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8上市5个月交付突破10万台,华为ADS 4加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18:13 1

摘要:十万台不是小数目,放在三十万到四十五万这个价格带,等于每天把六百多台车交到用户手里。

五个月卖十万台,问界M8把高端MPV的桌子掀了

十万台不是小数目,放在三十万到四十五万这个价格带,等于每天把六百多台车交到用户手里。

能做到这一步,靠的不是降价,也不是堆料,而是把“华为”两个字钉在了车头。

华为ADS 4的激光雷达、30个感知硬件、无图NCA,这些技术名词听起来拗口,但落在消费者眼里只有一句话:这车自己会开。

买车的中年人最怕两件事,一是开车累,二是面子不够。

问界M8把这两件事一次性解决,销量自然起飞。

再看价格。

三十五万起步,顶配四十五万,刚好卡在腾势D9和极氪009的中间。

腾势D9靠比亚迪的牌子吃老用户,极氪009用科幻造型吸引极客,问界M8则直接告诉用户:我背后是华为,技术最新,续航最长。

增程版1400公里的数字一出,纯电版705公里立刻成了“城市代步”的备用选项。

AITO官方说增程订单占七成,这不是用户不懂纯电好,而是他们更懂“不充电”的爽。

华为ADS 4的升级也踩准了点。

四月推送无图NCA,全国高速能用,部分城区也能用。

这意味着用户提车当天就能体验“自动驾驶”,不用等地图更新,不用等OTA。

别的品牌还在讲“未来覆盖”,问界M8直接说“现在就能用”。

这种差距,用户用脚投票。

产能也在悄悄提速。

纯电版交付周期从七周缩到五周,说明赛力斯的工厂终于学会了怎么造电动车。

过去新势力被产能卡脖子,现在问界M8用五个月证明:只要华为肯给技术,传统车企的制造经验就能迅速变现。

但别急着鼓掌。

理想MEGA和小鹏X9已经盯上了这块蛋糕。

理想有家庭用户基本盘,小鹏有年轻科技粉,问界M8的优势是华为,但华为的精力不止这一家。

如果ADS 4明年下放给更多品牌,问界M8的护城河会不会被稀释?

如果增程版被政策限制,纯电版能不能撑起销量?

这些问题,AITO官方没回答,但用户已经开始算账。

十万台是起点还是顶点?

来源:乱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