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被继子照顾10年,临终给继子2万亲儿子3套别墅,继子取款时愣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1 07:55 1

摘要:“明明,你是个好孩子。”王建国用尽最后的力气,紧紧握住张明的手。

文:方圆故事集

“明明,你是个好孩子。”王建国用尽最后的力气,紧紧握住张明的手。

张明眼眶湿润,点点头。

“爸,您安心走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老人缓缓闭上眼睛,嘴角带着一丝微笑。

三天后,律师宣读遗嘱的那一刻,张明的人生似乎走到了十字路口。

01

2012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

王建国站在民政局门前,手里攥着红色的结婚证,脸上写满了忐忑。

“志强会理解的。”刘美华轻声安慰着身边的男人。

“明明呢?”王建国望向不远处抽烟的年轻人。

张明今年28岁,个子不高,瘦瘦的,正靠在墙边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他不会有意见的。”刘美华说完,走向儿子。

“明明,以后王叔叔就是你继父了。”

张明弹掉烟头,点点头。

“妈,我知道。”

声音很平静,没有反对,也没有欢迎。

王建国走过来,试探性地说:“明明,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嗯。”张明的回答依然简短。

当天晚上,王建国给在外地工作的亲儿子王志强打了电话。

“爸,我支持您。人总不能一辈子一个人过。”王志强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

“你什么时候回来见见你张阿姨?”

“最近工作忙,过年的时候回去看您。”

王建国握着话筒,心里五味杂陈。

三个月后,王志强回家了一趟。

“张阿姨好。”他礼貌地和刘美华打招呼。

“志强啊,快坐快坐。”刘美华忙着给他倒茶。

“明明,过来认识一下。”王建国叫来正在厨房忙活的张明。

两个年轻人简单握了握手。

“你好。”王志强说。

“你好。”张明回答。

仅此而已。

王志强在家待了三天就走了。

临走前,王建国拉着儿子的手说:“爸手里有三套房子,老家这套咱们自己住,市中心还有两套。”

“爸,您的房子您做主。”王志强匆匆上了出租车。

看着远去的车影,王建国叹了口气。

02

2014年深秋,刘美华走了。

癌症,发现得太晚。

病房里,张明握着母亲的手,泪水模糊了双眼。

“明明,妈走了以后,你就搬出去吧。”刘美华虚弱地说。

“妈,您别说这话。”

“王叔叔是个好人,但你们毕竟没有血缘关系。”

“妈,我不会丢下他不管的。”

刘美华去世后,张明收拾好行李,准备搬走。

王建国坐在客厅里,一句话也不说。

“叔叔,我妈的后事办完了,我准备搬出去。”张明提着行李箱站在门口。

王建国抬起头,眼神有些恍惚。

“明明,你真的要走吗?”

张明看着这个65岁的老人,心软了。

“那我再住一段时间吧。”

一住就是十年。

每天早上六点,张明准时起床。

先去菜市场买菜,回来给王建国做早饭。

“叔叔,起床吃饭了。”

“明明,你太辛苦了。”王建国总是这样说。

“没事,反正我也要吃饭。”

中午,张明会给王建国煮一锅粥,放在保温盒里。

“我去上班了,中午记得吃粥。”

“知道了,路上小心。”

晚上下班回来,张明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王建国。

“叔叔,今天身体怎么样?”

“挺好的,就是腿有点疼。”

“明天我陪您去医院看看。”

第二天,张明就会请假陪王建国去医院。

挂号、排队、拿药,张明忙前忙后。

“医生,他这个腿疼是怎么回事?”

“老年人关节退化,很正常,按时吃药就行。”

“需要注意什么吗?”

“少走路,多休息。”

回到家,张明把药按顿分好,贴上标签。

“叔叔,这是早上吃的,这是晚上吃的。”

王志强一年回来两三次,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走。

“爸,身体还好吧?”

