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联大上演“退群”连续剧,演讲暴露美国全球领导力崩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1 06:22 1

摘要:2025年9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台上再度成为焦点——但并非因其外交智慧。一场持续57分钟、创下美国总统联大发言时长纪录的演说,以对联合国的嘲讽开场:“我从联合国只得到两样东西:坏掉的电梯和坏掉的提词器。”这句调侃背后,是美国与多边主义体系

(纽约讯) 2025年9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台上再度成为焦点——但并非因其外交智慧。一场持续57分钟、创下美国总统联大发言时长纪录的演说,以对联合国的嘲讽开场:“我从联合国只得到两样东西:坏掉的电梯和坏掉的提词器。”这句调侃背后,是美国与多边主义体系日益扩大的裂痕,也是特朗普第二任期“退群主义”的集中展演。

“电梯事件”背后的外交隐喻

演讲前数小时,特朗普与夫人梅拉尼娅在联合国总部遭遇自动扶梯骤停。白宫坚称这是“蓄意破坏”,要求联合国彻查;而联合国声明澄清,事故系白宫摄像师触发安全装置所致。这场风波折射出美国与联合国的深层矛盾:

- 财务僵局:美国拖欠联合国会费超30亿美元,导致总部电梯等设施因预算削减间歇关闭,而特朗普却将设备故障归咎于“管理无能”。

- 信任崩塌:2018年特朗普因自夸政绩引发会场哄笑;2025年,各国代表以“沉默的冷眼”回应其冗长抱怨。英国广播公司(BBC)指出,这种转变象征国际社会对美式单边主义的疲惫。

“退群”连续剧:从人权理事会到教科文组织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将“美国优先”转化为系统性退出机制:

- 2月,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切断对巴勒斯坦难民援助机构资助,理由是其“反以色列偏见”;

- 7月,美国第三次退出教科文组织,抨击其“推进分裂性议程”,预计2026年底生效。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批评此举“违背多边主义根基”。这些行动延续了特朗普第一任期的逻辑:将国际机构视为“政治污水池”(彭博社语),以退出胁迫规则改革,或为国内选民表演“强硬外交”。

57分钟演讲:全球治理的“MAGA宣言”

特朗普的联大发言被外媒称为“竞选集会式演说”,核心信息直指三重对抗:

1. 反多边:指责联合国“只会写措辞强硬的信”,却对自己“结束七场战争”的功绩视而不见(实际所指冲突未具体说明);

2. 反气候议程:宣称气候变化是“最大骗局”,敦促欧洲放弃绿色能源政策;

3. 反移民:指控联合国“资助62.4万移民渗透美国边境”,将其塑造为“主权入侵者”。矛盾的是,他一面嘲讽北约国家购买俄罗斯能源的“虚伪”,一面威胁对俄实施“严厉关税”,却未提出任何解决俄乌冲突的具体方案。

美国的角色转型:从创立者到“系统性破坏者”

- 历史性转折:美国作为联合国创始国与东道国,曾承担22%常规预算。如今,其拖欠会费导致联合国裁员19%、预算削减15%,陷入“流动性危机”。

- 战略意图:国际危机研究组织专家理查德·高恩指出,特朗普的真实目标是重塑“大国主导秩序”——联合国应沦为“小国靠边站”的配角,否则即是“失能”。讽刺在于,美国一边拒绝承担大国责任,一边将国际秩序失控归咎于联合国。彭博社直言:“美国已从共同创立者沦为破坏者,源于一场悲剧性误解:它不懂不和谐的代价是暴力,而暴力在核时代意味着地狱。”

全球治理的后美国时代

特朗普的“退群主义”正在催化国际秩序重构:

- 权力转移: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声援教科文组织,中国推动联合国改革议程,填补美国遗留的治理真空;

- 机制韧性:联合国被迫精简项目、拓宽融资渠道。中东、欧洲国家加大对教科文组织资助,以维持教育、文化遗产保护等核心职能。然而,危机仍在蔓延: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后,全球防疫网络出现缺口;气候合作倒退使《巴黎协定》目标岌岌可危。

结语

当特朗普以“坏掉的电梯”总结联合国价值时,他忽略的正是这座大楼的基石——即便齿轮生锈、台阶摇晃,它仍是193国唯一能平等发声之地。美国的选择或许印证了联合国首任秘书长特里格夫·赖伊的预言:“大国可以离开,但联合国必须留下。”而历史将记录:2025年的纽约,一个超级大国在自动扶梯停摆的瞬间,亲手关闭了对话之门。(本文由AI辅助完成,图片源于网络并编辑)

参考文献

1. 彭博社:美国从联合国创立者变为“破坏者”

2. 特朗普联大57分钟演讲创纪录,抱怨电梯与提词器故障

3. 美国第三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与中国发声支持多边主义

4. 特朗普再退人权理事会,切断巴勒斯坦难民援助

5. 美国拖欠联合国会费超30亿美元,引发财政危机

来源:智勇双全柑桔X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