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新大规模基因组研究发现,血型与早期中风风险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其中A型血人群在60岁前发生中风的概率比其他血型高出16%。这项涉及全球近62万人的研究为个性化医疗和中风预防策略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信息来源:https://www.sciencealert.com/your-blood-type-affects-your-risk-of-an-early-stroke-study-reveals
最新大规模基因组研究发现,血型与早期中风风险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其中A型血人群在60岁前发生中风的概率比其他血型高出16%。这项涉及全球近62万人的研究为个性化医疗和中风预防策略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马里兰大学医学院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分析48项基因研究数据,比较了约17000名中风患者与近60万名健康对照者的基因组特征,所有参与者年龄均在18至59岁之间。研究结果显示,携带特定A1血亚型基因的人群面临着更高的早期中风风险,而O1血型人群的风险则降低了12%。
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血型与中风之间的生物学联系,更为深入理解年轻人中风的发病机制开辟了新路径。研究数据覆盖北美、欧洲、日本、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亚等多个地区,其中35%的参与者为非欧洲血统,增强了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
血型基因与血管健康的复杂关联
人类血型系统远比常见的A、B、AB、O分类更为复杂。每种主要血型内部还存在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细微变异,这些变异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同影响。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负责A1血亚型的基因序列与早发性中风风险存在显著相关性。
马里兰大学血管神经学专家Steven Kittner教授解释说:"我们仍在探索A型血增加中风风险的确切机制,但这很可能与凝血系统有关,包括血小板功能、血管内皮细胞特性以及其他参与血栓形成的循环蛋白质。"
这一发现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互印证。先前的科学研究已经表明,ABO基因位点与冠状动脉钙化和心脏病发作风险存在关联。A型和B型血基因序列还与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轻度升高相关,进一步支持了血型与血管疾病之间的生物学联系。
研究团队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年龄相关模式:A型血增加的中风风险主要集中在60岁以前,在老年人群中这种关联变得微不足道。通过对比分析约9300名60岁以上中风患者与25000名同龄健康对照者,研究人员发现早发性中风与晚发性中风在发病机制上存在显著差异。
年龄因素揭示中风机制差异
血型部分由红细胞上存在的 ABO 血型抗原决定。(InvictaHOG/公共领域/维基共享资源)
这项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涉及中风发病的年龄模式。年轻人的中风更可能由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引起,而非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这一观察结果对于理解不同年龄段中风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在美国,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中风,其中约四分之三发生在65岁及以上人群中。中风风险在55岁后每十年翻倍增长,这一流行病学特征与研究发现的血型相关风险年龄模式相一致。
研究还发现,B型血人群无论年龄大小,患中风的概率都比对照组高出约11%,这一发现进一步强化了血型与中风风险之间的关联性。
临床应用前景与局限性
尽管研究结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但研究人员强调,A型血人群增加的中风风险在绝对数值上仍然较小。Kittner教授指出:"A型血人群无需因此而过度担忧或接受额外的筛查,但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中风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重要线索。"
这项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认知的推进而非临床实践的直接改变。了解血型与中风风险的关联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整体心血管风险,特别是在年轻患者的风险评估中可能发挥补充作用。
研究团队已计划开展更多后续研究,以阐明血型影响中风风险的具体分子机制。这些研究可能涉及凝血因子活性、血管内皮功能以及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的深入分析。
个性化医疗的新方向
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基于基因型的个性化风险评估正成为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血型作为一个简单易得的生物学标记,其与疾病风险的关联研究为个性化预防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未来的研究需要在更大规模、更多样化的人群中验证这些发现。特别是在不同种族和地理区域的人群中,血型与中风风险的关联模式可能存在差异,这需要更多的流行病学调查来确认。
此外,研究人员还需要探索血型与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相互作用,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传统危险因素如何与血型相关风险叠加或相互影响。
这项研究为我们理解中风这一重要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视角,虽然其临床应用价值仍需进一步验证,但它无疑为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更多基于遗传信息的个性化医疗策略问世。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