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下旬,张雪峰的多平台账号一夜之间被禁止关注,这位曾自称“动了太多人蛋糕”的网红教师,如今自己也尝到了触碰红线的滋味。2025年9月24日,知名教育博主张雪峰在微博、抖音、B站和小红书等平台的主账号同时被禁止关注。各平台给出的理由颇为一致:“违反法律法规或社
文/小苘 栏目/社会文化
这个下旬,张雪峰的多平台账号一夜之间被禁止关注,这位曾自称“动了太多人蛋糕”的网红教师,如今自己也尝到了触碰红线的滋味。2025年9月24日,知名教育博主张雪峰在微博、抖音、B站和小红书等平台的主账号同时被禁止关注。各平台给出的理由颇为一致:“违反法律法规或社区公约”。
张雪峰本人对事件的回应简短得近乎模糊——“禁止关注是账号问题”。而其团队工作人员则透露,这是因为其在直播过程中出现不当言论违反平台规则,受到举报所致;也有自称他团队成员人说影响了学校招生。
现在补课费是学费的好几倍,每个家庭都不易
张雪峰的主账号虽然被禁止关注,但账号并未被封禁,历史内容仍可查看。更有意思的是,其关联账号如“张雪峰讲升学规划”、“张雪峰讲家庭教育”等仍在正常运营,甚至持续进行直播带货。
这一处理方式显示出平台监管的精准性——针对的是违规账号本身,而非其整个商业生态。也就是说,账号显示的是异常,但商业行为并没有被禁止。团队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已经在处理了,应该短期内就可以解决”。更有员工透露,张雪峰可能在一个月后恢复直播。这表明此次事件可能更像是一次暂时性的警示,而非彻底封杀。
张雪峰的言论争议并非一朝一夕。从宣称“文科都是服务业”到概括服务业为“舔”,从不断强化“天坑专业”概念到对特定专业进行极端功利化评价,其言论风格始终游走在争议边缘。而这些扎心乃至极为炸雷的话,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于子女升学和就业的选择,一些学校和传统专业受到影响。
碰红线,已经超越了教育的范畴,违背教育本义
有分析指出,张雪峰的言论模式实际上触碰了当前网络生态治理的多条红线:挑动群体对立、宣扬焦虑情绪、挑起网络暴力、渲染消极悲观情绪。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有安全隐患的事情干多了,总会被反噬的。这种以制造焦虑吸引流量的商业模式,终于在监管收紧的当下遇到了挑战。结合近期某条被查的消息,与张雪峰的上述红线有契合点。
教育价值观的冲突是张雪峰遭遇此次处理的核心原因。他的指导充满极端功利化色彩,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和重要工程学科视为“就业陷阱”,这种片面导向如果成为主流,可能动摇国家长远发展的人才根基。
张雪峰商业模式的悖论值得深思。他一边以“普通人家代言人”自居,一边却推出高达17999元的“圆梦卡”志愿填报服务。而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根本负担不起这上万元的天价咨询费。张雪峰的商业模式,本质上只是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提供了又一条“抢占先机”的路径。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张雪峰本人却通过这种商业模式成功实现了“阶层穿越”。从一名考研辅导老师,到全网知名的大网红,其名下关联10家企业,间接投资超140家企业。他已从一个批判者变成了规则制定者,俨然忘记了自己的出身。
教育是百年大计,不该被急功近利的商业逻辑所绑架
此次张雪峰账号被禁,发生在网信办约谈部分平台之后,显示出监管对扭曲的教育价值观的一次必要矫正。2025年5月,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涉高考违法有害信息查处工作,张雪峰团队当时主推的“高考预测卷”就被指踩中红线。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教育是百年大计,不该被急功近利的商业逻辑所绑架。今天的“热门专业”可能在几年后成为过剩领域,而基础学科虽然短期内看似“冷门”,却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源泉。当教育被简化为一场纯粹的功利计算,不仅会侵蚀国家科技创新的根基,也会导致所有人在同一套“成功学”公式中无限内卷。
也许,张雪峰的商业版图并未因这次事件而动摇,他本人大概率不会因此“凉凉”——他的矩阵账号仍在直播带货,员工称他一个月后可能复播。但监管的警示灯已经亮起——教育不能为功利主义所绑架。教育终究不是一场纯粹的功利计算,而是一个培养人、塑造人的漫长过程。当喧嚣的功利导向被适度降温,学生、家长和社会才能更清晰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教育。
来源:美槑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