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清早的跳水馆里,全红婵正对着镜子调整入水动作。手机突然震动——又是那条冲上热搜的评论:"运动员凭什么能弹性上学?"她撇撇嘴,把手机塞回包里。这一幕发生在9月28日,距离她成为大学生刚满两周。
01
大清早的跳水馆里,全红婵正对着镜子调整入水动作。手机突然震动——又是那条冲上热搜的评论:"运动员凭什么能弹性上学?"她撇撇嘴,把手机塞回包里。这一幕发生在9月28日,距离她成为大学生刚满两周。
02
白T恤+牛仔裤+马尾辫,这身朴素装扮在开学典礼上格外扎眼。当校长把校徽别在她胸前时,台下快门声此起彼伏。有人发现她小腿肌肉线条更分明了,立刻引发讨论:"是不是胖了?还能跳得动吗?"
拜托!人家晨练晚训一次没落好吗?国家队教练组晒出的日程表显示,她每天5:30雷打不动出现在泳池,晚上加练到21:00是常态。那些说"上学=躺平"的键盘侠,怕是连800米体测都要请假的主儿吧?
03
弹性学制到底咋回事?说白了就是"训练比赛优先,学分八年有效"。专业课跟不上?寒暑假集中补!比赛撞期考试?线上同步考!这套机制清华北大用了十几年,怎么轮到体育生就被说成"特权"?
看看全红婵书包里装的啥:运动解剖学教材+训练日记+英语单词本。人家在食堂排队都在背动作要领,某些人却盯着体重秤数字瞎操心。知道十米台和三米板的区别吗?肌肉密度增加反而能让空中转体更稳!
04
突然想起郭晶晶当年被港媒围堵的场面。记者把话筒怼到她脸上:"听说你男友嫌你脸大?"晶姐一个眼神都没给,转头就用奥运金牌打了所有人的脸。现在她当裁判长,连打分时皱眉的幅度都像用游标卡尺量过——专业的人从来不用嘴辩解。
最近她在干嘛?蹲在小学教室里教孩子刷牙!别笑,运动员最懂牙齿健康多重要。那些年喝过的功能饮料,差点把牙釉质都泡没了。现在她把血泪史变成公益课,比买热搜的明星实在多了。
05
两代"跳水女王"的隔空对话特有意思。全红婵在微博发了个表情包:"书要读,跳板要踩,键盘侠随便嗨"。郭晶晶更绝,直接晒出裁判资格证复印件——看见没?姐靠的是这个!
要我说,某些网友就是闲得慌。人家早上五点练空翻的时候你在睡觉,晚上补文化课的时候你在刷剧,凭啥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体育总局早就公布过数据,现役运动员本科率超70%,真当国家队是文盲集中营?
06
知道全红婵现在最怕什么吗?不是207C动作,而是高数课!但人家说了:"解不出微积分比压不住水花容易多了,至少草稿纸不会嘲笑我。"看看这心态,活该人家能当冠军。
那些说"运动员读书没用"的,建议看看邓亚萍的剑桥博士论文。没有运动生理学知识,退役后当教练都看不懂数据报表;不懂点传播学,分分钟被无良媒体断章取义。全红婵选修的媒体素养课,说不定哪天就能用来怼记者。
07
郭晶晶最近有句话特别戳心:"当裁判比当运动员更难,因为要让所有人看见公平。"她在巴黎奥运会上给某个争议动作打分时,现场大屏幕同步播放了六角度慢放——看见没?这才叫专业!
全红婵也学着在日记里写:"今天入水角度偏了2度,就像数学题少写了个解。"看看这觉悟!把赛场当课堂,把训练当考试,难怪教练说她"心里住了个老灵魂"。
08
最烦那些说"运动员就该专心训练"的论调。你上班就不考证不进修了?全红婵的课表上明明白白写着:《运动损伤防护》《体育心理学》《营养膳食搭配》——哪门课不是为职业生涯服务?
知道为啥跳水队总出学霸吗?每天重复练习成百上千次的人,最懂得"刻意练习"的力量。把这份专注力用在学习上,吊打那些期末才突击的普通学生太正常了。
09
看看隔壁日本乒乓球队的早田希娜,边打联赛边修硕士学位;美国游泳名将莱德基在斯坦福读人类学。体育和学业从来不是单选题,怎么到中国运动员这儿就变味了?
全红婵宿舍床头贴着郭晶晶的照片,下面写着一行小字:"让金牌说话,让时间筛选"。要我说,这姑娘清醒得很,知道什么该听什么该扔。那些闲言碎语,就跟入水时的气泡似的,噗嗤一下就没了。
10
下次再看到全红婵的新闻,建议重点看这些:
- 她新学的"反身翻腾两周半"有没有突破
- 专业课老师夸她笔记做得像教科书
- 又帮哪个同学补考过了游泳课
至于体重?上课出勤率?考试分数?省省吧!人家奥委会认证的运动员,轮得到你我来当评委?
最后送键盘侠们一句郭晶晶的经典回应:"我跳水的時候,你看得清水花有几朵吗?"
以上内容由AI搜集并生成,仅供参考
来源:用户风火在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