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到新闻:上海6月抽检,19批童装塑化剂最高超标186倍,还冒出个陌生词APEO,说会搅乱孩子内分泌。
早上给孩子套T恤,一股刺鼻塑料味直冲脑门,我当场愣住。
昨晚刷到新闻:上海6月抽检,19批童装塑化剂最高超标186倍,还冒出个陌生词APEO,说会搅乱孩子内分泌。
我手里这件,刚好就是上周直播间9块9秒来的爆款。
先把那衣服扔阳台,味儿熏得眼睛疼。
回屋翻订单,店铺页面还在吹“纯棉A类”,质检报告?
没有。
再点进详情,产地广东,正是广东疾控3月刚点名“毒纸巾”重灾区,湿巾里二噁英超标5倍,湿强剂还能把肠子菌群搅成一锅粥。
合着我给孩子擦嘴的纸,也可能同款。
越查越心惊。
厨房那只彩色仿瓷碗,河北产,央视8月刚曝光,60℃热汤泡4小时,甲醛飙到0.78,超标7倍,顺带把镉也送出来。
我天天拿它盛番茄蛋汤,酸溜溜的,金属跑得更快。
碗底“密胺”俩字,现在看像笑话。
顺手打开柜子,廉价洗衣液剩半桶,荧光增白剂让衣服亮得刺眼;PVC拖鞋底磨得发黑,欧盟明年就禁售;保温杯内壁被柠檬汁试出锈斑,304标贴一撕,底下201钢印清清楚楚。
这一圈扫下来,感觉家里每个角落都埋雷。
以前图便宜、图好看,现在全变成悬在头顶的问号。
解决办法其实不复杂:衣服先看GB 31701-2015,纸巾找FDA或ECF标,洗衣液认十环,拖鞋换Croslite,碗直接换成稻壳纤维。
真踩坑,12315 App一键举报,现在还能先行赔付。
说到底,便宜没罪,但拿孩子健康换便宜,就是赔本买卖。
今晚我就把那只碗扔了,顺便把9块9的衣服剪成抹布——擦地可以,贴身穿免谈。
来源:小猪的美食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