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爸,我把你的三分踢飞了。”——当19岁的朱利亚诺·西蒙尼把空门砸在横梁上,镜头切到场边,西蒙尼老爹直接跪了,那一秒,全网都听见了他心里“咔嚓”一声脆响。
“爸,我把你的三分踢飞了。”——当19岁的朱利亚诺·西蒙尼把空门砸在横梁上,镜头切到场边,西蒙尼老爹直接跪了,那一秒,全网都听见了他心里“咔嚓”一声脆响。
跪得有多狠?
转播画面里,他先是双手摊开,像在说“这球也能丢?”,紧接着膝盖一软,整个人扑通落地,抱头埋草。
社交媒体0.3秒内刷屏,有人把动图做成表情包:配文“当儿子把作业写错,老师还是你自己”。
更扎心的是数据:那脚射门距门3米,没人封堵,西甲官方统计同位置命中率92%。
换句话说,闭着眼睛踢都比这准。
马竞全场预期进球2.8,最后只捞回2个,积分停在第7,距离榜首已差5分——在西甲,5分就是天堂和电梯的广告牌。
这不是普通的“错失良机”剧本。
老爹是主帅,儿子是替补奇兵,时间第82分钟,比分2-2,赢了就能蹿进欧冠区。
球迷看台刚把“Juliano”喊到一半,横梁“咣”一声把尾音噎回去,现场收音清晰得吓人,像谁把铁锅扣在麦克风上。
有人扒出细节:小西蒙尼上场前,老爹特意把他拽到边线,耳语15秒,拍了两下后背。
那画面原本被剪进“父子情深”预告片,现在成了“毒奶”现场。
评论区分裂成两派:一派心疼“孩子才19,谁没踢过横梁”;另一派吐槽“关系户上场,浪费名额”。
最损的留言:“如果姓不是西蒙尼,这会儿正坐看台吃瓜子。”
可现实没留言那么轻松。
马竞本赛季老化严重,33岁格列兹曼、32岁科克连轴转,青年队能提的就这张户口本。
西蒙尼敢在第75分钟换亲子,本身就是:赢了是“教父眼光”,输了就是“任人唯亲”。
横梁一响,赌桌掀翻,老爹得自己捡筹码。
赛后发布会,他嗓子沙哑:“足球会惩罚你,也会原谅你,我仍相信他。”听起来像给记者说,更像给自己催眠。
西班牙六台当晚民调:61%球迷认为“下一场别再让他上”。
压力直接拉到天花板。
但翻一下青年队数据,会发现小西蒙尼上赛季青年欧冠7场6球,跑位嗅觉确实灵。
一线队训练里,他把把抢点成功率全队第一,队友私下叫他“幽灵”。
问题在于,青年队到西甲,横梁厚度一样,心理厚度天差地别。
那一脚他用了全力,脚背绷太紧,球没旋转,直直砸铁。
越怕丢人,越会丢人,这是年轻球员的标准流程。
更麻烦的是,马竞接下来连打皇家社会、巴萨。
格子、莫拉塔如果继续疲态,西蒙尼还得从自家血包里抽人。
用,可能被骂“护犊子”;不用,锋线没人,还是他背锅。
父子同框,成了双刃剑,砍完对手也砍自己。
有心理师在电台说:“最惨的不是踢丢,而是下一次机会来时,他先想起老爹跪地的画面。”自我修复的唯一办法,就是把下一脚踹进网窝。
可下脚机会什么时候来?
没人敢打包票。
足球的残酷就在这儿:观众只记得你上一次踢到哪,没人管你青训多闪耀。
所以,当老爹跪地那一刻,他跪的不只是三分,也是自己“年轻化”战略的出师表。
横梁响一声,把父子俩同时推上审判台。
接下来要么一起逆袭,要么一起背锅,没有中间选项。
来源:蠢羊聊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