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起事故发生在京沪高速公路沭阳段77公里处,该路段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近日,在京沪高速公路沭阳段发生了一起匪夷所思的事故
起初
一辆白色货车在最右侧车道行驶
接着
这俩白色货车竟然逐渐向左侧偏移
偏离车道
与行驶在左后方车道的
红色货车相撞
现场究竟发生了什么?
请关注
一路平安融媒专栏 | 以案说法
你!还有你!
都是疲劳驾驶!
FM101.1
《一路平安》近日播出
事故还原
这起事故发生在京沪高速公路沭阳段77公里处,该路段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一辆白色货车在最右侧车道行驶,另一辆红色货车在其左后方车道行驶,两车距离较近,且车速都很快。
白色货车在行驶中,开始慢慢偏离车道,逐渐向左侧偏移,车辆逐渐将白色虚线碾压覆盖。
此时,红色货车见状不停闪远光灯提示,但白色货车未察觉,继续变道。
由于红色货车与白色货车两车速度都很快,几乎逐渐并排行驶。因为与白色货车水平距离过近,红色货车来不及制动,驾驶室随即剐蹭到白色货车车厢,导致事故发生。
事故后果
事故造成两车轻微受损,所幸双方驾驶人都系好了安全带,均未受伤。
违法分析
江苏交通广播网主持人吕杰、宿迁市交管支队警官主持人张晋在节目中探讨了这起案件——
乍一看,是红色货车莫名追尾白色货车。真相却是白色货车突然压线、变道,甚至不顾后方车辆的灯光提示,依旧变道,才酿成险情!白色货车司机为何如此?
事发地的警官给出了详细剖析——
警方分析
事发后,事故双方驾驶人的情绪也是相当激动,后方红色货车认为前方白色货车是故意别他!
民警制止争吵后,立刻调取监控,发现白色货车前方并没有车辆,所以不存在因为要避免追尾前方车辆,才不得已变道的情况。
而且,当时白色货车它的变道行为并没有明显减速观察痕迹,且是逐渐偏移,且在红色货车闪灯提醒时仍坚持变道。
民警通过警务通调取两车北斗系统数据,发现白色货车司机连续驾车5小时,仅休息10分钟。
巧合的是,后方红色货车司机从凌晨5点30分驶入高速,也是连续驾车6小时未停车休息。
所以事故双方,在事发时,都是疲劳驾驶呀!
《道交法》实施条例
第62条第7款
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且休息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
按照规定,白色货车变道时应至少提前3秒开启转向灯,给后方车辆充分反应时间,且在遇到红色货车闪远光灯时应立即停止变道,但视频中白色货车并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提示措施,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中车辆逐渐偏移。
而红色货车虽然是正常行驶,但其也存在一些妨碍安全驾驶的不当之处:跟车过近。在发现白色货车偏离车道时,没有提前减速避让,直到两车距离过近才警醒,又因担心急刹车或急打方向导致车辆失控,只能闪远光灯提醒,但对方并未及时发现,最终两车躲闪不及引发事故。
《道交法》实施条例
第44条
变道不得影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若前车在变道过程中未观察后方车辆、未保持安全距离导致后车追尾,前车需承担全部责任。
事故定责
最终,民警判定白色货车司机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但同时,显然两名司机都存在疲劳驾驶违法行为,事故起因也完全是双方司机疲劳驾驶所致,因此民警依据法律规定,对双方驾驶员的疲劳驾驶违法行为予以罚款和记分处罚,并责令他们休息足够时间后再上路行驶。
在高速公路上
疲劳驾驶的危害
完全不亚于酒驾醉驾!
机动车驾驶人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动作呆板、手脚发胀,或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考不周全、精神涣散、焦虑、急躁等现象。
此时勉强驾驶车辆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轻微疲劳时,驾车会出现换挡不及时、遇突发情况操作不准确;
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会变得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
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国庆假期期间
很多市民选择自驾出行
广大驾驶人
应注意防范疲劳驾驶
开车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睡眠
注意劳逸结合,白天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之后需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若需夜间驾驶,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2小时。
科学安排行车时间
尽量避免夜间开车,尤其是凌晨时段;白天要注意避开午后时段;长途驾车尽量找搭档轮流驾驶。
避免长期保持同一姿势开车
以防肌肉僵硬诱发疲劳,可在开车时小幅度调整坐姿并深呼吸。
可借助一些辅助手段预防疲劳
在车内放置薄荷、柠檬等具有提神气味的香薰,利用嗅觉刺激保持清醒;
也可以提前准备风油精、清凉油,在太阳穴或额头涂抹少许,通过清凉感驱散困意。
若行车途中出现疲劳、困倦症状,可开窗呼吸新鲜空气,或饮用咖啡等提神饮料。
最稳妥的方法是在服务区停车,下车活动一下腰腿、颈肩等肌肉,待疲劳缓解后再上路。
国庆长假出行,对于私家车车主来说,家人也要多提醒,比如长途出行前提前规划好休息点,途中通过聊天等方式帮助驾驶员保持清醒,共同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每一次平安驾驶
都离不开对规则的敬畏
和对自身状态的清醒认知
杜绝疲劳驾驶
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
江苏交通广播网 江苏交警
原创作品
记者 张君仪 吕杰
综合 宿迁交警
来源:江苏交通广播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