“挺好的,明明照顾得很好。”

“那就好,我工作太忙,不能常回来。”

“理解,理解。”王建国总是这样说。

张明从不抱怨什么,默默承担着一切。

2018年,张明的公司要提拔他做部门主管。

“张明,这个机会很难得。”领导说。

“我知道,但是我可能需要经常请假照顾家里的老人。”

“老人?”

“我继父,身体不太好。”

“继父?”领导有些意外。

“是的。”

“那这个职位可能不太适合你。”

张明点点头,没有争取。

晚上回到家,王建国正在看电视。

“明明,今天怎么这么晚?”

“公司有点事。”张明没有提升职的事。

“饿了吧?我给你热菜。”

“不用了,叔叔,我自己来。”

王建国站起身,腿一软,差点摔倒。

张明赶紧扶住他。

“叔叔,您小心点。”

“唉,老了,不中用了。”

从那天起,张明更加小心地照顾着王建国。

03

2022年春天,王建国开始经常咳嗽。

“叔叔,您这咳嗽得去医院看看。”

“就是感冒,过几天就好了。”

“不行,必须去检查。”

张明强行带着王建国去了医院。

胸部CT的结果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肺癌晚期。”医生的话像一记重锤。

王建国坐在椅子上,半天没说话。

张明的手在颤抖。

“医生,还能治吗?”

“可以化疗,但效果不会太好。”

“那就化疗。”张明没有犹豫。

回到家,王建国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

“明明,我可能时间不多了。”

“叔叔,您别这样说,医生说化疗有效果。”

“你给志强打个电话吧。”

张明拨通了王志强的号码。

“志强,你爸生病了,很严重。”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

“我尽快回来。”

三天后,王志强回来了。

看到病床上瘦了一圈的父亲,他的眼眶红了。

“爸,您怎么病得这么严重?”

“人老了,总会有这一天。”王建国的声音很虚弱。

“医生怎么说?”

“晚期了。”张明在一旁说道。

王志强看了张明一眼,没有说话。

“志强,你工作忙,就不用天天往家跑了。有明明照顾我就行。”

“爸,我...”

“听话。”王建国摆摆手。

第二天,王志强又走了。

从那天起,张明请了长假,专门照顾王建国。

化疗的副作用很大,王建国经常恶心呕吐。

“叔叔,再吃一口。”张明端着小米粥。

“吃不下。”

“不吃怎么有力气治病?”

王建国勉强喝了几口。

每隔一段时间,张明就要带王建国去医院化疗。

排队、挂号、输液,一呆就是一天。

“明明,你太累了。”王建国看着疲惫的张明。

“不累,我年轻。”

三个月后,王建国的病情并没有好转。

“医生,化疗还有用吗?”张明问。

“效果不明显,可以考虑保守治疗。”

“什么是保守治疗?”

“就是让病人舒服一些,减少痛苦。”

张明明白了。

回到家,王建国叫来张明。

“明明,我想请律师来一趟。”

“干什么?”

“立个遗嘱。”

“叔叔,您别说这种话。”

“人总要为身后事做准备。”

第二天,律师来了。

王建国让张明出去,单独和律师谈了两个小时。

律师走后,张明进到房间。

“叔叔,您都交代什么了?”

“该交代的都交代了。”王建国神色平静。

“能告诉我吗?”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秋天的时候,王建国的病情急转直下。

他开始说胡话,有时候认不出人。

“明明,明明在哪里?”王建国在床上喊着。

“叔叔,我在这里。”张明握住他的手。

“明明,你是个好孩子。”

“叔叔,您好好休息。”

“我可能要走了。”

“不会的,您会好起来的。”

王建国用尽最后的力气,紧紧握住张明的手。

“明明,你是个好孩子。”

说完这句话,老人缓缓闭上了眼睛。

04

王建国的葬礼办得很简单。

来的人不多,大部分是小区里的老邻居。

张明忙前忙后,处理着各种事务。

王志强戴着黑纱,站在灵堂前。

“明明,谢谢你这么多年照顾我爸。”

