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吞咽都成奢望,他却把胃管变成科研输液管——11月,蔡磊彻底丢了自己的咀嚼,每天靠肚子上那个小洞续命,六小时康复像上刑,只为让肌肉晚点投降。
吞咽都成奢望,他却把胃管变成科研输液管——11月,蔡磊彻底丢了自己的咀嚼,每天靠肚子上那个小洞续命,六小时康复像上刑,只为让肌肉晚点投降。
我刷到段睿直播,她一句“他连口水都咽不下”,手机差点掉地上。
这病真狠,先封喉,再锁全身,最后把人活活钉在清醒里。
可就在他不能说话的同月,他砸钱的那帮科学家在《自然》子刊报了个冷门:找到可能拖慢渐冻脚步的标记物。
别人论文致谢写导师,他直接把自己名字塞进首批试药名单——当小白鼠也得挑自己付过账的笼。
三年里,他烧掉上亿,搭起全国最大的患者数据平台,把散落的病历像拼图一样往一起凑。
我算了下,3.2亿捐款除以100万人,平均每人320块,就是一杯咖啡钱,却能把罕见病顶上热搜,让卫健委松口加政策。
祖父50岁走,父亲47岁离开,他41岁接棒,死亡接力跑到他这儿,干脆改道,往实验室冲。
老婆把会计证收进抽屉,直播间卖饼干,六岁的儿子被寄到亲戚家,视频里喊爸爸,蔡磊只能眨眼回应。
有人喷他拿病炒作,他干脆连说话功能都省了,用眼球打字:遗体捐,脑子留给他们切片。
我半夜刷到这句,后背发凉——原来真正的狠人,是把遗书写成实验协议。
胃造瘘的管子滴答响,像倒计时,也像发令枪。
药能不能成没人敢保,但100万人已经记住四个字:渐冻症不是鬼,是编号,能被档案追踪,被数据拆招。
以前得了就回家等死,现在医院多开一扇门,哪怕只缝一条缝,也是他把肉身卡在那,不让门关上。
他未必能等到救命药上市,可后来的人填知情同意书时,会看到第一行志愿者:蔡磊。
那一刻,这条命就值了。
来源:娱乐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