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灯的光在数学试卷上投下一小片昏黄,那道压轴题的辅助线像被浓雾锁死的山路,横亘在草稿纸中央 —— 我捏着笔的指节泛白,笔尖在纸上戳出细碎的墨点,第三次推导又卡在了同一个步骤。正要把试卷揉成一团时,脑海里突然浮起愚公的身影:暮色里,他握着柄磨得发亮的锄头,额角的
《中国民间故事》作文作文素材运用
1. 《愚公移山》(主题:坚持、信念)
台灯的光在数学试卷上投下一小片昏黄,那道压轴题的辅助线像被浓雾锁死的山路,横亘在草稿纸中央 —— 我捏着笔的指节泛白,笔尖在纸上戳出细碎的墨点,第三次推导又卡在了同一个步骤。正要把试卷揉成一团时,脑海里突然浮起愚公的身影:暮色里,他握着柄磨得发亮的锄头,额角的汗珠砸在干裂的土地上,身后的子孙们背着竹筐,筐沿沾着新鲜的泥土,明明一筐土对太行王屋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他眼底却燃着比星光更亮的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我深吸一口气,重新把试卷展平,用红笔将题目拆成三个小问题,像愚公把移山的目标拆成 “每日一筐土”。那天晚上,当最后一步推导的等式终于成立时,窗外的月光刚好落在草稿纸上。我忽然懂了:所谓 “不可能”,从不是山太高、路太远,而是我们忘了像愚公那样,用 “一锄一筐” 的执着,在绝望的岩壁上,一点点凿出希望的缝隙。
2. 《牛郎织女》(主题:真情、平凡中的浪漫)
奶奶的针线笸箩总放在阳台的藤椅上,竹编的筐里躺着爷爷的旧衬衫 —— 袖口磨出了毛边,奶奶就找块同色的细棉布,用藏青色的线细细缝补,针脚走得又密又匀,像她年轻时纳鞋底的模样。爷爷每天清晨五点就起床,在煤炉上烧一壶热茶,等奶奶晨练回来时,搪瓷杯里的茶刚温到不烫嘴的程度,杯底还沉着几粒爷爷特意放的枸杞。
有次我翻到一本言情杂志,指着封面上捧着玫瑰的情侣问奶奶:“这才是浪漫吧?” 奶奶笑着摇了摇蒲扇,指了指窗外爬满篱笆的牵牛花:“你爷爷二十岁帮隔壁王婶耕地,我就提着竹篮去送午饭,篮子里装着刚蒸好的玉米饼,裹在蓝布帕子里还热乎。他在地头啃饼,我帮他擦汗,就像牛郎在田里犁地,织女在旁织锦,哪用得着这些花哨的?” 风从纱窗缝里钻进来,带着牵牛花的清香,我忽然想起牛郎织女的鹊桥 —— 原来真正的浪漫从不是天河上的短暂相拥,而是像爷爷奶奶这样,把 “晨起热茶、灯下缝补” 的平凡日子,一针一线缝进岁月里,比鹊桥更长久,比玫瑰更温热。
3. 《鲁班造伞》(主题:观察、创新)
去年盛夏的植物园写生课,蝉鸣正盛时,突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慌忙把画板抱在怀里,却看见同桌小宇蹲在荷塘边,盯着一片荷叶出神 —— 雨珠落在荷叶上,像碎玻璃似的滚来滚去,顺着叶脉的纹路滑进池塘,叶心却始终干爽,连一丝水痕都没有。他把画板倒扣在头上挡雨,指尖还在轻轻摸着荷叶的边缘:“你看,荷叶边是卷起来的,像个小盆子,要是画板也能这样,就不怕雨打湿画纸了。”
那之后的半个月,小宇的书桌抽屉里总堆着卡纸、胶带和防水膜。他先是把画板边缘剪得有些毛糙,又重新贴了弧形的硬纸板当 “挡水条”;防水膜贴了三次才贴平整,第一次贴歪了,第二次气泡太多,第三次他蹲在台灯下,用尺子一点点把气泡刮出去。最终做成的 “便携写生伞板”,不仅能挡雨,还能折叠放进书包,美术老师拿着它在教室里展示时,小宇的眼睛亮得像星星。
