朋友借钱,但朋友们都知道了他的情况,没人愿意帮助。
最后,他只能卖掉了所有值钱的东西。
手机、电脑、家具,能卖的都卖了。
但这些钱只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更让他难受的是,父母对他的态度彻底改变了。
以前每周都会打电话的母亲,现在很少联系他。
偶尔打电话,语气也很冷淡。
“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不要再给我们添麻烦了。”
这是母亲最常说的话。
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
张建国试图回老家一次,但父亲的态度让他很受伤。
“你现在知道回来了?”
“当初接我们去城里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后果?”
“现在出了问题,想起我们了?”
父亲的话让张建国无地自容。
他意识到,自己不但失去了妻子,也失去了父母的信任。
这些都是他的谎言和欺骗造成的后果。
而现在,他必须独自承担这一切。
没有人会同情他,也没有人会帮助他。
因为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选择的。
13
半年后,林小雨办理了离婚手续。
张建国没有出现,委托律师处理了所有事务。
财产分割很简单,因为基本没有什么财产可分。
房子是租的,存款几乎为零,只有一堆债务。
林小雨要求放弃所有财产,也不承担任何债务。
这个要求很容易就通过了。
拿到离婚证书的那天,林小雨的心情很平静。
没有解脱的庆祝,也没有失落的眼泪。
只是觉得,自己终于可以重新开始了。
她开始相亲,开始考虑新的感情。
这次她学聪明了,会更仔细地观察对方的品格。
钱可以慢慢赚,但诚实的品格是无价的。
张建国的情况则越来越糟。
债务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他被迫搬到了更便宜的地方。
一个人住在十几平米的出租屋里,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
他试图找新工作,但总是不顺利。
可能是因为心理压力太大,面试的时候总是表现不好。
有时候他会想起和林小雨在一起的日子。
虽然当时觉得AA制很公平,但现在才明白,那种生活其实很温暖。
至少有个人和他分担生活的重担,有个人和他一起面对困难。
现在他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无尽的后悔和孤独。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他绝对不会选择欺骗和逃避。
但世界上没有如果,有的只是必须承担的后果。
这个故事没有赢家。
林小雨失去了三年的青春和对婚姻的信任。
张建国失去了妻子、父母的信任和人生的希望。
老人们失去了在城里安享晚年的机会。
这一切的根源,都是一个人的不诚实。
在成人的世界里,欺骗的代价往往比想象中更加沉重。
当你选择用谎言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在为更大的问题埋下种子。
而当这些种子开花结果的时候,往往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AA制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把它当作欺骗工具的人。
婚姻中的任何制度,都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
失去了信任,再公平的制度也会变成伤害的武器。
这或许就是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诚实,永远是任何关系中最重要的品质。
来源:阿妞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