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3月,他低调现身中国传媒大学,头衔从“主持人”换成“特聘教授”。
央视镜头里消失的白岩松,原来在内蒙古草原陪孩子们读书。
2024年3月,他低调现身中国传媒大学,头衔从“主持人”换成“特聘教授”。
同一时间,他拉着一箱书出现在呼伦贝尔,给20所乡村小学建起“草原阅读计划”。
没有热搜,没有通稿,只有牧民拍的短视频:57岁的他盘腿坐在蒙古包前,给一群孩子念《小王子》。
镜头扫过,他鬓角全白,声音依旧稳,却不再咄咄逼人。
三年前,他一句“不会吧”引爆全网,年轻人集体吐槽他“站着说话不腰疼”。
品牌方迅速撤合作,节目镜头一剪没,连两会直播都换成年轻面孔。
那之后,他几乎隐身,微博停更,采访归零,连央视官网的主持人名单里都找不到名字。
网友以为他“退休养老”,结果人家直接扎进科技圈,2023年9月上线新栏目《白·问》,首期对话阿里云之父王坚,播放量500万+,弹幕里飘过一句“这还是那个白岩松吗?
”——没有说教,只剩提问,把“云计算”拆成大白话,连00后都喊“真香”。
更意外的是,他把课堂搬回母校,不开大道理,只带学生跑调研。
第一节课布置的作业:去菜市场蹲三天,写一份“菜价里的中国”。
学生吐槽“累成狗”,交完报告却集体真香,“原来新闻不是拍桌子,是蹲下来”。
有学生在朋友圈写:“老白不教我们怎么赢,只教怎么认账。
”
草原上的故事更安静。
每本书扉页都手写一句话:“先读书,再谈远方。
”牧民把视频发到抖音,点赞最高的评论是:“他好像把当年怼我们的劲儿,拿去怼文盲了。
”
从“爹味代表”到“阅读爷爷”,白岩松没开道歉会,也没写检讨书,只是换了个战场,把嘴上的锋芒缩成手里的手电筒,照向更小的角落。
有人质疑他“洗白”,牧民直接回怼:“书免费,课免费,你行你上。
”
网友热评:
“当年被他气到摔手机,现在天天追《白·问》,真香虽迟但到。
”
“骂归骂,他给草原娃送书那一刻,黑不动了。
”
“原来主持人也会长大,挺好,一起变老,一起闭嘴干活。
”
来源:诗意宇宙GFDr5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