这让我想起鲁班造伞的传说 —— 当年鲁班见孩子头顶荷叶避雨,定然也像小宇这样,细细观察过荷叶的脉络与弧度。原来创新从不是 “凭空变出魔法”,而是像鲁班凝视荷叶、小宇抚摸雨中华板那样,把生活里那些被忽略的小细节,轻轻拾起,再酿成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4. 《孟姜女哭长城》(主题:抗争、人性温度)
历史课上,老师播放了一段纪录片:1937 年的南京,有位叫李秀英的孕妇,面对敌人的刺刀,她蜷起身子护住腹部,任凭刀刃划破手臂,鲜血浸透了衣襟,却始终没哼一声。后来孩子平安降生,她手臂上的疤痕,像一道永不褪色的勋章。
看到这里,我的眼眶突然发热,脑海里浮现出孟姜女的身影:她穿着粗布衣裳,踩着破草鞋,千里迢迢奔向长城,风沙吹裂了她的脸颊,却吹不灭她找丈夫的念头。当得知丈夫已埋骨城下时,她跪在长城边恸哭,哭声像惊雷般震得砖石颤抖,那不是软弱的哭泣,是一个平凡女子对强权最倔强的反抗 —— 就像李秀英用身体护住孩子,孟姜女用哭声唤醒了长城下的人性。
其实她们都不是什么 “英雄”,只是乱世里的普通人:一个为了爱人,一个为了孩子,却在冰冷的苦难面前,守住了最炽热的人性。就像黑暗里的一点微光,或许微弱,却能照亮更多人 “不向命运低头” 的勇气,让我们知道:再强大的强权,也压不垮人心底的坚守。
5. 《白蛇传》(节选 “断桥相遇”“水漫金山”)(主题:勇气、打破偏见)
班里转来一位叫陈阳的同学,他坐在轮椅上,右腿盖着一条灰色的毯子。刚开始,总有人在背后窃窃私语:“他肯定跟不上体育课”“分组实验别和他一组,会拖慢进度”。陈阳似乎没听见,只是上课的时候,他会把笔记本架在膝盖上,笔尖在纸上写得飞快,偶尔抬头提问,声音清亮又坚定。
运动会那天,陈阳报名了 “轮椅竞速” 项目。发令枪响的瞬间,他双手用力转动轮椅的轮子,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轮椅在跑道上碾出两道浅浅的痕迹,像两道倔强的箭头。有一次轮子差点歪了,他迅速调整姿势,继续向前冲,额角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跑道上。最终他冲过终点时,操场上的掌声突然响了起来,比任何一次比赛都热烈。
看着他举起奖牌的样子,我想起了《白蛇传》里的白素贞 —— 世人都说 “人妖殊途”,说她是 “害人的蛇妖”,可她却不顾法海的阻挠,用对许仙的深情、对百姓的善意,打破了偏见的枷锁。原来,真正的 “善恶” 从不在别人的议论里,也不在 “残疾”“妖” 这样的标签里,而在一个人是否有勇气坚持本心。就像陈阳,他用轮椅上的冲刺告诉我们:所谓 “不可能”,不过是别人给我们贴的标签,只要自己不放弃,就能活成自己的光。
6. 《刻舟求剑》(主题:变通、打破思维定势)
物理实验室里,电流表的指针始终停在零刻度,我盯着电路接线图,第三次检查导线 —— 红色的导线接正极,蓝色的接负极,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也没接错,可灯泡就是不亮。我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把导线拔下来又重新插上,心里嘀咕:“明明和课本上的步骤一模一样,怎么会不行?”