“这是我应该做的。”

一周后,律师通知张明和王志强到律师事务所。

“今天宣读王建国先生的遗嘱。”律师戴着眼镜,表情严肃。

张明和王志强坐在椅子上,等待着。

“根据王建国先生的遗嘱,现宣布如下:”

“老家住房一套,归王志强所有。”

“市中心投资房两套,归王志强所有。”

张明听到这里,心里一沉。

他其实早就有心理准备,但真正听到的时候,还是感到失落。

“继子张明,获得现金两万元,以及一张银行卡。”

律师说完,递给张明一个信封。

张明接过信封,里面有两万块钱现金,还有一张银行卡。

王志强的表情很平静,显然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

“志强,房子的过户手续过几天就能办好。”律师说。

“好的,谢谢。”王志强点点头。

“明明,银行卡的密码是你的生日。”

“我知道了。”张明的声音有些低沉。

走出律师事务所,王志强主动和张明说话。

“明明,虽然我爸没有给你留房子,但这些年你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

“没关系的。”张明勉强笑了笑。

“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你随时可以找我。”

“谢谢。”

两人分别后,张明独自走在街上。

秋风萧瑟,黄叶满地。

十年的照顾,换来两万块钱和一张银行卡。

张明不是没有失望,但他没有怨恨。

老人有权决定自己的财产归属,这个道理他懂。

05

第二天,张明来到银行。

他想把银行卡里的钱取出来,然后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在ATM机前,张明插入银行卡,输入密码。

屏幕显示:“请输入取款金额”。

张明按下20000。

屏幕立刻显示:“超出单次取款限额,请到柜台办理”。

张明愣了一下。

不就是两万块钱吗?为什么不能取?

他重新输入2000,钱顺利取了出来。

难道ATM机一次最多只能取2000?

张明想起来,之前他很少取这么多现金,不清楚ATM的限额。

既然不能在ATM取,那就去柜台吧。

张明来到柜台前,排队等候。

“您好,我想取钱。”张明把银行卡递给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接过银行卡,在电脑上操作了一下。

突然,她的表情变了。

“先生,请您稍等。”

工作人员起身,和旁边的同事低声说了几句话。

另一个工作人员走过来,态度变得非常恭敬。

“先生,您的取款金额较大,请您到VIP室办理。”

张明更加困惑了。

“就两万块钱,怎么还要去VIP室?”

“先生,请您跟我来。”

张明被带到了一个装修豪华的小房间。

里面有沙发、茶几,还有一台大电脑。

一个穿着西装的理财经理走了进来。

“先生,您好,我是这里的理财经理。”

“你好,我就是想取个钱。”

“没问题,请您坐。”

理财经理打开电脑,输入银行卡号。

“先生,请确认一下您的身份信息。”

张明报了姓名和身份证号。

理财经理核对无误后,将电脑屏幕转向张明。

“先生,请确认您的账户信息。”

张明看到屏幕上显示的数字,整个人如遭雷击。

“这...这不可能,一定是搞错了...”张明的声音在颤抖。

账户余额:2,847,000.00元

他瞪大眼睛,嘴巴微张,感觉血液都凝固了。

他用手指着屏幕,手抖得厉害。

“这个数字,是不是弄错了?”

理财经理看了看电脑,又看了看张明。

“先生,账户信息没有错误,这确实是您的账户。”

“可是...可是我只有两万块钱啊。”

“先生,您的账户余额是284万7千元。”

张明感觉天旋地转,差点从椅子上滑下来。

“您确定没有搞错?”

