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联大玩砸了,联合国总部搬迁呼声高涨,机构纷纷落户中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18:00 1

摘要:这笔欠款直接把联合国给拖垮了,总部无奈裁员 3000 人,年度预算直接削减 7 亿美元,不少本就急需推进的人道主义项目被迫停摆。面对这棘手困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只能启动 “职能分散化” 战略,将儿童基金会、灾害协调署等核心机构,陆续迁出原总部,迁往内罗毕、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联合国大会刚落下帷幕,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就公开提议,该把联合国总部迁出纽约,找个 “更民主的地方” 安家。

这边提议刚出,另一边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已在纽约,和联合国副秘书长签下协议,又一个联合国机构确定落户上海。

这两件事赶在一块儿,到底只是巧合,还是意味着联合国真的要启动 “搬家” 计划了?

联合国为什么那么想离开美国?截至2025年,美国已经累计拖欠联合国常规预算和维和经费约28亿美元,占总欠款的75%以上,相当于联合国一年半的运营费用。

这笔欠款直接把联合国给拖垮了,总部无奈裁员 3000 人,年度预算直接削减 7 亿美元,不少本就急需推进的人道主义项目被迫停摆。面对这棘手困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只能启动 “职能分散化” 战略,将儿童基金会、灾害协调署等核心机构,陆续迁出原总部,迁往内罗毕、吉隆坡等地。

为什么选这些城市?省钱。内罗毕的运营成本只有纽约的三分之一,而且还能减少美国的政治干预。联合国环境署、人居署早就在内罗毕安了家,运转得挺好。

美国这种"欠费有理"的态度让其他国家很不爽。联合国的运作全靠各国按比例缴费,美国作为最大出资国却屡屡拖欠,这让其他按时交钱的国家怎么想?

更过分的是,特朗普上台后几乎停止支付会费,连2025年的常规预算分摊款都没结清。这种做法让联合国连正常运转都成问题,凭什么还要赖在美国?

其实美国拖欠会费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从克林顿时期开始,美国就经常用拖欠会费来要挟联合国,逼着联合国按美国意思改革。但这次不一样,连带着其他国家也开始质疑:一个连会费都不按时交的国家,还有资格当联合国总部的东道主吗?

更让人愤怒的是美国把签证当成外交武器。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美国先是拒绝给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发签证,不让他参会,接着又吊销了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的签证。美国的理由是佩特罗"敦促美国士兵不服从命令",但佩特罗明明只是在纽约街头呼吁美军不要执行"支持种族灭绝"的任务。

佩特罗气得直接炮轰美国,他痛斥美方吊销其签证的行径,公然违反《联合国总部协定》与国际法。1947 年协定明确,美国作为东道国必须保障各国代表顺利入境参会。如今随意吊销他国元首签证,简直是在打联合国的脸。

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多次。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伊朗代表团都遭遇过签证阻碍。美国这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霸道做法,让越来越多国家质疑:联合国总部还有必要留在美国吗?

早就有国际学者指出,联合国机构分布格局还停留在1945年的时代,现在国际形势早就变了,是时候调整了。一个真正的国际组织,怎么能任由东道国随意卡别国脖子?

更搞笑的是,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表现。他当着各国代表的面嘲讽联合国只有"糟糕的自动扶梯和提词器",还抱怨联合国在他结束的七场战争中一点忙都没帮上,这种不尊重的态度让在场的外交官们面面相觑。

在部分国家与联合国关系遇阻之际,中国多边合作捷报频传。9 月 21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STEM 教育研究所在上海成立,这是其全球第 10 个一类中心,更是欧美以外首个全球性此类机构。

仅隔 4 天,9 月 25 日,商务部长王文涛与联合国副秘书长徐浩良签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也敲定落户上海,成为双方合作新里程碑。

短短一个月内,上海就迎来了两个联合国机构,中国能吸引这些机构,靠的是硬实力。上海拥有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年专利授权量超过17万件,在STEM教育方面,上海学生的PISA成绩连续多年全球领先。

更重要的是,中国一直按时足额缴纳联合国会费,还积极派遣维和部队,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和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联合国青睐中国,一个关键原因在于中国有经实践检验的实用发展经验。落户上海的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核心就是把中国在绿色转型、数字经济领域的成功实践,分享给全球南方国家。

比如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从2010年到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不到1万辆增长到950万辆,这种跨越式发展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很有借鉴意义。

2021年,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就已经在浙江德清成立,这是联合国在中国设立的首个直属专门机构。现在看来,那只是个开始。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有能力承接更多联合国机构。

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其他方面展现了对联合国事业的支持。9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联合国驻华系统联合举办了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国主题活动,启动了"同一个家园"全球青年影像展映活动。

这个活动从7月开始征集,最终收到了51个国家的5.6万件作品,有35件获奖作品在现场展示。这种软实力的展现,也让联合国看到了中国作为国际机构东道国的潜力。

尽管联合国搬迁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真要付诸行动可没那么容易。从法律层面来说,《联合国总部协定》早有规定,搬迁不仅得美国点头同意,还需要安理会五常达成一致意见。

美国显然不会轻易放弃这个能“卡脖子”的关键机会,更何况纽约如今已聚集32个联合国直属机构,形成了庞大的国际官僚体系,无论是搬迁要投入的成本,还是实际操作的复杂程度,都高到难以想象。这样一来,联合国想搬离纽约,又谈何容易?

不过,古特雷斯的"职能分散"策略正在稳步推进。这种"化整为零"的做法既能降低对纽约的依赖,又能平衡美国的影响力。

除了内罗毕承接的环境署、人居署,亚洲地区因为基础设施完善、政治稳定,也成了新的选择。上海、吉隆坡、新加坡这些城市都有承接联合国机构的潜力。

更重要的是,联合国机构的"东迁"反映了全球权力结构的深刻变化。当年联合国从日内瓦搬到纽约,反映的是美国的崛起。现在机构向东转移,预示的是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崛起。

美国的霸道行为反而加速了这个进程。在加沙问题上,美国多次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阻止联合国介入。在联合国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上,美国又带头反对通过政治宣言。这种处处设障的做法,让其他国家越来越失望。

未来的联合国会是什么样?可能不再是美国一家独大,而是更加多元、更加平衡的格局。中国通过承接联合国机构,不仅提升了国际话语权,还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选择。

佩特罗的那句话说得对:如果东道国无法保持中立,确实有必要寻找一个更民主的新家。这场由签证引发的风波,最终可能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催化剂。联合国的这次"东迁",会不会成为国际秩序重塑的开端?#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来源:百科密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