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贯彻落实“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部署,扎实推进粮食单产提升行动,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制定了《2025年小麦秋季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5年小麦秋季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指导意见
鲁农技植保字〔2025〕14号
各市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农业农机技术推广、农业综合服务、农业农村事务服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为贯彻落实“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部署,扎实推进粮食单产提升行动,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制定了《2025年小麦秋季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25年9月30日
2025年小麦秋季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指导意见
为有效控制小麦秋播秋苗期病虫害,前移防控关口,压低病虫害越冬基数,延缓和减轻中后期发生危害,保障小麦安全生产,制定本技术意见。
一、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立足“抓早治小、关口前移”,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防控策略,全面落实深翻灭茬整地、优选抗性品种、药剂拌种包衣、合理适期晚播、秋苗达标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突出主控对象,兼顾次要病虫,预防控制秋播秋苗期病虫发生危害,为全年病虫害防控打好基础,保障小麦生产安全。
二、防控重点
针对近年来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全面推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措施,重点防控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同时兼治苗期锈病、白粉病、蚜虫及红蜘蛛等。小麦茎基腐病重发区,应强化播种期综合预防,严格落实种子药剂处理措施,杜绝“白籽下地”;稻茬麦等密植区域,注意查治白粉病;地下害虫重发地区,选用高效低毒对路药剂进行拌种处理,确保预防效果。
三、关键技术
(一)种植抗(耐)性健康良种
选用抗(耐)性品种是从源头预防控制病虫害的关键举措。因地制宜优化品种布局,优先选用抗逆性强、丰产性突出的多抗型小麦品种,避免种植易感、高感品种。茎基腐病重发区域,可选择种植山农48、太麦198、济麦60等抗(耐)性较好的品种。同时,加强种子检疫,确保使用健康无病良种,避免使用自留种。
(二)加强健康栽培管理
秋作物收获后应及时开展深翻灭茬,提高秸秆粉碎质量,有条件地区可配施有机肥或秸秆腐熟剂以加速腐解。建议每3年深翻一次,深度25~30厘米,有效压低病虫基数。整地时注意耙匀、整平、压实,确保整地质量与适播性。小麦茎基腐病重发区应适当推迟播期,控制播深3~5厘米,最晚应于霜降前2~3天完成播种,并根据晚播情况增加用种量。大力推广播前播后双镇压技术,确保种(根)土密接,防止种苗根系悬空而加重茎基腐病、纹枯病等危害,培育健康壮苗,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三)全面实施包衣拌种
因地制宜,有针对性指导供种企业、种植大户等,选用已在小麦上登记种子处理剂或种衣剂,严格按推荐剂量进行药剂拌种或包衣。防治小麦茎基腐病,可选用三氟吡啶胺、吡醚·咯·噻虫、苯甲醚·咯菌腈·噻虫胺、唑醚·灭菌唑等登记药剂;防治纹枯病、根腐病等,可选用含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氟唑环菌胺、戊唑醇、井冈霉素等成分单剂或复配制剂;防治地下害虫,可选用含有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等成分药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兼治苗期蚜虫、红蜘蛛等;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地区,可选用对路杀菌剂和杀虫剂或其复配制剂进行包衣或拌种;有条件地区,推广应用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绿僵菌等微生物菌剂进行包衣或拌种,防治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包衣或拌种时可添加含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免疫激活蛋白、二氢卟吩铁等成分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免疫诱抗剂,提高小麦出苗率和抗病抗逆能力。
(四)推行麦田生态调控
利用农田功能植物伴生控害、健康作物环境调控等技术原理,结合传统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现代生物技术,积极推行麦田生态调控技术。采用麦田间作蛇床草、油菜等功能伴生植物,或在田边地头、路旁、沟渠边、田埂等处种植蛇床草、二月兰等,涵养天敌,增加麦田生物多样性及天敌控害作用。一般麦田每间隔30米宽,种植约1米宽蛇床草,条播或撒播种植,可在秋季与小麦同期播种,也可以春季麦田除草后移栽幼苗。播种前首先将蛇床草种子在清水中浸泡16~24小时,然后捞出沥干水,与细沙或者细土等1∶1混合均匀后播种,每亩用种量约2~2.5千克。
(五)做好秋苗期科学查治
加强秋苗期茎基腐病、纹枯病、锈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地下害虫等病虫发生动态监测,当病虫害发生趋重时,对早发田块及时选用对路药剂进行防治,打点保面。对于茎基腐病、纹枯病等早发重发田块,可选用丙硫菌唑·戊唑醇、戊唑·噻霉酮或含有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氯氟醚菌唑、噻呋酰胺、丙环唑等成分药剂重点防治,兼治白粉病;防治蚜虫,可选用吡蚜酮、抗蚜威、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化学药剂或苦参碱、绿僵菌等生物药剂进行防治;防治红蜘蛛,可选用联苯菊酯、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地下害虫,可用噻虫嗪、辛硫磷等颗粒剂,撒施后划锄覆土。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
抓好秋播秋苗期病虫害防治,是实施病虫防控关口前移、夯实全年防控基础的关键举措,对稳定提升小麦单产至关重要。各地要切实落实“政府主导、属地负责”防控工作机制,立足预防、抓早控小,把秋播秋苗期病虫防控视为保障粮食安全重要基础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细化工作方案,确保各项措施有力有序落实。
(二)强化监测预警
各地紧扣小麦秋苗期病虫发生规律与区域特点,确定主要监测对象。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小麦出苗后,在持续开展系统监测的基础上,及时开展田间普查与越冬基数调查,精准把握病虫发生动态。适时组织专家会商,结合气象预报分析发生趋势,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为防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三)强化专业化统防统治
积极统筹整合相关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紧抓小麦秋播秋苗期便于大型机械作业有利时机,积极引导专业化防治组织、社会化服务力量参与,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作业,提高秋播药剂拌种质量和秋季病虫防控效果,切实提升防控组织化、科学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乡为单位,整建制实施药剂拌种和秋苗期统一喷防,切实提高防治效率与效果。
(四)强化服务指导
在秋播关键时期组织技术骨干深入一线,开展宣传培训,强化技术服务,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开展专题讲座等,利用公众号、短视频等扩大服务受众,引导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种业企业及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开展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和秋苗病虫防治。突出把好选药、用药关,加强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宣传推广,深入推进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提升小麦绿色防控水平。
公布“三秋”期间全省粮食烘干服务点地址
各有关单位: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三秋”期间我省将出现阶段性降水集中天气,为有效降低气象因素对秋粮收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现将全省粮食烘干服务点地址予以公布。请有烘干需求的单位及个人,及时对接烘干服务点,有效保障秋粮烘干晾晒,确保颗粒归仓。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9月30日
附件:
来源:杨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