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标!深圳湾文化广场外立面落成,马岩松MAD设计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18:43 1

摘要:这处坐落于后海片区的文化地标,由MAD建筑事务所主持设计,它不止是建筑群落,更是一片向所有人敞开的滨海绿洲,未来将承载起城市公共生活的多样场景,成为人与自然相遇的日常场所。

今日(9月30日),深圳湾文化广场外立面落成,即将完整呈现于公众视野。

这处坐落于后海片区的文化地标,由MAD建筑事务所主持设计,它不止是建筑群落,更是一片向所有人敞开的滨海绿洲,未来将承载起城市公共生活的多样场景,成为人与自然相遇的日常场所。

主创马岩松将其构想为一个“会随着城市一起生长的绿色客厅”。在现代化的中央商务区与海湾自然风光之间,设计团队首先思考的并非标志性建筑形态,而是如何营造一处真正属于市民的空间,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亲近海湾、享受自然。

因此,建筑师将主要展馆功能巧妙隐入起伏的草坡之下,使建筑与绿地融为一体,形成一片连绵舒展的景观系统,并与周边的人才公园、深圳湾以及商业区通过空中连桥紧密衔接。

绿地与城市融合的规划概念总平示意图

提升生物多样性示意图

生态考量始终贯穿项目全程。由于地处国际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节点,设计从最初便注重恢复本土植被,重建潮间带栖息环境,为途经的琵鹭、鸬鹚等水鸟提供觅食与停歇之所。多样化的地形与植物搭配不仅丰富了生物多样性,也塑造出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致,让这片绿地成为城市中难得的共生栖息地。

广场的空间设计充满弹性,为未来预留诸多可能性。中央水池在需要时可转化为露天剧场,草坡平台适合野餐与休憩,连贯的步道与自行车道则串联起整个区域,无论是平日下班后的骑行,还是周末的漫步,都能找到适宜的去处。

人行流线示意图

人们可通过公园通道直达滨海区域,也可从商业区经由连桥步入屋顶绿地,在人车分流的慢行网络中,安全自在地穿行、停留、相遇。

深圳湾文化广场总建筑面积约18.8万平方米,由北馆、南馆及主题馆共同构成,设有九大展厅及原石剧场、设计讲堂等丰富空间。预计在2025年底,这里将正式全面开放,成为深圳又一融合文化、生态与公共生活的城市目的地。

本文图片摄影:朱雨蒙

来源:设计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