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妇联:唱响“兴”声音,探索巾帼宣讲赋能新路径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17:58 1

摘要:近年来,宜兴市妇联立足实际、守正创新,以精准化的内容供给、特色化的队伍构建、融合化的载体运用,深入打造巾帼宣讲工作升级版,探索出一条赋能妇女发展、助力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让“她声音”更加响亮,让“她力量”充分涌流。

江苏女性的暖心家园

近年来,宜兴市妇联立足实际、守正创新,以精准化的内容供给、特色化的队伍构建、融合化的载体运用,深入打造巾帼宣讲工作升级版,探索出一条赋能妇女发展、助力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让“她声音”更加响亮,让“她力量”充分涌流。

精准问需

让宣讲课程“接地气、对口味”

宜兴市妇联转变工作理念,从“供给主导”转向“需求牵引”,深入调研不同女性群体的所思所想所盼,确保宣讲内容与妇女需求同频共振,实现宣讲工作“精准滴灌”。

深入基层“听音”,精准把脉妇情民意。宜兴市妇联建立健全妇情民意收集机制,通过执委大走访、线上问卷调查、活动反馈收集、社区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倾听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妇女的心声。动态掌握职业女性对职场发展、法律权益的关切,创业女性对政策解读、资源对接的渴望,全职妈妈对亲子教育、自我提升的需求,以及广大家庭对和谐关系、健康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需求的精细化分析,为精准设计宣讲内容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方向指引。

订制课程“谱曲”,精心烹制宣讲“大餐”。基于需求调研,宜兴市妇联精心策划并发布了以“名嘴宣讲、名著鉴赏、名医会诊、名师授课、名乐赏析”为核心的“五名”公益宣讲课程清单,今年以来,已经开展“五名”宣讲累计102次。课程设计注重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既有关乎个人技能提升的茶道艺术、朗诵技巧,也有关系家庭幸福的新型婚育观、家庭教育指导,还有助力职业成长的商务礼仪、企业“出海”实务。每周四的语言表演艺术课程更是吸引了一批忠实打卡小粉丝,成立了一支陶都红色故事儿童宣讲团。这份“菜单”内容丰富、选择多元,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确保了宣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延伸阵地“布点”,精力打造身边课堂。宜兴市妇联突破传统会场限制,将宣讲阵地延伸到妇女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和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不仅在市级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常态化开课,更将课堂设在“蠡河涛声”女性阅读空间、东坡书院“智圆行方”妇女微家、“蠡Xiang家”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站等100余个妇联阵地。这些遍布城乡、触手可及的“微阵地”,让妇女群众在家门口、于生活中就能参与宣讲活动,接受思想熏陶,学习实用技能,极大提升了宣讲的覆盖面和便捷性。

建强队伍

让宣讲力量“专业化、有风味”

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特色鲜明的宣讲队伍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宜兴市妇联充分挖掘本土人才资源,整合各方专业力量,构建起一支支接地气、有特色、能战斗的巾帼宣讲“轻骑兵”。

突出地域特色,激活“三支”本土队伍。宜兴市妇联紧密结合宜兴作为“中国陶都”的产业特色和发展战略,重点培育和依托“女陶艺家、女企业家、巾帼新农人”这三支来自一线、扎根一线的宣讲主力军。以江苏大工匠吴奇敏大师为代表的女陶艺家队伍承载文化传承使命,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掌舵人钱熙文为代表的女企业家队伍聚焦经济创新发展,以全国甲级民宿主理人黄亚云为代表的巾帼新农人队伍服务乡村振兴实践。这30位宣讲骨干用她们鲜活的实践、朴实的语言讲述自身奋斗故事、分享行业知识、解读相关政策,使宣讲更具说服力、感染力和乡土气息。

搭建专业平台,构建“三大”实践阵地。宜兴市妇联为三支核心队伍量身打造了“非遗文化课堂”“新质生产力践习所”“巾帼共富直播间”三大实践与宣讲相结合的特色平台。“非遗文化课堂”传承技艺、坚定文化自信;“新质生产力践习所”研讨趋势、赋能企业管理;“巾帼共富直播间”实训技能、助力产品销售。这三大阵地不仅是宣讲的场所,更是实践练兵、成果转化的舞台,今年以来,依托“三大”实践阵地开展宣讲57场,使得宣讲过程同时成为技能培训、经验交流、产业推动的过程。

汇聚社会合力,扩充“三维”专业资源。宜兴市妇联围绕妇联主要业务职能,主动培育、链接“家庭教育指导师”“妇儿维权专家库”“巾帼护企安商联络员”这“三维”专业力量充实宣讲内容。联合专业机构,培养100名家庭教育指导员队伍;凝聚各行各业“名师”“民师”参与社区治理,引入心理咨询师、律师等提供专业咨询;联动发改委、商务局、市监局等部门专家解读政策与服务清单……这种“妇联牵头、三方参与、专业支撑”的宣讲队伍构建模式,有效提升了宣讲的专业权威性和服务深度。

创新载体

让宣讲形式“沉浸式、添鲜味”

宜兴市妇联注重宣讲的实效性,努力推动宣讲从“听一听”向“用得上”转变,通过创新载体模式,促进宣讲与互联网、与产业、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起赋能妇女全面发展的良好生态。

“宣讲+云端”,拓展网宣新阵地。积极拥抱数字化,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扩大宣讲覆盖面和影响力。成功运营“你好,巾帼主理人”宜兴市巾帼共富公益直播间,将宣讲台与销售场合一,首播即取得观看人数6357人、点赞6万次的佳绩,实现了从“流量”到“销量”的高效转化。线上平台的运用,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优质宣讲资源可以更广泛地惠及更多妇女群众。

“宣讲+产业”,赋能经济新发展。将宣讲活动与促进妇女创业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紧密结合。在“巾帼共富直播间”,宣讲乡村振兴政策、电商技能与推销农特产品同步进行;在“新质生产力践习所”,宣讲现代化管理知识与走访“国家5G工厂”标杆企业、开展专题研讨同步进行;通过“巾帼荟客厅”平台,组织女企业家分享经验、对接资源、破解难题。这种融合模式使宣讲直接服务于妇女增收致富和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宣讲+治理”,引领社会新风尚。将宣讲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在服务中引领思想,在活动中弘扬新风。通过持续开展“种爱计划”家庭教育指导、校家社联合家访行动、“宜见倾心”婚恋交友服务、幸福婚恋课堂、各类巾帼志愿服务等,将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育儿观,以及法律知识、文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等,潜移默化地传递到家庭和社区,促进家庭和睦、社区和谐与社会文明进步,展现宣讲在凝聚人心、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编辑:吴元梓

校对:李志宏

审核:杨易霖

总编:陆艾涢

来源:江苏省妇女联合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