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骂的人和哭的人,其实都在同一件事里照见自己:遇到烂事,谁不想有个明星朋友替自己吼一嗓子?
“姚晨又上热搜了?
这次不是因为新剧,是因为她‘管太宽’。
”
点进去一看,原来二审维持原判那天,她只发了四个字:别怕,我在。
评论区瞬间炸锅——有人骂她戏多,有人哭到手机屏花。
骂的人和哭的人,其实都在同一件事里照见自己:遇到烂事,谁不想有个明星朋友替自己吼一嗓子?
别急着给她贴“圣母”标签。
翻她微博,过去三个月,除了剧组盒饭照,就是崔丽丽案进度表,连中秋都没晒月饼。
好友朱媛媛走后,她像被拔掉电源,停更半个月,再上线直接甩出500万,在福建山区盖了栋“留守儿童艺术中心”。
文件截图挂在教育厅官网,名字写得清清楚楚:姚晨,捐赠人。
没有通稿,没有剪彩,连块红绸子都没。
更离谱的是,她一边捐楼,一边偷偷考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公益副主任”。
圈里人透露,笔试那天她刚下夜班,眼妆都没卸,蹲在走廊背《未成年人保护法》。
网友笑疯:明星也卷考公?
真相是,这个头衔没片酬,唯一福利是能把“明玉助学计划”塞进官方系统——现在127个山里姑娘的学费,直接走对公账户,再也用不着她半夜手写支票。
有人酸她“洗白”。
可洗白需要一口气接三部正剧?
郑晓龙的新戏《女检察官》明年开机,女主原型是办过崔丽丽案的检察官,姚晨磨了半年,把案卷翻得卷边,就为了演好“开庭前夜把证据当睡前故事”的疯批细节。
金鸡奖评委名单公布那天,她正在山区回访,顺手把评委证垫在老乡家桌角,防酱油瓶晃——照片流出,粉丝笑出鼻涕泡:这姐是真没把“权威”当回事。
最戳人的是二审那天。
法院门口蹲满直播网红,她没走VIP通道,混在人群里,戴的帽子是朱媛媛生前送的那顶旧渔夫帽,边都起毛了。
宣判结束,她第一个冲上去抱住崔丽丽母亲,老人哭到跪地,她跟着跪,膝盖磕在水泥地上“咚”一声。
现场视频抖到模糊,弹幕却齐刷刷飘过:这一跪,比任何台词都真。
所以别再问“明星发声有啥用”。
有用没用,得看后续。
崔丽丽案进了最高法年度十大候选,姚晨团队正在筹法律援助基金,以后类似案子,普通人也能申请免费律师。
说白了,她把自己流量折价变现,换成一张张诉讼费减免单——这比在红毯上摆pose难多了,也丑多了:要填表、要审计、要挨骂,还得保证自己不抑郁。
45岁的姚晨,早过了“扮少女”的年纪。
眼角褶子里夹着风沙,笑起来像村口晒黑的大姐。
她不再演“完美受害者”,专挑“有瑕疵的普通人”:出轨的媳妇、撒谎的母亲、受贿的检察官……观众骂角色,她跟着一起骂,转头把片酬打进山区账户,像给角色赎身。
网友总结:她演的不是戏,是“犯错说明书”——看完突然原谅了自己那点破事。
下次再刷到她热搜,别急着滑走。
点进去,看看她又在“多管哪门子闲事”。
毕竟,当一个明星愿意把名声换成砖头,一块块垒进别人的生命里,这热闹,值得凑。
来源:乐观的星星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