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mm超窄四等边直屏!小米17标准版评测:回归传统形态的旗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18:09 1

摘要:随着小米17系列三款机型陆续完成评测,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系列评测的收官之作——小米17标准版。

一、前言:小米17标准版 传承经典的直板异类

随着小米17系列三款机型陆续完成评测,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系列评测的收官之作——小米17标准版。

如果说Pro和Pro Max两款机型是大胆突破的代表,那这款小米17标准版更像是小米对成熟体验的传承与迭代。

它延续了上一代数字系列的经典机身轮廓,没有搭载背屏的设计,回归了大众更熟悉的传统手机形态。但却在细节上进行了细致的打磨与优化。

整机线条比以往更显圆润,超大R角的弧度贴合掌心,带出了几分“果味”特色。

极窄的1.18mm的四等边边框,在 6.3 英寸的小机身里,这样的边框控制直接让小屏幕也有大观感。

就连标志性的相机Deco也做了调整。

上代一体化的纯黑模组,换成了如今分离式的布局,搭配全覆盖的增量镀膜玻璃盖板与冷调玻璃技术,既保留了迭代的辨识度,又让镜头区域的视觉质感更显轻盈。

小米17标准版代表着旗舰体验的入门门槛,是同代价格最低的小米旗舰。

在这个系列中,它或许不是最耀眼的,但却是最能陪伴绝大多数用户的。

小米17标准版给出了一个“标准迭代”该有的样子。

以下是小米17标准版详细参数表。

接下来,我们就从外观、性能、拍照到续航,全面拆解这款小米17标准版,看看它是否能满足大众对旗舰的核心期待。

二、外观:圆润机身与1.18mm的超窄四等边

本次来到我们评测室的小米17背板为白色,背部相当简洁,除了相机 Deco 外,只有下方有一个不易察觉的 Xiaomi 标志。

整个背板采用AG磨砂工艺的后盖,不易沾染指纹,握持时的摩擦力适中,不容易脱手,整个机身拥有珍珠般的质感。

相机Deco部分为圆角矩形,并且矩形的弧度与中框R角保持一致。这一点值得好评,相机 与手机部分的一致性更强。

Deco的材质设计上,采用全覆盖的增量镀膜玻璃盖板,结合冷调玻璃技术,让相机模组的视觉效果更显轻盈,质感也更优。

相机排列为左上角的主摄、左下角长焦、右上角超广角组成,额外的单色闪光灯珠+红外遥控与三颗摄像头并排构成,强化了相机部分的一体性。

我们将其与iPhone 15 Pro的尺寸进行对比。

中框为磨砂质感的金属中框,厚度为8mm,电源键距离机身底部7.8cm处。电源键与音量键位于右侧,

机身底部依次为SIM卡插槽、MIC口、5Gbps Type-C接口与扬声器。

顶部除预留的天线带外无任何开口。

回到正面,小米17上最让人惊喜的便是1.18mm的超窄四等边直屏,这一细节改进使机身正面拥有极高的屏占比,在一块6.3英寸、分辨率2656*1220的1.5K直屏上,实现了大屏幕的观感。

屏幕还采用了全新的M10发光材料,在拥有3500nits超高发光亮度的同时,拥有更低的屏幕功耗。

随机附赠100W快充套装。小米17系列此次全系搭载100W快充,标准版也未出现充电规格降级的情况。

三、性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超强游戏性能

看完外观,我们再聚焦其核心性能表现。

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想必已经不用多说了,采用第三代3nm N3P工艺,核心架构为2+6设计,最高主频4.6Ghz,暴增50%的GPU缓存,这一切都在表明这颗芯片强大的性能表现。

小米17还搭载了3D环形冷泵散热技术,超高的导热能力助力提供稳定的核心性能输出。

我们直接上手实测。

安兔兔跑分可达388万分,其中CPU+GPU的分数可达250万分。

游戏测试:

《王者荣耀》

《王者荣耀》的表现不可谓不好,开启极致画质120帧,一局5v5的游戏中,回放一局游戏录像测试其表现。

120帧满帧运行,稳帧指数0.1,1%LOW 帧也有102.9fps。

更强的是功耗表现,全程平均功耗仅2.7W,每帧能耗22.7mW。

机身温度仅34.6度,几乎感觉不到发热。

《原神》

《原神》开启最高画质,关闭动态模糊在高压场景“须弥城”跑图。

游戏平均帧数60fps,稳帧指数0.3,1%LOW帧47.9fps,曾曾经对手机性能压力极大的须弥城场景,如今也能被轻松压制。

平均功耗更是令人惊喜,仅为3.41W,每帧能耗56.9mW。

背部机身温度最高38.8度。

《崩坏:星穹铁道》

《崩坏:星穹铁道》在最高画质下的“黄金的时刻”场景跑图。《崩坏:星穹铁道》在前几日的更新中,在非常高分辨率设置下,游戏对设备的性能压力大幅增加,因此无法与此前的帧率、功耗数据直接对比。

