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9日下午3时,巴中市体育中心座无虚席,2025/2026四川银行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川超”)南充丝绸源点队首战客场对阵巴中红叶队。最终,南充队凭借4粒精彩进球,以4比0的比分大胜对手,取得赛季开门红。赛场内外,两地球迷的文明互动与文旅元素的深度融合
比赛告捷,南充丝绸源点队球员向赶赴巴中观赛的球迷致谢。
南充队球员入场。
巴中队门将救球。
南充队球员在赛场上激烈拼抢。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郑钦豪
9月29日下午3时,巴中市体育中心座无虚席,2025/2026四川银行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川超”)南充丝绸源点队首战客场对阵巴中红叶队。最终,南充队凭借4粒精彩进球,以4比0的比分大胜对手,取得赛季开门红。赛场内外,两地球迷的文明互动与文旅元素的深度融合,更让这场赛事超越竞技本身,成为川东两地交流的生动纽带。
A四粒进球点燃赛场攻防兼备尽显实力
当日下午3时,随着主裁判一声哨响,比赛正式拉开帷幕。南充丝绸源点队一开场便展现出强劲的进攻势头,球员们配合默契,攻防转换节奏明快,很快将比赛主动权掌握在手中。
上半场比赛进行到10分钟,南充队率先打破僵局。77号球员陈墨在禁区左路接队友传球,迅速调整身形,面对对方防守球员的封堵,果断一脚推射,足球直入球门死角,1比0!这粒进球让现场南充球迷瞬间沸腾,欢呼声此起彼伏。
仅过7分钟,南充队再添一分。
第17分钟,南充队发起快速反击,后场球员送出精准长传,67号球员金铭枢快速插上,凭借敏锐的跑位,反越位成功,面对来球,他没有选择常规停球,而是以一记漂亮的鱼跃冲顶,将足球送入对方球门!2比0的比分,不仅扩大了南充队的领先优势,更展现出球队高效的进攻效率,金铭枢这记极具观赏性的头球,也成为本场比赛的经典瞬间之一。
下半场,易边再战,巴中红叶队虽试图调整战术发起反扑,但南充队防守稳固,同时继续保持着强大的进攻压迫。
第55分钟,南充队再次抓住机会,队友在右路发起进攻后送出传中,77号陈墨禁区内找准落点,一脚劲射破门,将比分改写为3比0!陈墨的“梅开二度”,让他成为整场比赛的最佳球员。
比赛进行到第77分钟,南充队迎来第四粒进球。替补上场的40号球员杨杰在前场主罚的定位球,精准传至禁区中路,同时替补上场的51号球员冉家何及时插上,头球攻门得手,这粒进球彻底锁定胜局。
最终,4比0的比分保持到终场,南充丝绸源点队客场完胜巴中红叶队,为赛季征程开了个好头。据统计,本场比赛到场观众人数超2万人,热烈的观赛氛围为这场赛事增添了更多激情。
B赛后温情涌动主帅点赞执行力
整场比赛,南充队在攻防两端都展现出出色的竞技状态,球员们执行战术坚决,传球配合流畅,防守端则多次成功拦截对方进攻,零封对手。
比赛的精彩不仅在赛场之上,更在赛场之外的球迷互动与赛后的总结反思中。终场哨响后,一幕温馨的画面在巴中市体育中心上演。双方球员并未急于离场,而是共同走向看台,分别向各自的球迷以及对方的球迷鞠躬致谢,用行动诠释着足球运动的尊重与友爱。
当巴中红叶队球员走向南充球迷所在区域时,现场的南充球迷自发响起掌声,更齐声喊出“感谢巴中”的口号,这份跨越城市的包容与感谢,让在场所有人动容。而在比赛结束后,南充球迷更是自觉收拾起观赛时留下的垃圾,将矿泉水瓶、零食包装袋等一一装入垃圾袋带走,原本热闹的看台很快恢复整洁,地面干净如初。这种文明观赛的行为,展现出两地球迷的高素质,也让这场赛事多了一份温暖的底色。