旁边的李老师走过来,弯下腰看了看电路,又指了指滑动变阻器:“你试试把滑片往左边移一点?” 我半信半疑地转动滑片,突然,电流表的指针动了,灯泡也发出了微弱的光,随着滑片的移动,光越来越亮,像一颗慢慢苏醒的星星。“课本上的步骤是参考,但实验里的变量会变,就像船在动,剑的位置也在变。” 李老师笑着说。
我忽然想起 “刻舟求剑” 的楚人:他在船身上刻下记号,却忘了船在水流里前行,剑早已沉入江底;我守着课本上的 “固定步骤”,却忘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是 “流动的水”,位置变了,电流也会变。那天的实验报告上,我特意写下一句话: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来不是守着 “刻在船上的记号”,而是学会跟着变化调整方向 —— 毕竟,世界从来不是静止的棋盘,而是流动的江河。
7. 《狼来了》(主题:诚信、信任的珍贵)
同桌小浩的数学成绩不太好,上周他找我帮忙补习,我们约好每天放学后在图书馆见。可周三下午,朋友阿明约我去打羽毛球,我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犯了嘀咕:“反正少补一天也没关系,明天再给小浩补吧。” 于是我给小浩发了条消息:“我今天生病了,没法去补习。”
第二天去学校,我看见小浩坐在座位上,手里拿着一本数学练习册,旁边放着他昨天整理的错题。“你病好了吗?” 他抬头问我,眼神里带着关切,我却不敢看他的眼睛,只能含糊地 “嗯” 了一声。后来阿明在班里说漏了嘴,说周三和我去打羽毛球,小浩听见后,再也没找过我补习。有次我主动提出帮他讲题,他只是轻轻摇了摇头:“不用了,我问老师就好。”
看着他转身的背影,我想起了 “狼来了” 里的放羊娃 —— 他一次次撒谎,把村民的关心当成玩笑,直到狼真的来临时,山坡上只剩下他的呼救声。原来信任就像玻璃,一旦碎了,就算拼起来,也会留下裂痕。后来我每天放学都留在教室里,把小浩的错题一道道标红,写下详细的解题步骤,再递给她。整整两周后,小浩接过练习册时,终于笑了:“谢谢你,我们今天一起在图书馆补吧?” 那一刻我才懂:诚信不是 “偶尔的承诺”,而是每次答应别人的事,都要认真做到,因为信任的建立需要很久,摧毁它,却只需要一个谎言。
8. 《孔夫子改错》(主题:谦逊、实事求是)
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翻译《论语》里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之前在课外书上看过类似的句子,立刻举手站起来:“‘有’是‘拥有’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孔子十五岁就拥有了学习的志向!” 说完,我还得意地看了看周围的同学,以为自己答得又快又准。
可老师却笑着摇了摇头:“你再想想,‘十有五’为什么不直接写成‘十五’呢?古代的‘有’,有时候是通假字,通‘又’,表示‘再加上’的意思。” 我愣在原地,手心冒出了汗,声音也开始发颤:“我…… 我没注意到通假字。” 老师走过来,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又指着课本上的注释:“你看,这里写着‘有,通 “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学习就是这样,不能想当然,要仔细看细节。”
下课的时候,我想起了《孔夫子改错》的故事:孔子周游列国时,因为不懂渔业知识被老渔夫指正,他没有因为自己是 “圣人” 就掩饰不足,反而召集门生,坦言 “生而知之者,其孰能无惑”。原来真正的智慧,从不是 “假装什么都懂”,而是像孔子那样,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像今天的我这样,承认 “我错了”,然后把错误当成台阶,一步步往上走。
9. 《文成公主进藏》(主题:奉献、民族团结)
舅舅是位援藏教师,每年只有寒假能回家。去年暑假,我跟着舅舅去了他任教的那所藏族小学 —— 学校在半山腰上,教室的窗户上贴着藏族特色的窗花,黑板上用汉藏两种文字写着 “欢迎”。舅舅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照片:他和学生们站在青稞田里,学生们穿着藏袍,手里拿着青稞苗,舅舅的裤脚上沾着泥土,脸上带着笑,身后的青稞田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这些孩子会教我唱藏族歌谣,我教他们背唐诗。” 舅舅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作业本,上面是一个叫卓玛的学生写的作文:“王老师教我们种向日葵,他说向日葵会朝着太阳转,就像我们会朝着知识的方向走。” 那天下午,我跟着舅舅去上课,孩子们用流利的汉语朗读课文,还教我跳锅庄舞,他们的笑声像山间的泉水,清亮又欢快。
