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来几日刷短视频的人应该都看到,国庆期间,一首《我的祖国》突然火起来并且刷屏,并非原唱,也不是明星翻唱,而是刀郎的版本,
文/星娱大道
刀郎由“土味歌手”摇身变为山河代言人,这件事打脸了哪些人?
近来几日刷短视频的人应该都看到,国庆期间,一首《我的祖国》突然火起来并且刷屏,并非原唱,也不是明星翻唱,而是刀郎的版本,
图片源自网络
214家文旅官方媒体仿佛商量好了似的,一块儿用他的嗓音为故乡作宣扬,谈论区里满是“为刀郎而来”的话语热度直接凌驾了当红流量。
有意思的是,当下被央媒称作“文化传声筒”的这个人,十年前还被一些人讥笑“土气极了”“难入大雅之堂”,
图片源自网络
二十年时光,从被主流排斥到成为主流争抢的热门,这转变比电视剧更精彩。
直白来讲,在这个热搜隔几日便更换、神曲没多长时间就过气的时代,刀郎的成功使我们知晓一个简单道理:那些虚浮之物,最终都会消逝;唯有扎根实际者,方能长久留存。
图片源自网络
眼下乐坛是怎样的景象?
三个月才勉强挤出一首口水歌,依靠综艺露面来维持热度,数据好看得好似精修图一样,却禁不起随便演唱,
图片源自网络
刀郎却不是这样,他运用的是一种近乎“傻”的创作方式——为了一首歌,能在一个地方滞留好几年。
写《西海情歌》之际他迁入可可西里的帐篷,跟随牧民去牧放,倾听他们用藏语低吟,曲中那段萧索的高音,并非倚仗技巧,而是源自高原的风啸,
图片源自网络
为捕捉《喀什噶尔胡杨》的精髓他在荒漠里守着胡杨林,凝视它三千年都不倾的姿态,把当地的爱情传说糅入旋律以内。
实是真慢,仿若老匠人一般,而正因这慢,他的歌方有了温度,
图片源自网络
于录音棚里营造情绪,他在山河间汇聚情感,岂止是写歌,分明是一回又一回与土地交谈。
从前有人吐槽刀郎“土”而如今细听,那“土”恰为最可珍视的“地气”。
《花妖》走红,年轻人纷纷去翻阅江南的地方志,探寻歌词里的典故;
图片源自网络
《鸿雁于飞》中用苏州话念的部分,使不少人对吴侬软语产生了兴趣,如今还有谁能说这是“土”,这分明就是文化自信
央媒缘何选中他?零负面仅为表面缘由,
图片源自网络
更为关键的是,他的歌曲可跨越年龄界限:奶奶会跟着哼唱《2002年的第一场雪》,孙子能接上《罗刹海市》,
三代人一同唱一首歌的情形,于当下分化的舆论场里,恰似奇迹一般。
图片源自网络
他的音乐,不单单有着旋律;那仿若鲜活的文旅地图,是带有旋律的地方志,比那些生硬的宣传片要好得多,
要是换作别的顶流,有这般热度早就带货赚钱了,
可刀郎可不是这样,线上演唱会有五千四百万人观看,打赏上限设定成十块钱,收入马上捐给新疆的孩子们,
图片源自网络
推出的周边也不一样——帆布包上不印头像,印的是歌词,每卖出一个就资助一个学生的午餐。
更不必说那些因他火起来的地方了,资中演唱会后的“时空门”打卡使得原本冷清的老家景区变得人来人往;
图片源自网络
济南开唱,直接带动了淄博烧烤与泰安登山,周边酒店订单增长了六七成。
这算什么明星?分明就是行走的“经济助推器”,别人将流量往自身口袋里装,他的流量却化作滋养山河的活水,这般“傻”傻得叫人敬重。
图片源自网络
年轻人为何会对“老派”的《我的祖国》狂热?
试想一下,当“爱你孤身走暗巷”都沦为套路时,刀郎歌中那些具体的长城砖、漓江水、大漠孤烟反倒成了稀罕之物。
图片源自网络
人们厌倦了滤镜营造的虚假完美,无法忍受算法推送的雷同内容,
刀郎的歌,恰似一剂解药——其中有真实的山河,有可触及的文化,有未过多修饰的情感。
听他的歌曲,不只是在消费音乐,倒仿佛是在完成一场精神上的归巢,
图片源自网络
那些被城市化快节奏磨得迟钝的感知,从他的歌声中又复变得敏锐起来,这并非是怀旧,这是我们对于真实连接的渴求。
实际上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并非众多流量明星,而是如刀郎这般扎根生活的歌手,
图片源自网络
他使我们醒悟,音乐不只是用于消遣的,更可以是文化的载体、情感的联结、山河的回响。
二十年时光流转,他零绯闻,也不追逐热搜,仅做了一件事:将中国融入歌声,把善意播撒于大地,这般的“顶流”才是我们应当追崇的真正的明星。
图片源自网络
你最为倾心刀郎的哪首歌?是《西海情歌》里那片广袤的高原,还是《我的祖国》中那条奔腾的大河?
去评论区唠唠,要是也被这位扎根于大地的歌手所触动,不妨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通透一些,真正的顶流一直存在于每一寸真实的山河当中。
来源:星娱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