南充丝绸源点队球员在赛后更是用行动表达着感恩。球队全体成员绕场一周,先来到南充球迷区域,与球迷挥手互动,感谢大家90分钟的全程支持;随后又继续绕场,向巴中球迷和现场工作人员鞠躬致意,这份真诚与谦逊,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南充丝绸源点队主教练蒲志杰在点评比赛时,难掩喜悦之情。他表示,本场比赛球队赛前制定的战术布置全部得到了体现,尤其是队中老将在场上的稳健发挥,为球队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赛前两周开始,我们就在成都谢菲联足球基地进行封闭式集训,这段时间里,队员们不仅完成了充足的体能储备,还通过大量的技战术演练和以赛代练,进一步提高了团队的相互默契度。”蒲志杰强调,这场胜利的关键因素,离不开队员们超强的战术执行能力,“无论是进攻端的穿插跑位、门前终结,还是防守端的协同拦截、补位协防,队员们都做得非常出色,我对他们今天的表现非常满意。”
同时,蒲志杰还特别提到了现场球迷的支持:“虽然是客场作战,但南充球迷超90分钟的呐喊助威让我们感觉就像在主场一样,这份支持给了队员们巨大的动力,非常感谢大家的坚守与陪伴。”
C绿茵场上激情对决特产摊前热情交流
赛场内竞技热血沸腾,赛场外文旅互动同样热闹非凡。在巴中市体育中心周边的临时展区,一系列南充特色土特产整齐陈列,吸引了大批前来观赛的巴中球迷驻足关注。
“早就听说南充米粉味道正宗,今天看到球场外还有卖的,就买来尝尝!”巴中球迷曾惠在球场外的南充土特产展台前,选购了大量的南充土特产,“听说是南充那边直接带过来的,不仅正宗还好吃,所以多买一些,到时候分给朋友们一起品尝!”
在赛场外南充特产的展示区前,挤满了好奇的巴中市民。据介绍,为了借助此次赛事推广南充特产,南充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单位特意在赛场外布置了展位,还准备了试吃装,就是希望能让更多巴中市民了解南充的特色产品。“没想到大家的热情这么高,从比赛开始前到结束后,摊位前都一直有人光顾。”展销点前的工作人员说。
而在观赛的南充球迷中,也有不少人趁着比赛间隙,前往巴中当地的特产商店,购买通江银耳、南江黄羊制品等巴中特色产品。“来都来了,不仅要为球队加油,也要带点巴中的特产回去,让家人尝尝鲜,也算是两地文化的一种交流。”南充球迷武勇说道。
这场“川超”赛事,不仅是一场足球的较量,更成为南充与巴中两地文旅互动的桥梁。从赛场内的文明喝彩,到赛场外的特产互通,两地球迷以球为媒,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在互动中传递温情,让川东大地的邻里情谊在赛事与文旅的交融中愈发深厚。随着“川超”联赛的持续推进,相信这样的跨城交流还将不断上演,为川东地区的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进球先锋
陈墨:民警球员“梅开二度”锁定胜局
陈墨本场攻入第1、第3粒进球。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郑钦豪
在9月29日南充丝绸源点队“川超”首战中,77号球员陈墨独中两元,成为球队获胜的关键功臣,赛后更当选本场最佳球员。这位出生于1987年的南充顺庆籍球员,还有一个特殊身份——顺庆区公安分局民警。双重身份的背后,是他对家乡足球的热爱与坚守。
陈墨9岁开始踢球,高中就读于南充高中,“那时候每天一有空就会去球场踢会儿球。”和同学们在一起踢球的时光,是镌刻在陈墨脑海中对于青春的记忆,而足球也早就成了他生活里离不开的一部分。
2010年,陈墨穿上警服,成为顺庆区公安分局的一名民警,负责案侦相关工作。尽管工作繁忙,需要随时待命处理案件,但他从未放弃足球。下班后的球场、周末的业余比赛,总能看到他奔跑的身影。“这些年一直在南充的业余足球圈踢球,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球友,大家一起踢了十几年,感情特别深。”陈墨说。
今年“川超”南充队组建的消息,也正是通过这群球友传到了陈墨的耳中。单位得知陈墨成功入选南充队后,当即表示大力支持。
谈及入队后的训练,他坦言强度远超预期:“球队的训练更系统,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压力,但队友们都憋着一股劲,都愿拼尽全力为家乡拼搏,为南充争得荣誉!”
