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跌了好几年,中国的房价还能涨回去吗?先和大家明确一点,中国房子过去几十年的上涨,不是货币贬值那么简单,而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从过去房产运行的情况来看,它是有规律的。
都跌了好几年,中国的房价还能涨回去吗?先和大家明确一点,中国房子过去几十年的上涨,不是货币贬值那么简单,而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从过去房产运行的情况来看,它是有规律的。
从1956年到1986年,这三十年当中我们没有建多少住房,那个时候,房地产没有发展起来,有1吨钢就严重过剩,因为内需不足,所以有了浩浩荡荡的下岗潮。当时国家开会研究了,结论是什么呢,如果没有房地产的发展,来推动内需的话,中国经济就会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上不去了。
于是国家紧急组织了房改课题组,要推行住房制度的改革,房改之后的第三年,一批对政策和经济敏感的人先开始买房子了,既然买了房子,家里的窗帘啊,家居都要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说房地产叫支柱产业,他能带动的其他相关产业太多了,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内需也起来了。
接下去的几十年,房地产这个发动机也不是一直顺风顺水,经济一打喷嚏,房价就得先流鼻涕。远的不说,2007年就相当惊险,前一年刚出了“国十六条”,要求90平米以下房子占70%以上,接着央行又收紧房贷,二套房首付比例直接干到40%,利率还上浮10%。这两把斧下去,市场一下凉了半截。
2008年万科这样的明星房企带头降价,房价十年首跌,国家立马意识到了问题,然后就有了4万亿救市计划,头一条就是搞保障性安居工程,还放开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2009年房价立马止跌回升。
到2015年,情况又不一样了,这次是库存压得喘不过气,有些地方房子盖太多,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都成了“鬼城”。当时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这个发动机转不动了,国家直接定调“化解房地产库存”。各地跟比赛似的取消限购,首付比例一降再降,公积金政策也松了绑。这还不够,又搞“互联网+房地产”,把销售渠道都搬上线上。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一线二线城市率先回暖,市场又活过来了。
但2021年开始的这波下跌,跟前两次完全不一样。前两次顶多是“感冒发烧”,这次是“内伤”。首先跌幅大得吓人,去年5月的数据,销售面积跌了54%,二手房价格跌了23%,新开工面积更是腰斩再腰斩,最严重的跌了68%。其次是跌的时间太长,到现在已经维持了四年了。更重要的是原因特殊,前两次问题出在需求端,这次是房企先扛不住了。那些年房企玩“高周转”,拿地、预售、再拿地,杠杆加得比山还高,“三条红线”一出台,资金链直接崩了。
但你要是以为国家没招了,那可就看走眼了。这两年的政策力度,比前两次加起来都大。首先是“严控增量”,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直接停供地,今年全国住宅用地供应降了 20%,二线城市降了30%。这就像给市场“消肿”,供需慢慢就平衡了。
然后是需求端猛发力,“四个取消、四个降低”全用上,限购限售松绑,首付利率降到历史最低。最关键的是“保交楼”和房企重整,现在新增出险的房企少了,一些企业也在搞债务重组,债转股、卖资产,慢慢把杠杆降下来。现在已经开始有效果了,新房销售跌幅从17.1% 收窄到4%,待售面积连续6个月下降,这都是回暖的信号。
很多人担心,我们的楼市会不会走美国或日本的老路?
你看美国,2008 年次贷危机是居民加杠杆加崩的,低信用的人也能零首付买房,最后违约潮引爆金融系统,雷曼兄弟都倒闭了。但中国不一样,我们居民房贷首付一直高,违约率低得很,银行按揭贷有38.2万亿,开发贷才13.8万亿,风险根本传不开。而且中央政府债务率才24%,手里弹药充足得很,完全能稳住场面。
日本可能是更有借鉴意义的。90年代泡沫破裂后,房价跌了18年才触底,很多人怕中国重蹈覆辙。咱们和日本,不同的地方太多了。第一,日本当时城镇化已经到顶,我们现在还有空间。第二,日本当年通货紧缩,名义房价和实际房价跌得一样惨,而我们现在政策发力早,央妈都说了,还有很大的政策空间。第三,日本用了十几年才处理完银行坏账,我们现在房企重整、债务化解跑得飞快,新增出险企业都收敛了。
现在一二线城市租金回报率回到了2%-3%,跟房贷利率差不多了,比国债收益还高,这时候买房的人自然会多起来。上海9月份的数据,新房整体涨了1.04%,静安、黄浦这些核心区涨了3%左右,虽然周边还在跌,但核心区已经先稳了。这就像潮水退去,先露出的肯定是礁石,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最先稳住回升。
房子能不能涨回来?答案是肯定的,但不会像以前那样“闭眼涨”,而是结构性上涨。国家政策工具箱里的宝贝还没掏完,财政空间大,调控经验足。现在整个市场的供需正在重构,增量严控住了,改善型需求还在,好地段的“好房子”肯定能继续吃香。别的都不看,中国经济韧性在这,城镇化还没到顶,只要市场信心回来,房价自然会跟着经济慢慢回升。
那些说“房价到头了,以后就是一路跌”的人,要么是没看懂规律,要么是低估了中国的调控能力。前两次都能从坑里爬出来,这次不过是调整得更久、更深,但底子还在。当然,想靠买房暴富的时代过去了,但核心城市的房子,早晚还得涨回来。
来源:保德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