平均帧数58.7fps,稳帧指数1.9,1%LOW帧27fps。后半程略有掉帧。

游戏平均功耗为5.49W,每帧能耗为93.7mW,在更大的压力下还是保证了每帧能耗没有超过100mW。

游戏背部温度43.7度,轻微烫手。

四、影像:全新的光影猎人950主摄 日光出彩

小米17标准版相机的主摄是一颗名为光影猎人950的传感器,拥有1/1.31英寸大底传感器,F/1.67大光圈。

明暗对比度强的场景中,这颗主摄也有相当不错的表现。暗处没有死黑,亮处不过曝。细节展现能力强。

长焦:

这颗2.6倍光学变焦长焦镜头在白天的表现出色,拍摄远处的物体画面相当清晰。而且支持额外的120mm焦距。

建筑细节展现丰富,树叶的锐化痕迹轻微。

广角:

若是想要展现宽广的视野或宏伟的建筑,则可以用这颗0.7倍焦距的超广角。

夜景:

美中不足的是这次小米17的夜景表现相对一般,高光压制能力欠佳,暗处容易出现死黑问题,动态物体较为模糊,期待后续算法优化。

五、续航:15小时续航小米17系列最强 50分钟满电

小米17凭借着全新的小米金沙江电池,将硅含量提升至16%,电池能量密度达894Wh/L,远超上一代机型。

在6.3英寸的小机身下塞进了7000mAh的电池,相比上代提升了1600mAh。提升了29.6%。

在内置了小米澎湃P3芯片后,小米17能做到100W的澎湃有线秒充和50W的无线秒充。

我们来详细测试一下小米17的续航以及充电表现。

充电测试:

在电量1%时,打开极速充电模式,插入原装100W充电器进行充电测试,我们本次额外采用了电池计量表来测试统计充电功率。

插入充电器后,充电电压在18V左右徘徊,在前一分半的时间能给到一个峰值的充电功率,约为85W。然后开始直接降低到约55W的水平。

在约第16分钟时,开始第二次的降流,17分半时降流完成,从55W降低到47W左右。

在第20分钟开始了第三次降流,第22分钟开始稳定到37W。

在第25分钟开始第四次的持续性降流,没有稳定的电流阶段。

第46分钟,充电电压从18V降低为9V,开始涓流充电,电流上升,此时充电功率约为6W。

最终在49分钟完全充满断电。

最终充电速度如下图所示。

5分钟充至16%,10分钟充至33%,20分钟充至64%,半小时充至86%,最终充满49分钟。

前期的充电速度非常快,对于应急补电来说这一点十分重要。

续航测试:

我们使用快科技的续航测试工具——电池狗狗进行测试。

我们在100%至20%的电量区间内进行测试,测试项目包括CPU高压、CPU多线程、AI识别、图片浏览、视频播放和网页浏览,来模拟用户使用场景,还原手机重度使用的负载,记录耗电情况。

测试期间,为了将所有机型测试的环境变量保持统一以及确保测试成绩的精确性,电池狗狗会自动将屏幕的亮度调整为50%,并关闭自动亮度,音量调节到30%。

测试结果显示,从100~20%的电量,小米17的电池最终坚持了12小时11分,理论计算能有15小时13分钟。是小米17系列三款机型中续航最长的机型。

六、总结:从外观到续航的全面均衡升级的经典款小米17

小米17标准版没有采用Pro和Pro Max复杂的吸引人的设计,而是回到了人们最熟悉、最踏实的经典直板旗舰形态。

但此次的升级也是诚意满满,不仅在外观上保留了系列的设计特色,同时也在细节上做出了微调创新,让它在小屏直屏旗舰市场中有了更强的辨识度。

性能方面,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配合3D环形冷泵散热,在日常和游戏场景下都能做到稳定高效,同时功耗和温控表现也相当出色。

拍照部分,光影猎人950主摄配合2.6倍长焦与超广角,形成了覆盖更完整的焦段组合,整体画质稳定可靠,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拍摄需求。

续航上,7000mAh的超大电池与100W有线和50W无线的补能组合,15小时的超长续航,50分钟急速满电保证了小机身与长续航的统一,也让用户彻底告别电量焦虑。

截至截稿前,已有博主曝光称小米17系列的当日销量已超100W台,这样的市场反馈也验证了这代手机的产品力。

如果说Pro和Pro Max代表着小米的探索与突破,那么小米 17 标准版便是稳扎稳打、面向传统大众用户的旗舰解决方案。

这款机型适合所有喜欢传统直屏、偏好小尺寸机身,并追求舒适握感与轻便体验的用户。对于正在使用iPhone,曾经被iPhone的电量焦虑困扰的用户来说,本次的小米17标准版同样值得一看。

来源:月光科技自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