“绝对没有错。”理财经理的语气很肯定。

张明盯着屏幕,那个数字清清楚楚:2,847,000.00。

他的脑子一片空白。

06

“先生,您需要什么帮助吗?”理财经理关切地问。

张明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

“我可以帮您查一下存款记录。”

理财经理在电脑上操作了几分钟。

“先生,从2014年开始,您的账户每月都有定期存款。”

“2014年?”张明想起来,那是刘美华去世的年份。

“是的,最早的存款是每月3000元,后来逐渐增加。”

“能具体看看吗?”

理财经理调出详细记录。

“2014年到2018年,每月存入3000元。”

“2018年到2020年,每月存入5000元。”

“2020年到2022年,每月存入8000元。”

“总计284万7千元。”

张明脑子里闪过无数个画面。

每个月,王建国都会说要出门办点事。

每次出门都是一个多小时,回来后什么也不说。

“这些钱是谁存的?”

“是王建国先生存的。”

理财经理查看了操作记录。

“每次都是王建国先生亲自来存款。”

“他有没有说过什么?”

“有一次,他说这些钱是给他最孝顺的儿子的。”

张明的眼眶湿润了。

他终于明白了王建国每月“出门办事”的真相。

老人把自己的养老金,一点一点存起来,全部给了他。

“先生,您还需要什么帮助?”

“我...我想静一静。”

张明在VIP室里坐了半个小时。

284万,这个数字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他想起王建国临终前说的话:“明明,你是个好孩子。”

原来这句话里包含着这么深的意义。

07

回到家,张明直接冲进王建国的房间。

他要找到答案,找到王建国这样做的原因。

在王建国的床头柜里,张明发现了一本日记。

日记的封面已经很旧了,显然是用了很多年。

张明翻开第一页。

“2014年10月15日,美华走了,明明说要搬出去。我舍不得这个孩子。”

“2014年10月16日,明明决定留下来照顾我,我很感动。”

“2014年11月1日,今天去银行给明明存了3000块钱。他这么孝顺,我要给他留点东西。”

张明一页一页地翻着。

“2015年3月20日,明明请假陪我看病,公司扣了他一天工资。”

“2015年6月10日,明明为了照顾我,拒绝了公司的出差机会。”

“2016年8月5日,明明生病了还坚持给我做饭,我心疼这孩子。”

每一页都记录着张明照顾他的点点滴滴。

“2018年5月1日,明明为了照顾我,放弃了升职机会。我决定每月多存点钱给他。”

“2020年1月1日,明明又大了一岁,这些年辛苦他了。我要再多存一些。”

张明看得泪流满面。

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王建国最后的话:

“房子是身外之物,但明明的孝心值得真正的回报。志强是我的亲儿子,但明明胜过亲儿子。这些钱是我这个老头子的一点心意,希望明明能过上好日子。”

张明放下日记,泪如雨下。

十年的付出,王建国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第二天,张明把发现银行卡巨款的事告诉了王志强。

王志强听后,沉默了很久。

“明明,我爸做得对。”

“你不生气?”

“生什么气?这些年你照顾我爸,我都知道。”

“可是...”

“我在外地工作,一年回不了几次家。是你陪伴了我爸最后的十年。”

王志强的声音有些哽咽。

“这些钱你收着,这是我爸的心意,也是你应得的。”

两个月后,张明用这笔钱在市中心开了一家小餐厅。

餐厅不大,但装修得很温馨。

招牌上写着:“建国餐厅”。

开业那天,王志强也来了。

“明明,餐厅开得不错。”

“这个名字是纪念叔叔的。”

“我爸在天有灵,一定会很高兴的。”

张明在餐厅里忙碌着,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

他知道,王建国给他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一份厚重的爱。

这份爱,他会用一生去珍惜,去传承。

墙上挂着王建国的照片,老人依然慈祥地微笑着。

仿佛在说:“明明,你是个好孩子。”

张明每天都会对着照片说:“叔叔,我会好好生活的,就像您希望的那样。”

夕阳西下,餐厅里飘散着饭菜的香味。

那是家的味道,也是爱的味道。

来源:阿妞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