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国龙被起诉清空账号退网,网友:建议西贝高薪聘请鸡排哥当顾问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22:48 1

摘要:最近几天,贾国龙清空了自己的社交账号,这位西贝创始人曾经的辉煌,如今只剩下骂声一片和门庭冷落。

一场预制菜风波,让餐饮大佬与街头小贩的命运悄然互换。

最近几天,贾国龙清空了自己的社交账号,这位西贝创始人曾经的辉煌,如今只剩下骂声一片和门庭冷落。

与此同时,江西景德镇48岁“鸡排哥”火上热搜,他的小摊前排起长龙,6元鸡排和敞开的塑料袋,真正诠释了什么是商业真诚。

这场冰火两重天的对比,勾勒出中国餐饮业最生动的现实图景,甚至有网友调侃:西贝真该高薪诚聘鸡排哥去当顾问。

西贝的陨落和贾国龙的黯然,还要从9月10号说起,罗永浩一句“几乎全是预制菜还这么贵”的吐槽,成为掀翻西贝这艘餐饮巨轮的引子。

如果贾国龙淡然一笑或者假装看不见,也许后面的坍塌就不会发生。

可惜,功成名就的贾国龙狂傲自负,敢跟自己的“上帝”叫板。

贾国龙的回应堪称“战狼式公关”——他不仅高调宣布要起诉罗永浩,还信心十足地开放后厨自证清白。

结果媒体直播镜头一扫,速冻海鲈鱼、预制羊排、保质期24个月的西兰花纷纷曝光,贾国龙的脸被自己打得啪啪响。

而西贝的危机公关处理,更像是一场糟糕的螺旋式下坠。

上怼天下怼地中间怼空气,就连道歉都是违心的,前一秒说对不起,后一秒就把顾客打成了网络黑嘴。总之,每个环节都踩在了错误的节奏上。

更糟的是,贾国龙后面搞得一系列“温情营销”。

七岁男孩抱着店长大腿哭诉离不开西贝、北京大爷为了一碗汤要赠送17岁店长房产,西贝挽救了一段即将破碎的婚姻……

没有最魔幻,只有更魔幻,这些被网友称为“比电视剧还假”的视频,彻底消耗了西贝最后一点公信力。

西贝原本有很多自救机会,却偏偏选择了最愚蠢和最浮夸的方式。

目前已经有律师顾客因西贝涉嫌欺诈、虚假宣传,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三倍赔偿并公开致歉。

而贾国龙不知是不堪巨大的网络舆情,还是担心再被抓住把柄,他的多个社交平台账号都被清空,被外界解读为“黯然退网”。

就在西贝深陷舆论漩涡之际,“鸡排哥”李俊永悄然走红。这个摆了近30年小摊的男人,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鸡排主理人”。

他的生意经简单却有效:学生优惠一元,体现对教育的尊重;十二点后加价一元,惩罚不坚定的夜宵客;塑料袋永远敞开,让顾客见证速度与激情。

此外,每天下午四点半以后,他都他专注服务学生,不再接待散客——这条看似固执的原则,也成了鸡排哥最好的品牌符号。

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人们感到被真诚对待时,会产生一种“亲密感错觉”,即使是在商业交易中同样如此。

鸡排哥那些信手拈来的俏皮话,“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别把青春耗在等鸡排上”、“给我一个为你服务的机会”,不经意间就消除了商家与顾客的心理距离。

社交平台账号5天涨粉超30万,单条视频点赞高达70万,就是他人格魅力和商品品质的最好证明。

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泼天流量,鸡排哥没有飘,依然保持着草根商贩难得的清醒,感恩顾客的热情、感恩老婆的付出。

不仅如此,鸡排哥还拒绝了连锁加盟与直播带货的诱惑,坚守他的小摊初心。

这种对商业本质的坚守,反而让他拥有了比许多商业大佬(比如贾国龙),更强大的品牌魅力。

反观西贝的一系列骚操作,恰恰违背了沟通心理学中的“真诚性原则”。消费者天生擅长识别伪善,当感知到商家言行不一时,他们会用脚投票。

这场餐饮界的“冰与火之歌”,本质上是一场商业话语权的转移。

现在的年轻人,不再接受单向的品牌说教,而是渴望平等的商业对话。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说的“去传统化”,也正在当今商业领域上演。父权式领袖神话正在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更平等、更透明、更有温度的商业新伦理。

鸡排哥被授予“景德镇文旅推介官”称号,从街头小贩到城市代言人的蜕变,似乎预示着这种新商业伦理的胜利。

餐饮业的竞争从来都不只是味道的比拼,更是情感的较量。能把小生意做出情感的摊主,已经在顾客心中占据了特殊地位。

鸡排哥的塑料袋永远敞开,而西贝的后厨却始终蒙着一层纱。

来源:壹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