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丝竹悠扬,锣鼓铿锵。金秋时节,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与马尔默,接连掀起一阵惊艳两城的“中国戏曲风”。9月23日至27日,由中国戏曲学院与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戏曲文化周”圆满举办,作为中瑞建交以来首次以中国戏曲为主题的大型文化交流项目,将戏曲艺术的独
丝竹悠扬,锣鼓铿锵。金秋时节,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与马尔默,接连掀起一阵惊艳两城的“中国戏曲风”。9月23日至27日,由中国戏曲学院与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戏曲文化周”圆满举办,作为中瑞建交以来首次以中国戏曲为主题的大型文化交流项目,将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展现于两座瑞典名城,为中瑞两国建交75周年留下了绚丽的文化印记。
文化周启幕斯德哥尔摩
中瑞嘉宾共迎戏曲盛典
“中国戏曲文化周”以京剧经典剧目展演、戏曲电影展映、戏曲舞美展览为主体,结合戏曲艺术讲座及工作坊等多元形式,立体展现中国戏曲的多彩魅力。9月23日,“中国戏曲文化周”开幕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李蕊、副主任戴卫虹,中国驻瑞典使馆、瑞典文化界人士、旅瑞侨胞及当地观众等近百人出席开幕式。尹晓东在致辞中表示,中瑞两国虽远隔重洋,但对真善美的追求一致,希望通过此次文化周系列活动,让瑞典观众深入了解中国戏曲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精神,以及当代戏曲人守正创新的时代风姿。戴卫虹表示,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期待“中国戏曲文化周”成为促进中瑞文化交流、深化中瑞人民友谊的桥梁。
在开幕式系列活动“中国故事”戏曲讲座中,京昆系副教授李艳艳以《探寻京剧之美》为题,结合讲解与示范生动阐释京剧的行当功法及表演特色。“京剧名家面对面”环节,学校特聘教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胜素,京昆系副教授马帅、李艳艳及优秀毕业生、国家京剧院青年演员郭铸锋围绕经典剧目《白蛇传》展开对谈,分享主创心得与艺术感悟。开幕式尾声,李胜素邀请在场观众同唱京歌《梨花颂》,现场掌声不断,气氛推至高潮,这一幕化作了中瑞文化交流的隽永图景,为这场艺术盛宴留下永恒印记。
开幕式期间,“粉墨逸彩——中国戏曲舞台美术展”同步开展,京剧电影《锁麟囊》《大闹天宫》《杨门女将》以及粤剧电影《白蛇传·情》、闽剧电影《双蝶扇》五部戏曲电影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循环展映。
《白蛇传》惊艳奥斯卡剧院
艺术盛宴敬献国庆招待会
9月24日晚,斯德哥尔摩奥斯卡剧院内座无虚席,掌声如潮。作为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专场演出、“中国戏曲文化周”的重头戏,京剧全本《白蛇传》隆重上演。瑞典对外援助和外贸大臣杜萨,以及瑞典各界友人、各国驻瑞使节及旅瑞侨胞、中资机构、留学生代表等近千人出席。演出伊始,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发表致辞,并向远道而来的中国艺术家们表示欢迎和感谢。
演出由学校特聘教授、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胜素领衔,马帅、李艳艳、焦敬阁、郭铸锋等倾情演绎,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台上,“水斗”、“断桥”等经典场次,文武兼备,场面恢弘,精湛的技艺、高水平的舞台呈现深深打动在场中外观众。演出结束时,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声,是对这场艺术盛宴的最高褒奖。许多当地观众激动地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直观而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戏曲无与伦比的艺术感染力。
经典折子戏专场闪耀马尔默
瑞典籍国际学生登台献演
9月26日,“中国戏曲文化周”走进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在Slagthuset剧院上演的“京剧经典折子戏专场”为文化周画上圆满句号。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的支持下,本站活动由中国戏曲学院与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联合主办,瑞典华人联合会、瑞典斯莫兰华人协会、瑞典华鼎文化协会、隆德大学学联等侨学组织协办。中国驻哥德堡总领事杨培栋在致辞中表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名片。本场演出的部分节目,由瑞典演员同中国演员合作上演,是中瑞文化交流互鉴的良好例证。希望通过本场演出,进一步激发瑞典观众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增进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了解。学校出访团组副团长王媛、瑞典华人联合会主席王红江、马尔默华鼎文化协会会长王珺分别发表致辞感言。
《拾玉镯》《三岔口》《白蛇传·游湖》《大闹天宫》四出经典京剧折子戏,全面展示了戏曲的综合之美。当晚演出最大亮点之一,是在《三岔口》中饰演刘利华的学校瑞典籍国际学生天木的精彩表演,这既是中瑞文化交流生根发芽、结成硕果的实践例证,更是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诠释。
到场的瑞典著名钢琴家马格努斯·马特森、林奈大学及哈姆斯塔德大学原校长斯蒂芬·黄、著名智库专家约贝里和其他观众纷纷表示,文化是拉近彼此的最好纽带,这是他们观看过的最精彩和引人入胜的文化展示,超出了原有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期待,希望今后有更多机会深入地接触和了解中国。相信文化艺术的交流,必将给两国人民友谊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文化交流多元而深入
高层会见与民间互动同频共振
9月23日,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崔爱民大使夫妇亲切会见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一行。崔爱民大使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肯定了“中国戏曲文化周”在推动中瑞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期待中国戏曲学院在促进中瑞交流合作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同日,尹晓东一行访问了历史悠久的卓宁霍姆宫皇家剧院。与歌剧艺术家Alexandra Büchel围绕如何加强中瑞戏剧艺术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9月25日,尹晓东一行访问斯德哥尔摩艺术大学,与该校师生就戏剧人才培养、跨文化联合创作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京昆系副教授李艳艳为该校戏剧表演专业学生带来一场生动的戏曲专题讲座。许多学生观看过《白蛇传》,他们带着舞台的鲜活印象聆听讲解,互动环节提问踊跃,现场气氛友好热烈。
“中国戏曲文化周”期间,戏曲艺术的魅力从舞台延伸至城市街头。在马尔默HSB旋转中心、Dania滨海公园,隆德大教堂、隆德大学等瑞典南部地标性景点,上演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京剧快闪”活动。学校京昆系学生和瑞典籍国际学生天木精彩亮相,华丽的妆容、精美的服饰、精彩的身段,吸引市民和游客纷纷驻足,争相与演员合影。在马尔默期间,国戏师生在演出间隙同近百名中瑞戏曲文化爱好者进行交流,举办了“粉墨逸彩”——中国戏曲舞台美术展,并为瑞典侨胞和戏曲爱好者开展京剧讲座、脸谱绘制等现场体验活动,现场嘉宾积极参与,气氛热烈。这场东西文化的邂逅,让京剧以最亲切的方式走进了瑞典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活动期间,外交部网站以及中国驻瑞典使馆、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公众号,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国际频道等各大媒体对中国戏曲文化周进行报道。
余音绕梁,戏韵长存。“中国戏曲文化周”虽已落幕,但它为中瑞两国所播下的友谊种子,正在生根发芽,戏曲艺术以其独特的韵味与魅力,成为联结中瑞两国民心相通的纽带。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践行文化使命,探索更多交流合作可能,让戏曲艺术的芬芳持久弥漫在世界各地,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国戏力量。
党史上的今天
2020年9月30日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中央委员会开展工作必须把握的第一条原则。这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关键之举,是强化“两个维护”制度保障的标志性成果。
责编丨早言 拾月
编审丨犹然
主编丨党委宣传部
期待你的分享、在看和点赞
来源:捭阖先生徒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