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公布5起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案例(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16:02 1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区、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完善落实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鼓励员工深入细致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实现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内部解决,不断筑牢安全生产人民防线

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区、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完善落实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鼓励员工深入细致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实现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内部解决,不断筑牢安全生产人民防线。为进一步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浓厚氛围,自治区应急管理厅选取5起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进一步发挥案例示范作用,充分调动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积极性。

案例一

2025年1月,通辽市某制造业企业员工在巡检过程中发现,10T加料天车在加料过程中出现铁水迸溅,铁环直接冲击中频炉内衬,产生大量烟气的情况,存在漏炉爆炸风险,该员工及时上报隐患并参与整改,消除了隐患。企业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奖励该员工5000元。

案例二

2025年1月,鄂尔多斯市某化工企业车间员工向车间报告,在对变换废热锅炉氨水加药时,有氨水飞溅腐蚀皮肤灼伤呼吸道和眼睛的风险。企业接到车间报告后,制作了氨液桶存放平台,通过管道连接至加药槽,降低了员工接触氨液的风险,改善了作业环境。按照公司《安全考核奖惩管理办法》,给予该车间1000元和安全文明分2分的奖励。

案例三

2025年3月,赤峰市某金属冶炼企业员工提出对公司电焊机、等离子切割焊机等设备进行“加芯赋码”,以实现对电焊作业的智能化监管的安全生产改进建议。依据企业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奖励该员工1000元。

案例四

2025 年 4 月,呼伦贝尔市某化工企业员工在巡检时发现,液态甲烷泵运行过程中异常震动及声响,进一步排查确认为设备联轴节断裂,该员工将情况上报后,班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倒泵操作,切换至备用泵运行,避免了因联轴节断裂可能导致的管道泄漏、设备损毁等事故。依据《公司综合考核管理办法》以及《吹哨人管理办法》,奖励该员工500元。

案例五

2025年5月,包头市机场主、副班配载员在执行某航班配载任务时,发现航班重心变化异常,进一步排查确认为值机员误录行李实际重量,使误差超出修正范围,按照程序报告相关情况后,及时修正数据,消除了隐患。按照《包头机场安全服务随手拍工作实施方案》,奖励主、副班配载员每人2000元。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