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露思在镜头里被陈伟霆一把抱起,腰骨像纸片一样折过去,观众集体倒吸凉气,热搜直接爆灯。
赵露思在镜头里被陈伟霆一把抱起,腰骨像纸片一样折过去,观众集体倒吸凉气,热搜直接爆灯。
画面只有三秒,背后却是一条完整的商业链条:平台要话题,剧组要点击,品牌要形象,演员要存在感。
谁都没说“瘦成骷髅”是硬性指标,但所有人的KPI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再小一圈,再轻两斤,再惊一次。
Netflix全球榜第十名,东南亚三国第一,数据组把截图发进工作群,制片人回了一个“稳”。
同一天,营养师把午饭换成水煮鸡胸,赵露思的体重秤数字被截屏传进项目群,文件命名是“许妍进度”。
没人提健康,提的是“镜头里还能再凹一点”。
陈伟霆在采访里补了一句“我不敢抱太紧”,听起来像体贴,翻译过来是“再用力就真断了”。
现场花絮里,他两条胳膊悬在半空,手指只敢扣住衣服外层,像搬一件易碎展品。
剧组发的通稿写“敬业”,写“角色需要”,写“健康饮食”,配图却是她拎着0.5升矿泉水都青筋暴起的手背。
粉丝吵着要工作室出体检报告,工作室甩出一张“规律运动”声明,评论区瞬间被“懂了”两个字刷屏。
规律运动谁不会,跑六公里再只给吃一块鸡胸,规律地瘦进ICU也算。
平台算法最爱这种争议:骂的人越多,完播率越高,弹幕刷“太瘦了”也算互动量。
上线四天,弹幕条数破三百万,其中四十万条带“瘦”字,运营后台直接标成高热度标签,下次剪预告又加三秒露腰镜头。
赵露思不是第一个被折成纸片的流量,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往前翻,去年同一平台另一部现偶女主晕倒在片场,热搜挂两天,剧播完体重涨回去,观众散场,平台赚饱。
套路像复印机,只是这次复印在95花身上,纸更薄,墨更浓。
她想要什么?
想继续演女主,想拿下奢侈品牌挚友,想三十岁前完成流量到实力的转身。
行业给出的路径只有一条:先瘦成鬼,再谈演技。
镜头是放大镜,也是照妖镜,把资本、审美、算法、片酬、女性身体一起压进同一个框,框里写着“再小一圈”。
观众一边骂一边看,数据女工一边心疼一边做热搜,平台一边给营养餐一边加露背戏。
所有人都在演,演到体检报告真出问题那天,声明模板已经提前写好:因身体原因暂停工作,感谢关心。
真到那天,剧已播完,会员已拉新,广告已回款,只剩粉丝在超话刷“早日康复”。
算法不会记得她瘦到多少斤,只会记下“赵露思”三个字带来的点击曲线,下次再找一个新名字,把曲线原样复刻。
观众以为自己在选剧,其实是数据在选人,选谁可以最配合地把腰折到镜头需要的角度。
下一次,当弹幕再飘“太瘦了”,记住这不是关心,这是投票,投她继续瘦,投下一个复制人接棒。
瘦到折腰才算敬业,下次是不是得瘦到消失才算专业?
来源:小淼综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