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姜的种植要求有一个好的生长条件,种植前要严格检查一下土壤,保证土壤适合生姜的生长,沃土具备充足的养分供应,这是提高生姜产量的关键因素。另外,要保证土地没有被污水、废物、垃圾等污染物污染,为生姜的种植提供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这些都是培育生姜的基本要求。最后,种
掌握生姜无公害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的秘诀!
文/ / 李雯
一、生姜无公害种植技术
(一)选择适宜的耕种土地
生姜的种植要求有一个好的生长条件,种植前要严格检查一下土壤,保证土壤适合生姜的生长,沃土具备充足的养分供应,这是提高生姜产量的关键因素。另外,要保证土地没有被污水、废物、垃圾等污染物污染,为生姜的种植提供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这些都是培育生姜的基本要求。最后,种植土地必须有足够的水分来浇灌,生姜的成长离不开充足的水源,一旦土壤里的水分缺乏,就会导致生姜的产量下降。
(二)姜种的选择和处理
在选留姜种时,应选用肥壮、大小一致、无病虫害的生姜作为姜种,并做好贮存工作。另外,在栽种前要把姜种先拿出来,挑选一个阳光充足的天气,将其彻底地洗净晾干。在干燥期间,应使种子充分受到阳光的照射,待晾晒完毕后,即可进行室内栽培。播种时要在其下方铺上干草,同时在其上盖上草帘,控制好温度,保证姜种的出芽率。在播种前,除清洁干燥工作以外,还应对姜种进行彻底消毒,这一步骤可以防止病虫害的产生,并且摘去顶芽和块茎,确保每个姜种都只有一个顶芽 [1] 。对无顶芽的姜种,应及早留出侧芽。在做好前期的姜种准备工作之后,再进行催芽,催芽时要选沙地,把它放在避风的地方,而且要有足够的光照,对床面的湿度也要加以适当的控制。把沙子铺好,然后就可以把姜种放在上面,要注意保证种子的芽眼朝上。湿沙的厚度为12厘米,在催芽期间,要在上面用小拱和塑料薄膜覆盖,使塑料薄膜周围紧密不透风。若气温偏低,要做好保暖工作,可在上面盖上稻草。当芽长至5厘米时,即可进行发芽处理,经过发芽处理后即可播种,确保它能完全适合栽培的环境。
(三)做好田间管理
首先要做好田间杂草清除的工作,生姜类植物根系较浅,应适当减少翻耕次数,避免伤害其根系。姜苗发芽后,要进行1~2次中耕,同时要结合浇水情况,清除田中的杂草,一般在姜生长期间采取人工除草的方法 [1] 。为了降低土壤及生姜对环境的污染,在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不施除草剂,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技术,能更好地控制杂草。其次,在灌水的时候,要确保适当的灌水量,避免出现干旱。但也要控制好浇水比例,防止水分过多影响生姜的根。苗期要注意根系对水分的吸收,采取少量多次浇水的方式。到了夏季,为使地表气温下降,应在清晨或黄昏进行灌溉。一旦发现有积水的迹象,应立即排水。生姜的生长比较旺盛,对水的需求很大,所以要多浇几次水,保持土壤湿度 。最后,在姜生长期间除了施足基肥以外,还应定期追施,苗期可增施腐熟肥,以确保苗木健康成长。在姜生长的各个时期,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施用化肥,促进其快速健康成长。
(四)科学施肥
为保证生姜的养分含量,需要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进行合理施肥。有机肥、生物肥、化肥三者配合施用,从而达到互补的效果。每亩施用2公斤锌,可提高14.3%的姜产量,叶面喷施量以0.1%的比例为宜。每亩施用1公斤硼可使产量增加 12.7%,喷施浓度为 0.05%~0.1%。在具体的施肥方式上,如果产量目标为5000公斤,可以每亩施用腐熟的鸡粪2~3立方米,或厩舍肥料5000千克,并与腐熟肥后,再添加100千克的生石灰进行补钙,生物肥3~8千克,饼肥75千克,锌肥2千克,硼肥1千克。在肥料使用方面,按 3∶1∶4 的标准施用纯氮 25~30 公斤、磷酸三醇58~10公斤、钾肥30~35公斤。
(五)宽行稀植技术
在实际生姜种植中,为增加个体产量和增加商品价值,将常规窄行密植改造成宽行稀植。以 60~70厘米高、20 厘米宽的高垄栽培距离为基础,以 5000~5500株/亩的密度种植为宜。山地以 55厘米×20厘米为宜,温室栽培条件下,将大棚生姜种植密度调整为80厘米×20厘米,减少种植密度为4000棵,如果要生产的是新鲜的生姜,还是要保持55厘米×20厘米的密度。
二、常见的病虫害管理
(一)姜腐病防治
姜腐菌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姜腐菌会从姜苗的表皮开始,慢慢蔓延到植株的中央,最后导致姜苗枯死。一旦发病,要立即进行预防和控制。农户要做好农田清理工作,把田间废弃物和垃圾处理掉,给姜生长创造一个清洁、健康的条件。在土壤中施用腐熟型有机肥料,对生姜的生长和防止病菌侵入具有有效的防治作用 。此外,当姜苗已发生腐烂,应立即进行治疗,在土地上喷洒药剂,一般是使用波尔多喷雾,可以很好地控制病菌的蔓延,从而促使生姜的健康成长。
(二)生姜瘟病防治
生姜瘟病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病害,其发病后可导致姜苗减产。发病部位为生姜的根和茎,发病后出现明显的腐烂,并逐步扩大蔓延,最终造成姜苗枯死。另外,这些细菌并不会因为植物被连根拔起而消除,还会存在于泥土之中,让这片土地成了细菌的温床。因此,在栽生姜前,要对姜种彻底杀菌,实行轮作换茬,对防治生姜瘟病具有较好的效果。早期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采用加瑞农粉等毒性不大的药剂进行防治,用药间隔为两周一次,可以增强生姜的抗病性能。
(三)叶枯病的防治
它是一种真菌感染,对植物的危害很大。该病的早期症状是在叶子上出现褐色的小点,随后出现小黑点,严重时会导致整个姜苗死亡。在预防方面,第一,要实行合理的轮种,通常与禾本科或者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替,在施肥时也要选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其次,在疾病发生之后,可用波尔多溶液喷雾防治,具有显著的疗效。
(四)虫害防治
姜螟是我国主要的姜虫之一,主要发生于6月上旬,此虫主要在姜叶背上产卵,虫卵可在3天后孵育成幼虫,并分布于植株的叶面,然后进入植株内部进行危害。一旦发生此虫灾,农户应立即清除田间杂草。姜收割后,把残株、枯叶、虫苗以及杂草清理干净,集中焚烧。若有受害苗木,则需查明其种群数量,并将其扒开捕获。选用95%敌百虫900倍液连续喷1~3次。采用50%锐劲特500~800倍液对大田进行喷洒。对发现的幼虫期和成年期的害虫要进行有效地捕杀,防止大规模的、大面积地扩散。
三、结语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已推广了无公害生产技术,有些地区更是以无公害生产为主,以提升产品品质。要做好病虫害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以及早期治疗,促进生姜的无公害生产发展。
来源:青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