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十点,刚比完世锦赛的跨栏运动员吴艳妮上了镜头,26岁,四川人,女子100米栏预赛跑出13秒12,小组第五,没进下一轮,记者问她跟欧美选手差在哪,她摘了口罩喝口水,手指捏着号码布边儿,说其实大伙儿都练得卖力,可真站上世界赛场,才晓得差距到底在哪。
昨晚十点,刚比完世锦赛的跨栏运动员吴艳妮上了镜头,26岁,四川人,女子100米栏预赛跑出13秒12,小组第五,没进下一轮,记者问她跟欧美选手差在哪,她摘了口罩喝口水,手指捏着号码布边儿,说其实大伙儿都练得卖力,可真站上世界赛场,才晓得差距到底在哪。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赛场电子屏上显示,吴艳妮所在小组的美国选手以十二秒五四率先冲线,比她快了零点五八秒,这半秒差得真不少,她说了,欧美运动员从小就是高强度练,肌肉天生就适合短跨项目,说话时她下意识抬手比了个跨栏的动作,手腕上的运动手表闪了下微弱的蓝光。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采访中她提到网络舆论,总有人说国内选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可人家从小吃的用的练的,跟咱们能一样吗,直播间弹幕一下炸了,有人打“别双标”,也有人问“差距是天生的借口吗”,吴艳妮摆摆手,我就是说个实话,你去看看牙买加短跑队的肌肉,跟咱们真不一样。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凌晨两点,运动员村餐厅里,吴艳妮的餐盘装着五谷杂粮,她对着手机镜头举起营养补充剂,说接下来得改训练计划了,改变不是一两天能成的,窗外上海徐汇的天际线在雨里模糊着,巴黎奥运会还有二百二十六天。
来源:阿凯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