首战对阵巴中红叶队,陈墨用两粒进球交出完美答卷。赛后谈及进球,他依旧保持谦逊:“能进两个球有运气成分。”但在队友眼中,这两粒进球是他实力的必然体现。
如今,首战告捷的陈墨已将目光投向后续赛程。“我会继续平衡好工作和足球,不管是穿警服还是穿球衣,都要为南充争口气。”这位“民警球员”用行动证明,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双重身份的坚守,既是对职业的敬畏,更是对家乡最深的告白。
金铭枢:鱼跃冲顶为家乡而战
金铭枢本场攻入第2粒进球。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郑钦豪
在9月29日南充丝绸源点队“川超”首战中,队中67号后卫金铭枢一记精彩的鱼跃冲顶破门,为球队攻入第二粒进球。这位2000年出生的南充籍球员,幼年随父母远赴浙江,如今回到家乡重返绿茵场,用进球“书写”着对故土的足球情怀。
“因为爸妈要去浙江做生意,我一岁多时就跟着一起过去了。”虽在浙江长大,但南充始终是金铭枢的老家,这份故乡情结,成了他回乡征战“川超”的伏笔。
小学六年级时,金铭枢与足球偶然结缘。13岁时,他凭借出色的天赋,被选入浙江绿城足球俱乐部接受专业训练。长大后,金铭枢虽未走上职业足球道路,却从未远离足球。2022年,他从厦门集美大学毕业后,进入金融行业工作,“平时也会和朋友们踢踢球,足球是我最佳的娱乐方式。”
金铭枢告诉记者,南充队里有曾经和他一起踢过球的朋友,“从小就对家乡有份牵挂,能代表老家球队比赛,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首战对阵巴中红叶队,金铭枢进球后笑着说:“当时队友传得特别好,我就想着往前冲,能顶进去也算是没辜负大家的期待。”如今,暂时放下工作的他,满心都是接下来的“川超”赛程,“接下来要更努力训练,尽全力帮家乡球队赢球。”
赛后,当其父母得知金铭枢在首战中就为南充队进球后,特意打来视频电话。镜头里,母亲语气里满是骄傲:“我跟你爸看直播时,看到你进球的那一刻,我们俩都快跳起来了!”父亲则在一旁补充:“儿子,踢得好,为家乡争光了,但不能骄傲,要继续努力,我们都看好你!”挂掉电话,金铭枢更加确定了“为家乡而战”的目标,他说,这场归乡之战,不仅圆了他的足球梦,更让他与故土的联结,变得愈发紧密。
冉家何:“05后”头球破门建功
冉家何本场攻入第4粒进球。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郑钦豪
在9月29日南充丝绸源点队4:0客胜巴中红叶队的“川超”首战中,51号球员冉家何接队友定位球传中头球破门,为球队锁定胜局。这位出生于2005年的南充小将,赛后接受采访时,分享了自己的踢球经历、入队契机,以及进球后的感受,话语里满是对家乡的热爱与担当。
冉家何是土生土长的南充顺庆人,2005年5月出生的他,如今还是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大三学生。回溯与足球的缘分,他的记忆从小学开始:“我小学就读于顺庆区涪江路小学,四年级时加入了顺庆奥航足球俱乐部,跟着何敏老师第一次系统接触足球,那时候就觉得在球场上奔跑特别开心。”进入南充高中读初中、高中后,他的足球之路得到了更多专业指导,“初中到高中阶段,南充高中的几位专业足球老师一直带着我训练,从基础技术到战术理解,他们教了我很多。”
两个月前,冉家何从南充高中足球教练蒲志杰口中得知,南充正组建球队征战“川超”,这一消息让他立刻动了心。“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想为家乡而战’。南充是我的根,能代表家乡球队踢比赛,是特别光荣的事。”带着这份初心,冉家何报名参加选拔并成功入选,成为南充丝绸源点队的一员。
回忆起“川超”首战进球瞬间,冉家何很谦逊:“我是替补上场,当时没充分热身,身体还挺紧的。接到杨杰哥的定位球传中时,就下意识地往前冲,头球破门后自己都有点意外,觉得有运气成分。”但他也明白,运气的背后是团队的支撑,“能抓住机会扩大比分,离不开队友的精准传球,也离不开平时训练里对定位球战术的打磨。进球那一刻特别开心,更觉得幸运,能在代表家乡的首战中进球,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对球迷支持的回应。”
对于接下来的赛程,冉家何有着清晰规划:“后面赛程很密集,我们不会因为一场胜利就放松,会再接再厉,打好每一场比赛。”
相关新闻
南充球迷助威团巴中“开嗓” 为家乡队奏响热血战歌
南充球迷助威团为南充队加油助威。
