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注我们吧近日,厦门出台《厦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具体行动,也是进一步释放民营经济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若
↑↑↑
近日,
厦门出台《厦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具体行动,也是进一步释放民营经济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若干措施》聚焦回应厦门民营企业最关注的公平竞争、企业融资、科技创新、稳外贸扩内需和权益保护等五方面关键诉求,系统提出21条针对性政策措施,形成若干实效性突出的制度创新与实践亮点:
(一)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
让民营企业“安心投”“有的投”“投得好”,不仅是落实“放宽市场准入”和“促进公平竞争”原则的关键举措,更能直接激发市场活力、扩大有效投资,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若干措施》提出滚动生成向民间资本推介投资项目清单;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特许经营等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市更新和公共服务领域项目;探索民企与国企合作开展科技创新、组团出海等方面项目共建等举措,不仅为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推动国企民企协同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提供了新范式。
展开剩余68%(二)进一步健全民营企业增信体系。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缺乏有效抵押物、信用评级不高的短板,融资难问题备受关注。《若干措施》直指这一关键堵点,提出提升“信易贷”平台服务能力、完善企业信用画像、推动产业链整体授信;深化质量融资增信政策,扩围质量信誉白名单入围民营企业;发挥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作用;扩展“两书同达”实施范围等举措。这些举措共同构建一套融数据支撑、机构协同、政策引导、法治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增信体系,以系统化方案破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
(三)加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引育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的核心动能。《若干措施》聚焦民营企业人才引育面临的经费、住房、编制、职称等难题,提出“双百计划”特聘岗位向民营企业倾斜;扩大民营企业优培生规模;支持民营企业与高校院所“双跨双聘”联合引进高端人才;探索放宽人才职称申报限制,扩大职称试点改革的专业范围;试点技能等级认定“预备案”等具体举措,有效拓宽民营企业人才引进渠道,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筑牢民营企业持续创新的基础。
(四)全力支持民营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厦门是国内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民营企业是厦门外贸的“主力军”。民营企业能否持续拓展国际市场,事关厦门经济发展全局。《若干措施》提出优选民营企业充实完善企业重点培育梯队,支持条件成熟的民营企业申请成为海关高级认证企业(AEO);帮助民营企业对接国际跨境电商平台,加强民营企业产品国际市场宣传推广;鼓励民营企业出海拓新,参加国内外经贸会展等重要举措,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扩宽销售渠道、开展双向投资贸易。
(五)着力推进清
理拖欠企
业账款。
拖欠账款问题严重制约民营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对于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而言,其影响尤为突出。《若干措施》提出对机关、事业单位开展采购合同付款违规条款清理行动;将国有企业清偿欠款情况纳入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对各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行为实施失信记录和失信惩戒,多措并举助力破解长期困扰民营企业的账款拖欠难题。
预期《若干措施》全面实施后,将通过系统性政策赋能与制度保障,进一步优化厦门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显著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与发展信心,持续提升创新活力与竞争力,为厦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构建更具韧性和活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作者:厦门市营商环境研究中心
纪贤标)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