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难把乔恩·福尔曼简单归类为在沙滩上“摆石头”的人。他通过排列石头、贝壳、漂木与沙子,在威尔士海岸线上营造精巧的螺旋、环形与渐变,把海滩变成一幅会呼吸的画布——作品只在风或潮汐将其抹去之前短暂停留。
很难把乔恩·福尔曼简单归类为在沙滩上“摆石头”的人。他通过排列石头、贝壳、漂木与沙子,在威尔士海岸线上营造精巧的螺旋、环形与渐变,把海滩变成一幅会呼吸的画布——作品只在风或潮汐将其抹去之前短暂停留。
福尔曼在自己成长的彭布罗克郡创作,将这种富于重复的冥想式过程视为一种疗愈:在户外花上数小时按尺寸与色调分拣材料,塑造“石头坐垫”和流动的图案,既精准,也转瞬即逝。他的大地艺术传播至世界各地,却始终扎根于此地,提醒人们放慢脚步,留意自然细节,拥抱无常之美。
行走在威尔士彭布罗克郡的海岸上,他仿佛与潮汐商量,借来一段时间,把海滩当作一张会呼吸的画布。乔恩·福尔曼自小在此长大,熟悉各个海湾的风向与潮线,清楚哪片砾石更圆润、哪处滩涂的沙更细腻。
创作前,他沿岸缓步巡视,像筛子般用目光先按颜色与尺寸初步分拣,再以双手将材料真正分门别类:黝黑的、温灰的、带暖调的褐色,细致到几乎能排出一条从冷到暖的渐变带。那些他称为“石头坐垫”的堆叠,并非简单码垒,而是顺应石头的自然弧度与受力方向层层铺展,呈现出柔和起伏,仿佛退潮后的余波在陆地上继续延伸。
螺旋由一枚不起眼的小石起头,旋臂一圈圈舒展开去;环形图案在潮湿的沙面上被轻轻抹平边缘,让光影在细微坡度间生出层次;当材料换成贝壳与漂木,线条则转向轻盈通透,仿佛为海风留出穿行的缝隙。
他常说这种重复性的动作会让思绪慢慢静下来。几个小时之中,呼吸与手部节奏同步,注意力被拉回指尖与足底的触感,外界的杂音被海浪打成均匀的底色。这种沉浸感也体现在作品的完成方式上:没有固定的“最后一步”,更多时候是等风在图案上留下第一道手痕,或视线忽然觉得比例恰到好处,于是停下不再添加。无常并非创作的敌人,而是作品的共同作者。
海水会带走石与沙之间微妙的秩序,风会把线条吹得模糊,直到作品重新回到自然的随机。在旁观者看来,这种短暂似乎残酷,但面对面站在海滩上,反而会感到一种被时间照亮的清醒:你能看见秩序如何从混沌里被温柔地“请”出来,又如何在下一次浪涌时悄然退场。
照片与视频把这些瞬间带到了世界各地的屏幕上,人们为那些干净而克制的几何感叹,也会在评论里说起自己走过的海岸、捡起过的石头。社交媒体的传播让他成了许多人的“海边提醒器”,提醒我们慢下来,弯下腰看看一块石头的纹理、一个贝壳的折线,承认自然在细节里自有法度。
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把“消失”从损失变成美学的一部分:因为会消失,所以每一次观看都更专注;因为会消失,创作的过程本身才更显珍贵。等潮水升起,图案被温柔抹平,他会把剩下的几块石头归还原位,像向合作者道谢。下一次退潮再来,海滩仍在,材料仍在,手的记忆也还在,一切重新开始,这恰恰就是他反复传递的讯息:在变化里安住,在无常中看见秩序与宁静。
来源:聚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