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月,电商物流指数攀上112.3。六连涨,年内新高。360万亿元——2024年社会物流总额越过这道坎,全球第一,已是第九个年头。数字列在纸上,冷峻如铁。可这铁皮箱里运的,究竟是货,还是人心的躁动?
八月,电商物流指数攀上112.3。六连涨,年内新高。360万亿元——2024年社会物流总额越过这道坎,全球第一,已是第九个年头。数字列在纸上,冷峻如铁。可这铁皮箱里运的,究竟是货,还是人心的躁动?
网上零售额前八月近十万亿。增速九点六,压过社会消费品零售一头。直播间里一声“上链接”,千万包裹便如蚁群涌出仓库,穿街过巷,敲开千家万户的门。旧手机换新机,冰箱换智能款,新能源车一辆接一辆驶出展厅。以旧换新政策像一根引线,点燃了沉寂的消费欲。物流指数节节攀升,仿佛人人都在买,买,买。可买来的真的是需要,还是被算法推着走的幻觉?
人花钱的方式变了。不再只盯着米面油盐。周末去露营,假期订机票,下班跳一节舞蹈课,体检多加几个项目。旅游、文娱、健康类支出悄然走高。消费的面孔,从“省着花”到“值得花”,从“买得到”到“买得好”。这变化不在文件里,而在快递单上,在配送员电动车后座的保温箱里。可这“好”字背后,又有多少是被包装出来的“享受”?
工厂的货,早已不是当年模样。水泥、钢铁、化工,这些曾堆满站台的“重家伙”,运量一年不如一年。另一边,芯片、光电器件、智能机器人,体积小,价值高,运量却猛增,动辄两位数增长。货运单上的品名,从“粗铁笨壳”转向“精工巧器”。产业的重心,早已不在尘土飞扬的工地,而藏在恒温恒湿的无尘车间里。可这“高精尖”的光鲜之下,又有多少工人在流水线上重复着机械的动作?
路,越铺越密。六百多万公里交通线,如网般覆盖大地。高铁穿山,港口吞吐,中欧班列横跨大陆,西部陆海新通道日夜不歇。国家物流枢纽初具轮廓,货物跨城、跨省、跨国,不再步步艰难。硬路通了,软障也拆。地方保护的墙在倒,低价倾销的乱象被查,出口转内销的路子越走越顺。可这“畅通”二字,真能通到每一个小城、每一条村路?
“十四五”走过,物流扛过风雨,保过供应,稳过链条。它不再是配角,而是经济运行的底座。“十五五”将至,要建更聪明、更安全、更高效的体系。可聪明的体系,能否听见普通人的脚步?
360万亿,不是口号堆出来的。是凌晨三点仓库里的扫码声,是高速路上司机握紧的方向盘,是港口吊机划破晨雾的轨迹。经济从不靠豪言壮语前行,它靠的是这些沉默的流动——一单一单,一车一车,一程一程,把生产与消费缝在一起,把城市与乡村连成一体。
铁皮箱里运的,不只是货。是活生生的中国心跳。可这心跳,究竟为谁而搏?
来源:lapis瞬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