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学到一个很牛的方法,人真的会突然变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00:39 1

摘要:听到这样的结论,我是有点不服输的。一方面不甘认命,拼命想通过努力证明自己;另一方面,却在每次挫折后不由自主地回到“这就是命”的自我安慰中。

刚毕业那会儿,我妈找算命先生给我算命,算命先生说我天生劳碌命,命里缺金,这辈子都发不了大财。

听到这样的结论,我是有点不服输的。一方面不甘认命,拼命想通过努力证明自己;另一方面,却在每次挫折后不由自主地回到“这就是命”的自我安慰中。

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自己天生运气不佳。机会总是与我擦肩而过,唯有靠实实在在的努力,才能获得一丁点的收获。

我常自责能力不强,头脑不灵活,加上家里没有经商的传统和资源,似乎注定只能靠体力劳动赚取微薄薪水。算命先生的每一个结论都如命中注定般应验,一字字打在我心上。

我没有能力,赚不到钱,尽管很努力工作,生活依然过得很狼狈。我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仓鼠,拼命奔跑却始终在原地打转。渐渐地,我开始相信命运之说,不管再怎么努力,都无法跳出命运的漩涡。

直到遇见《了凡四训》,我的世界观才开始发生转变。我发现自己的思想与了凡先生惊人地相似,我们都陷入了宿命论的泥沼。

人间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注定的,无论是生老病死、贫贱富贵还是天灾人祸,一切都由上天预先安排,普通人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将其改变。

既然一切都是注定的,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我意识到,自己之所以过得平庸不顺,正是因为一直困在“宿命论”的束缚里。一边想要挣扎,一边又不自觉地相信命运的安排,于是每次遇到挫折,就不免用宿命来为自己开脱,逃避现实并认命。

《了凡四训》里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下子戳中了我:一个人的命运,其实都是自己造作而成,每个人的福报,也是自己努力追求而得。

了凡先生的故事给了我巨大震撼。他原本被孔先生断定了命运,何时考取功名,何时寿终正正寝,却在云谷禅师的点拨下,通过持续行善和修心改变了命运轨迹。

他不仅获得了原定命运中没有的功名,还延长了寿命,拥有了子嗣。这一转变过程并非依靠神秘力量,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德行修养和积极行动实现的。

这让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一直在用“命中注定”的借口,来逃避改变的责任?是否因为害怕失败,所以宁愿相信命运不可改,也不愿全力以赴去尝试?

我意识到,改变命运需要从内心开始,改变心态,影响自己的行动,从而改变自己的境遇。

1.转心念:从“认命”到“立命”

宿命论最大的危害,是让人在潜意识中放弃主动权。我开始有意识地扭转这种思维,每当遇到困难,不再归咎于“命运不好”,而是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

例如,工作中遇到瓶颈时,我不再抱怨自己“能力不足”或“运气不好”,而是去学习新技能、主动请教他人、分解问题一步步解决。

这种思维的转变,看似简单,却让我从被动承受变为主动应对。心念的力量,就像一颗种子,一旦扎根,就会悄然生长,最终带来行动上的巨大变化。

2.积善行:从小事做起,培养利他心

《了凡四训》强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我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善行,从细微之处入手:主动帮助同事解决一个难题,对陌生人给予一个微笑或一句鼓励。

这些小小的善举,不仅让我感受到内心的充实和温暖,也逐渐改善了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善行让我跳出“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开始关注他人的需要,而这种利他心反过来也为我赢得了更多机会和资源。

3.持续自省与修正:借助日记实现“日常功课”

了凡先生通过功过格记录每日行为,以此督促自己迁善改过。受此启发,我开始每天花10分钟写自省日记,记录当天的言行和思考,重点反思哪些事情做得好,哪些可以改进,是否有违背本心或懈怠的时刻。

这种日常的自省,就像一面镜子,让我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成长空间。久而久之,我不仅变得更加自律,也更能及时调整方向,避免重复犯错。

这三个方法看似简单,但持之以恒地实践,让我的生活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我不再是那个被困在“劳碌命”中的仓鼠,而是逐渐成为了一个有方向、有动力、有温度的人。收入增加了,人际关系变好了,更重要的是,内心变得从容而坚定。

我意识到,命运不是一条固定的轨道,而是一片广阔的原野,我们可以用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去开辟道路。《了凡四训》真正教会我的,是这种开拓的勇气和信念。

如果你也曾被“命运”所困,不妨试着转换心念、力行善事、坚持自省。从改变自己的内心开始,或许有一天,你也会突然发现:人真的会突然变好,只要你相信,命运始终在自己手中。

来源:每一次发现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