本报讯(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伍罗文博)9月29日,2025/2026四川银行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川超”)南充丝绸源点队与巴中红叶队上演精彩对决。而在赛场边,南充球迷助威团成为一道耀眼的风景线,他们为家乡球队送上了最热烈的支持。
“大家踊跃报名参加了此次助威活动。”南充蜀魂球迷协会会长唐熙奕告诉记者,为了营造热烈的比赛氛围,球迷们统一着装,还制作了横幅、旗帜等助威道具。
“南充,雄起!”比赛还未开始,南充球迷的口号声便已在场馆内响起,加油助威声响彻云霄。随着比赛哨声吹响,南充球迷助威团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他们整齐划一地挥舞着手中的旗帜,有节奏地高喊口号,为场上的球员们加油鼓劲。每当南充队发起进攻,助威团便会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当南充队成功破门得分,整个助威团更是便陷入狂欢,欢呼声、掌声经久不息。
南充球迷不仅为家乡球队全力助威,更深刻诠释了“比赛第二,友谊第一”的体育精神。在比赛临近结束的前几分钟,巴中红叶队尚未取得进球,南充球迷高声呼喊“巴中加油”,为对手送上鼓励。比赛结束后,他们也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耐心等待球队绕场,与球员们热情互动,呐喊着表达祝贺和鼓励。值得一提的是,当巴中红叶队队员来到南充球迷看台下时,南充球迷高声呼喊“感谢巴中”,尽显友好与风度。
“南充球迷助威团前往巴中为家乡球队加油,不仅展现了我市球迷对足球的热爱和对家乡球队的支持,更体现了南充这座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南充市体育总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信在球迷们的坚定支持下,南充丝绸源点队定能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一路披荆斩棘,取得更好的成绩。
南充名特产品亮相巴中 为足球盛宴添彩
本报讯(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伍罗文博)9月29日,潮玩足球嘉年华特色展销活动在巴中市体育中心同步开启,为“川超”这场足球盛宴增添了别样的精彩。
赛场内,气氛热火朝天。南充丝绸源点队与巴中红叶队展开激烈对决,球员们在绿茵场上奔跑、传球、射门,动作干脆利落,扣人心弦;场边,观众们的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大家全情投入,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加油助威,将比赛的氛围推向高潮。
赛场外,同样热闹非凡。南充名特产品亮相此次展销活动,为观赛者带来了一场无与绝伦的精品购物体验。各类美食和特色小吃琳琅满目,散发出阵阵诱人香味,吸引着众多球迷、游客和巴中市民驻足品尝。
麻辣鲜香的川北凉粉、回味无穷的张飞牛肉、爽滑劲道的南充米粉、软糯的西充狮子糕……每一款美食都承载着南充的独特风味和文化底蕴。
“此次我们精心筹备,带来了20余款具有南充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的名特产品。”作为我市此次参展企业之一的四川惠万家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众多消费者对南充名特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现场购买产品的顾客络绎不绝。
据悉,此次潮玩足球嘉年华特色展销活动不仅为“川超”赛事增添了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也为南充的名特产品提供了展示和推广的平台,让观赛者在欣赏精彩足球比赛的同时,品尝到地道的南充美食,感受属于南充的地道美食文化。
本版图片由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乐校臣拍摄
来源:直播南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