看着眼前的画面,我想起了文成公主 —— 一千多年前,她带着五谷种子、纺织技艺和经书,沿着唐蕃古道走进西藏,把汉人的文化带到了高原,也把藏族的风情带回了长安。舅舅说:“奉献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是我教他们知识,他们也教我热爱这片土地。” 原来,无论是文成公主的嫁妆,还是舅舅的教案,都藏着跨越山海的善意 —— 文明从来不是孤立的岛屿,唯有以真诚为桥,让不同的文化相遇、相融,才能开出更璀璨的花。
10. 《龟兔赛跑》(主题:坚持、戒骄戒躁)
运动会的 800 米赛道旁,挤满了呐喊的同学。我站在起跑线上,攥紧了拳头 —— 之前的短跑比赛我每次都拿第一,这次 800 米,我觉得自己肯定也能赢。发令枪响后,我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很快就把其他选手甩在了后面。跑过第二圈时,我回头看了看,后面的人离我还很远,心里的弦一下子松了:“歇一会儿也没关系,反正他们追不上。”
于是我放慢了脚步,甚至停下来走了几步,一边走一边擦汗。可就在这时,我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 是小明!他之前一直落在后面,却始终保持着均匀的步频,手臂摆动的幅度不大,却很有力,每一步都踩得很稳。我赶紧加快速度,可腿却像灌了铅似的,怎么也跑不快。最终,小明冲过终点时,我还在最后一圈的弯道上。
站在跑道旁,风吹过脸颊,我想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仗着自己跑得快,在树下呼呼大睡;乌龟虽然慢,却一步一步,从不停歇。原来 “快” 从来不是赢的关键,“踏实” 才是 —— 就像学习,要是像我赛跑那样,仗着自己有点小聪明就偷懒,再快也会落后;只有像乌龟那样,每天坚持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跑到终点。那天的运动会奖状上,小明的名字写在最前面,我把那张奖状的照片存在了手机里,提醒自己:永远别做 “骄傲的兔子”。
11. 《孔雀惜尾》(主题:虚荣、取舍)
前阵子,班里流行穿名牌运动鞋,同学们课间总围着一起看新鞋的款式。我看着同桌脚上那双带金线的运动鞋,心里痒痒的,也缠着妈妈给我买一双。“你的运动鞋才穿了三个月,鞋底还没磨平呢。” 妈妈劝我,可我却不依不饶:“别人都穿名牌,我不穿,他们会笑话我的!”
最终妈妈还是给我买了那双鞋,鞋边的金线在阳光下闪着光,我走路的时候都特意把脚抬得高一点。可麻烦也跟着来了:上体育课的时候,我不敢跑太快,怕鞋子被踩脏;下雨天更是小心翼翼,宁愿绕远路,也不肯踩水洼。有天放学,我不小心把鞋蹭到了墙上,留下一道黑色的印子,我蹲在路边哭了半天,连妈妈喊我回家都没听见。
妈妈走过来,叹着气说:“你这孩子,怎么跟《孔雀惜尾》里的孔雀一样?孔雀因为太珍爱自己的尾巴,遇到猎人时,只顾着护着尾巴,连飞都忘了,最后被捉住了。” 我看着鞋子上的印子,突然醒了 —— 鞋子本来是用来走路、跑步的,我却因为 “名牌” 的虚荣,把它变成了负担,连正常的活动都不敢参加。
后来我把名牌鞋收进了鞋柜,重新穿上之前的旧鞋子。当我穿着旧鞋子在体育课上奔跑时,风从耳边吹过,鞋底踩着跑道的弹性让我觉得格外轻松。原来生活里有很多 “孔雀的尾巴”:名牌的衣服、虚假的面子、无用的攀比…… 只有懂得取舍,不被虚荣迷惑,才能活得自在、踏实。
12. 《凤栖梧桐》(主题:友谊、坚守承诺)
我和小雨是在初一的图书馆认识的,我们约定要一起考上市里的重点中学,于是每天放学都留在图书馆复习 —— 她坐在靠窗的位置,我坐在她旁边,阳光透过玻璃落在我们的笔记本上,她的笔记用蓝色的笔写,我的用黑色的笔,遇到难题时,我们就一起对着课本讨论,直到图书馆的管理员提醒我们要闭馆。
可半年前,小雨的爸爸工作调动,她要转学去外地。临走前,她把一本写满笔记的复习册递给我,封面是我们一起贴的梧桐叶贴纸,里面的重点内容用荧光笔标得清清楚楚,空白处还写着:“记得每天背单词,我们在重点中学见!” 我接过复习册时,眼泪差点掉下来,她却笑着说:“又不是再也不见,我们可以每天微信联系呀!”
之后的日子里,我们每天都会分享学习进度。我会拍上课的笔记发给她,她会告诉我新学校的老师讲题的方法。有次模拟考试,我数学只考了 65 分,趴在桌子上不想学了,小雨发来一条微信,还附了一张她画的小画:一棵小小的梧桐树,旁边写着 “还记得《凤栖梧桐》吗?风答应了小鱼,就一直守着,直到小鱼变成梧桐树。我们的约定,也不能不算数呀!”
看着那张画,我重新拿起了数学书。原来真正的友谊从来不是 “天天见面”,而是像风对小鱼那样,哪怕隔着千里,也会守住当初的承诺,一起朝着约定的方向努力。现在,我的书桌上还放着那本复习册,梧桐叶贴纸已经有点卷边,可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 —— 那是我和小雨的约定,也是我们一起奔向未来的勇气。
来源:52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